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看新疆 |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1:27
文旅项目创新与运营 - 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项目通过改造3.16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建成沉浸式文旅街区 成为新晋网红地标[1] - 项目打造8场主题演出 包括班超戍边 解忧公主和亲 玄奘西行等丝路故事 采用声光电技术呈现 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1] - 天山明月城汉唐文旅街区设有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 融合唐风建筑与光影水幕 重现盛唐夜市繁华[1] 传统文化业态升级 - 新疆国际大巴扎设立阿凡提大巴扎馕主题馆 以两层高馕造型建筑吸引游客 展示馕文化深厚内涵[1] - 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超过1万个 游客通过邮寄方式分享新疆味道[2] - 特色咖啡店推出"馕咖啡"创新产品 将香浓咖啡注入馕制杯中 形成新疆风味与咖啡文化的新鲜碰撞[2] 客流量与消费表现 - 新疆国际大巴扎单日客流量曾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 创下新纪录[2] - 新疆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1.15%[2] - 游客花费达1425.6亿元 同比增长11.59%[2] 文化融合与社会效益 - 项目通过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让观众成为文明交流亲历者 增强文化认同感[1] - 不同地域 民族游客在丝绸之路观光塔下即兴起舞 以舞步交流情感[2] - 文旅产业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共享发展成果[2]
文旅燃情 共享美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13:42
穿过科技感十足的时空隧道,1号剧场《回响》准时开演。班超戍边、解忧公主和亲、玄奘西行……一 个个丝路故事,通过演员的倾情演绎和现代声光电技术变得真实可感。西部计划志愿者孙政辉感 慨:"课本里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玄奘西行的坚韧精神尤其令人动容。"他表示,这场演出让他对新疆 的感情更深了,"希望更多同龄人来这里实现人生价值"。 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一座名为"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的沉浸式文旅街区成为新晋网红地标。这座 街区的前身是产业园的闲置厂房,经过改造,3.16万平方米的空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展现丝路文 明的"活态博物馆"。华灯初上,身着盛装的青年演员击打手鼓、翩跹起舞,邀请四海宾朋共赴一场穿越 时空的文化之旅。 "丝路有戏"项目总导演马波透露,创作团队深入调研,挖掘历史遗存,精心打造8场主题演出,"我们以 史实为基础,构建360度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让观众成为文明交流的亲历者"。 演员李含笑分享了一次难忘经历:一次演出结束后,一位来自广东广州的小朋友要向她学习新疆舞 蹈,"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传播的桥梁"。 据悉,该项目自今年初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 与"丝路有戏"一 ...
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一点三亿人次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人民日报· 2025-09-11 01:09
文旅项目开发与运营 - 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开发"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沉浸式文旅街区 项目利用3.16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改造而成 打造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1] - 项目包含8场主题演出 涵盖班超戍边、解忧公主和亲、玄奘西行等丝路故事 试运营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1] - 天山明月城汉唐文旅街区配备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 融合唐风建筑与光影水幕技术 重现盛唐夜市繁华景象[1] 传统文化创新与展示 - 新疆国际大巴扎设立阿凡提大巴扎馕主题馆 通过实物与模型展示馕文化深厚内涵 成为重要旅游打卡点[1] - 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超过1万个 游客通过邮寄方式将新疆特色食品分享给远方亲友[2] - 特色咖啡店推出"馕咖啡"创新产品 将新疆馕制杯具与咖啡文化相结合 形成独特的新疆风味体验[2] 旅游消费与客流表现 - 新疆国际大巴扎创下单日客流量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的新纪录 显示极强的客流吸引力[2] - 2023年上半年新疆累计接待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1.15% 游客消费支出达1425.6亿元 同比增长11.59%[2] - 文旅产业成为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 从传统集市转型为现代文旅地标 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融[2] 文化体验与游客反馈 - 项目通过民族歌舞表演和即兴舞蹈互动 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游客的情感交流[2] - 国际游客对新疆文化与热情表示赞赏 乌兹别克斯坦游客特别提到"新疆的文化与热情令人着迷"[1] - 游客反馈强调新疆交通便利、人民热情 多元文化体验令人难忘 特别是天山和喀纳斯等自然景观获得高度评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