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检测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IPO周报:年内北交所新增受理上市申请达9单
第一财经· 2025-05-11 12:06
新增IPO受理情况 - 5月6日~5月11日当周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2单上市申请,分别为申报科创板的健信超导和申报北交所的联川生物 [1][3][4] - 健信超导为今年科创板第3家获受理企业,联川生物曾申报科创板未果后转道北交所,募资规模从6.08亿元缩水至3亿元 [1][4] - 今年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共新增受理13单上市申请,其中上交所3单、深交所1单、北交所9单 [1] 终止审核企业分析 - 当周2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核,分别为沪市主板的烨隆股份和深市主板的好博窗控 [1][6][7] - 烨隆股份核心产品涡轮壳受新能源汽车技术冲击(纯电动车无需涡轮增压器),2020-2022年毛利率从22.73%降至18.10%,客户集中度超98% [6][7] - 好博窗控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46%,预计全年营收下滑10.76%-12.68%,扣非净利润下滑25.38%-28.04% [7][8] 健信超导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63.50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2024年营收下降因永磁产品收入减少 [3] - 客户集中度持续攀升,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73.75%(2022年)升至79.62%(2024年),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集团占比超40% [3] - 存货规模从1.82亿元(2022年末)增至3.19亿元(2024年末),存货跌价计提金额达718.03万元(2024年) [4] 联川生物财务与经营特征 - 研发支出占比逐年下降,从13.61%(2022年)降至8.38%(2024年),研发费用绝对值从3195.97万元降至3074.89万元 [4] - 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例从24.26%(2022年)升至35.07%(2024年),存在坏账风险 [4][5] IPO注册进展 - 悍高集团在深交所排队2年多后获批注册,成为当周唯一注册生效企业 [2]
IPO最新受理2家,都来自浙江
梧桐树下V· 2025-05-10 06:15
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 - 公司前身为宁波凯方核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更名为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11月整体变更并更名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2576亿元 [3] - 控股股东为许建益先生,直接持有公司41.51%股份,实际控制人为许建益、许卉、许电波,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 [4] -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5] - 2024年超导产品收入26,324.00万元,占比65.58%,其中零挥发超导产品21,211.13万元,占比52.84%,无液氨超导产品4,924.81万元,占比12.27% [5]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73.75%、76.68%、79.62%,2024年前五大客户为富士胶片集团(42.71%)、万东医疗(14.92%)、GE医疗(8.88%)、福晴医疗(6.69%)、深圳安科(6.42%) [6]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5.66%、5.42%、6.50%,累计研发投入7,239.64万元,占比5.86%,略超5%的标准 [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893万元、45,064万元、42,55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5万元、4,474万元、5,027万元 [8] - 选择科创板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11] - 本次IPO拟募资8.65亿元,用于年产600套无液氨超导磁体项目(27,500万元)、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26,000万元)、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24,00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9,000万元) [12] 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 - 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2016年12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24年2月29日公司股票挂牌新三板,目前注册资本4,650万元 [1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郎秋蕾女士(17.23%)、周小川先生(21.25%),合计控制公司48.79%的股份 [14] - 公司专注于基因科技领域,为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型医院及生物医药企业等提供基因检测的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 [15] - 2024年翻译转录组学收入23,686.80万元,占比64.58%,表观调控组学3,390.59万元,占比9.24%,微生物与基因组学3,661.70万元,占比9.98%,蛋白与代谢组学5,249.18万元,占比14.31% [15] - 报告期前五大客户均为大学及其附属机构,2024年前五大客户为浙江大学及附属机构(10.88%)、中山大学及附属机构(6.27%)、北京大学及附属机构(2.57%)、华南农业大学及附属机构(2.48%)、空军军医大学及附属机构(1.94%) [16]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490万元、28,659万元、36,676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0万元、5,051万元、5,666万元 [18] - 预计2025年1-3月营业收入7,5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变动19.31%至43.17%,扣非归母净利润9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变动95.26%至160.35% [20] - 选择北交所上市标准为"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21] - 本次IPO拟募资3亿元,用于基因科技产品及服务平台扩产升级项目(20,000万元)、分子诊断试剂研发项目(5,00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 [22] - 主要供应商Illumina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2-2024年因美纳(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分别为公司第一、第二、第三大供应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