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小麦

搜索文档
多视角解码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 陆海联动强枢纽激发外贸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9-25 09:20
运营规模与历史 -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自2014年7月运营以来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超过7200列 [1] - 2025年1-8月基地中欧亚班列开行量达610列 日均发运或抵达2-3趟列车 [6] 货物结构与新能源转型 - 2025年以来中吉乌公铁联运线路保持每月两班频次 新能源货物占比持续提升 [4][6] - 本季度发出最后一班全光伏绿色新能源产品专列 装载100标准箱新能源产品发往乌兹别克斯坦 [4] - 光伏组件等新能源商品在承运货物中占比显著增长 [6] 通关效率创新 - 创新"船车直取"作业模式 海运抵港货物直接卸船分流至火车站场发运 [6] - 通过流程优化提升口岸通关效能 [6] 绿色物流设施升级 - 采用电动集卡与全自动换电模式 5分钟完成电池更换 [10] - 2024年投入纯电堆高机 每台每年较燃油产品节省运营成本超20万元 [10] - 基地用能绿色化占比提升 单位能耗下降25%左右 [10] 粮食物流能力拓展 - 哈萨克斯坦小麦为重要过境货物 [13] - 国际粮食集散中心一期工程2025年底建成 总仓容达50万吨 [13] - 粮食年通过能力提升至580万吨 增幅近30% [13] - 采用智能化装车系统与无人管控平台 [13] 区域协同与网络扩展 - 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具备年发运1200标准箱汽车零配件中转分拨能力 [15] - 与上合组织国家产业联系紧密 联通公路铁路海运多式联运 [15] - 形成中哈基地与上合物流园双节点协同格局 [15]
共逐现代化之梦,中国中亚偕行致远(寰宇平)
人民日报· 2025-06-16 21:58
中国—中亚合作战略 - 中国—中亚机制升级至元首层级,六国签署《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提出"四个坚持"和"八点建议"作为合作框架 [2] - 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全覆盖" [3] -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全面运营,机制化合作平台高效运转,合作成果获中亚各国高度认可 [3] 经贸与产业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创纪录的948亿美元,中亚农产品与中国机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双向流通加速 [4][5] - 中国对中亚累计投资超300亿美元,主导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塔吉克斯坦丹加拉农业纺织产业园等产业升级项目 [5] - 中吉乌铁路、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等互联互通项目推进,中欧班列持续提升区域供应链韧性 [4] 技术与创新协作 - 绿色能源合作显著,哈萨克斯坦玛依纳水电站、札纳塔斯风电站等项目使清洁能源普及化 [5] - 数字、绿色、医疗等新兴领域合作成为亮点,中国通过鲁班工坊培养中亚技术人才 [5][6] - 中国分享荒漠化治理、旱区农业技术,设立减贫合作分委会支持中亚自主发展能力 [6] 多边与全球治理 - 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脱钩断链",推动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8] -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增强全球南方国家话语权 [8] - 双方在联合国、上合组织等平台协调行动,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7][8]
鲜果、重庆小面、汽车配件……中亚好物乘坐“钢铁驼队”跑出新机遇
央视网· 2025-06-16 07:54
贸易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864.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中国自中亚五国进口农产品43.6亿元同比增长26.9% [1] 农产品贸易机遇 - 中亚国家樱桃在5月至7月填补中国国内市场空窗期 [4] - 乌兹别克斯坦鲜樱桃首次进入浙江市场首批1.6吨通过杭州海关查验 [5] - 哈萨克斯坦小麦通过中欧班列运抵中国制成面食产品 [10] 物流通道建设 - 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累计处理中欧班列超57万标箱哈国80%过境商品经此集散 [7][9] - 中亚班列形成汽车配件、家电等20多种特色专列促进贸易互联互通 [9] - 常态化图定班列采用固定周班模式提升时效与成本可控性 [12] 区域合作拓展 - 四川家电、重庆汽配、甘肃纺织品通过稳定通道进入中亚市场 [10] - 中吉乌班列为大湾区提供新通道境外运距缩短400公里成本降30% [18] - 大湾区至中吉乌班列采用一单制监管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20][21] 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 - 甘肃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压缩单批次作业6小时口岸通关时长减少30% [16] - 中吉乌班列全程运输节省2天以上每集装箱降低通行成本500元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