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格列肽(Cagrilintide)

搜索文档
新一代减重药物突破:Amylin疗法或将成为代谢性疾病治疗新星
GLP1减重宝典· 2025-09-06 03:53
全球肥胖危机与胰淀素类药物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肥胖人口突破10亿 预计2035年超重及肥胖人群将达40亿 推动降糖减重治疗领域创新研发热潮[4] - 胰淀素类似物因多靶点作用机制备受瞩目 可能突破现有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格局 引领下一代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的百亿美元市场变革[4] 胰淀素的科学发现历程 - 1987年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团队在糖尿病患者胰腺组织中意外发现 最初命名为"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6] - 后续研究确认其在血糖调控中与胰岛素协同作用 获得学术名称"Amylin"(胰淀素) 为代谢性疾病治疗开辟新方向[6] 胰淀素的生理功能与作用机制 - 由37个氨基酸构成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与胰岛素共同储存于胰腺β细胞 进食后协同释放入血[7] - 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餐后血糖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物奖赏机制减少食欲[7] - 延缓胃排空并抑制胃酸分泌延长饱腹感 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能量消耗实现减重 还具有促进骨形成作用[7] - 作用机制依赖胰淀素受体系统(AMYRs) 由降钙素受体与受体活性修饰蛋白构成异源二聚体复合物[7] 胰淀素类药物研发进展 - 普兰林肽为首个短效合成胰淀素类似物(2005年上市) 但因疗效欠佳及不良反应导致约半数患者提前终止治疗[8] - 长效胰淀素类似物卡格列肽与天然胰淀素有84%氨基酸同源性 消除原纤维化倾向提升稳定性和半衰期[8] - 卡格列肽每周给药一次可实现6%-10.8%剂量依赖性减重 高剂量组表现优于3.0mg利拉鲁肽(9%)且安全性相当[8] 复方制剂与口服给药突破 - 卡格列肽与司美格鲁肽复方制剂(CagriSema)结合双重机制 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协同增效[9] - 2期糖尿病试验显示治疗32周后平均减重15.6% 超过半数患者减重≥15% 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2.18%[9] - 3期REDEFINE 1试验(68周)证实CagriSema组平均减重22.7% 40.4%患者减重≥25%[9] - 口服GLP-1/胰淀素双受体激动剂Amycretin采用SNAC递送技术 早期临床试验12周平均体重下降13.1%[10] 行业发展趋势 - 从短效制剂到长效复合疗法再到口服创新剂型 胰淀素类药物演进展现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突破性进展[11] - 创新疗法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治疗选择 代表医药科技攻克肥胖和糖尿病的重要里程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