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
icon
搜索文档
推进文化文物空间利用 北京文化论坛发布首批17处会客厅
北京商报· 2025-04-10 10:24
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启动 -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场地发布 包括东城区太庙 天坛 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等9处 西城区先农坛庆成宫 湖广会馆等8处 [1] - 场地主要为文化保护腾退空间 承载古都历史底蕴 具有鲜明文化特色 将根据活动性质主题精心选择场所 非会期恢复日常功能 [3] - 颜料会馆为例 始建于明代 2021年"会馆有戏"项目启动 已演出300余场 接待市民5万余人 连续三年作为论坛观摩点位 [3] 会客厅模式意义 - 会客厅模式将增加北京老城文化文物空间吸引力和人文价值 使论坛成为永不落幕的交流活动 [3] - 论坛与空间结合将提升北京整体人文水准 [3] 北京文化论坛背景与发展 - 论坛创办于2022年 永久主题为"传承·创新·互鉴" 致力打造展示中华文化 博览世界文化的窗口 [4] - 2023年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创新设立会客厅 常态化组织国内外文化领域交流 [4] - 承办方将整合对接北京市优质文化活动 重点吸纳文化属性强的论坛 对话 学术交流类活动 [4] - 将与各领域企业机构深度合作 构建招商推广和会员募集机制 拓展市场资源 增强论坛关注度 [4]
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17处“会客厅”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10 03:53
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设立背景 - 北京文化论坛创办于2022年,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旨在打造展示中华文化精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一流平台[1] - 2024年创新设立"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将常态化组织国内外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交流研讨,打造永远在线的文化论坛[1] - 论坛坚持国际性定位,影响力迅速扩大,已成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1] 首批会客厅场地特点 - 首批17处会客厅场地以文化保护腾退空间为主,承载了厚重的古都历史底蕴,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1] - 场地将根据活动性质和主题精心选择,非会期恢复日常功能,推进北京老城文化文物空间的活化利用[1] - 场地包括太庙、天坛、先农坛庆成宫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1][3][5][23] 会客厅运营模式 - 承办方将整合对接北京市现有优质文化活动和演出,重点吸纳文化属性强的论坛类、对话类、学术交流类活动[2] - 将与各领域企业、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招商推广和会员募集机制,拓展市场优质资源[2] - 通过常态化活动组织运营体系,进一步增强论坛的关注度和吸引力[2] 代表性场地介绍 - 太庙:始建于1420年,明清两代皇家宗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 天坛: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始建于1420年,以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著称[5] - 先农坛庆成宫:中国古代皇家祭祀文化与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2024年随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3] - 正乙祠: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35] - 颜料会馆:明代商业会馆,2021年起举办"会馆有戏"项目,已演出300余场,接待市民5万余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