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境游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凯撒旅业涨2.12%,成交额5.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53.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6:3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6.25元/股,成交额5.09亿元,换手率6.20%,总市值100.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53.47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5.20%而卖出占比6.43%,大单买入占比22.15%而卖出占比19.2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4.32%,近5日下跌11.60%,近20日上涨16.17%,近60日上涨57.04% [1]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7月30日龙虎榜净买入1.72亿元,买入总额占比25.37%而卖出总额占比9.27%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出境游批发零售、企业会奖及目的地服务,同时从事航空食品与铁路配餐 [2] - 收入构成:旅游服务40.56%、航空配餐34.87%、铁路配餐11.02%、食品饮料8.35%、目的地业务5.2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减少1.20%,归母净利润亏损2428.24万元同比扩大43.98%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旅游及景区-旅游综合,概念板块包括旅游酒店、在线旅游、海南自贸区等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6.41万户,较上期减少5.71%,人均流通股20,773股增加6.0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091.18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4亿元,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双节长假机票预订量增幅显著,航司牵头推文旅融合助力入境游
华夏时报· 2025-09-22 06:54
国庆中秋长假旅游市场趋势 - 国内周边游和包车游预订热度同比增长翻倍 国内长线跟团游花费同比增长超20% [2] - 假期呈现"短途出游频次提升 长线旅行品质提升"特点 红色、秋色和月色成为重要消费元素 [2] - 拼假策略使旅游预订节奏较去年提前约3.5天 各类出游商品预订量大幅超越去年和前年 [4] 交通出行数据表现 - 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593万张 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28% [5] - 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40万张 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16% [5] - 交通服务人均预订量较去年增长4.2% 高铁和"飞机+高铁"串游人均预订量增长7% [5] - 国内机场预计起降25.09万架次 同比2024年增长2.4% 较2019年增长16.6% [7] - 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796.6万人次 同比2024年增长3.0% 较2019年增长23.1% [7] 出境游市场复苏情况 - 出境游出游人数同比增长130% GMV增幅超120% [3] - 欧洲出游人数同比增长80% 北美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07% [6] - 亚洲目的地出游人数增长380% 中东非地区增长216% [6] - 目的地产品丰富度大幅提升 较去年增加75% [6] - 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同比2024年增长20.9% 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7% [7] 行业经营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同比增长23.7% 但旅游总收入仅增长8.2% [8] - 民航经济舱平均票价767元 同比2023年下降12.1% 较2019年下降3.8% [8] - 上半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740元 同比下降6.9% 较2019年低7.8% [8] - 航空公司面临客流增长与收入不匹配困境 三大航未能扭亏为盈 [8] 产品创新与消费趋势 - 小团化趋势明显 团队规模从30人缩减至主流的12-16人 东南亚出现10人以内小团 [11] - 文旅体融合趋势显著 热门演出周边酒店搜索量同比大增1.5倍 [10] - 亲子类景点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 古镇类景点预订量增长超120% [10] - 个性化需求推动产品多元化 小众目的地成为黑马 [11] 入境游市场表现 - 北京入境游客达291.6万人次 同比增长46.2% 旅游消费37.8亿美元增长49.6% [12] - 3月以来每月入境游客超30万人次 4-6月平均超50万人次 [12] - 国航国际航线运力同比增长15% 承运外籍旅客380万人次 其中过境联程旅客124万人次 [13] - 航空公司推出"登机前-行程中-落地后"全流程解决方案 构建航空入境文旅新生态 [13]
凯撒旅业涨2.26%,成交额6.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8.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4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26%至6.79元/股 成交额6.53亿元 换手率7.39% 总市值108.9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8.7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6.83%卖出占比5.37% 大单买入占比19.96%卖出占比21.9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7.6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5.48%/28.60%/81.07% [1]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30日净买入1.72亿元 买入总额2.71亿元占比25.37%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出境游批发零售(40.56%) 航空配餐(34.87%) 铁路配餐(11.02%) 食品饮料(8.35%) 目的地业务(5.2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减少1.20% 归母净利润亏损2428.24万元同比扩大43.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4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股东户数6.41万户较上期减少5.71% 人均流通股20773股增加6.06% [2] 股权结构与行业属性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十大股东 持股1091.18万股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旅游及景区-旅游综合 [2] - 概念板块涵盖旅游酒店 奥运概念 在线旅游 增持回购 摘帽概念等 [2]
“外卖大战”重启各平台订单量创新高,暑期出入境旅游、新疆自驾游表现亮眼
华西证券· 2025-07-14 08:49
核心观点 - “外卖大战”重启打开消费增量空间,暑期出入境旅游火热,“暑期经济”激发夏日消费活力,新疆自驾游热度高,投资建议关注互联网&科技及新兴消费两条主线 [1][2][3][5] 周观点 新疆迎暑期旅游热,自驾游“多线开花” - 新晋“网红公路”阿禾公路通车后游客爆满,累计通行车辆 3 万余辆,吸引超 10 万名游客“打卡” [18] - 新疆公路总里程达 23 万公里,各县市通高速(一级)公路比例突破 94%,3A 级及以上景区高速(一级)公路覆盖率达 95% [19] - 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计接待游客逾 1.3 亿人次,同比增长 11.15% [19] 暑期入境游人数增长明显 - 7 月 1 日至 10 日,北京口岸外国游客 17.1 万人次,同比增长 22.1%;上海浦东、虹桥两大空港口岸上半年入境外籍旅客达 256 万人次,同比增长 44.7% [2][13] - 上半年重点城市外国游客酒店订单均涨超 130%,全国主要口岸边检部门推出便利化通关措施,景区和目的地推出多元化旅游产品,下半年入境游热度有望再创新高 [13][14] 暑期出境游量质齐升 - 暑期出境游产品均价较去年下降约 5%,境外火车票和境外酒店套餐预订量同比增长 136%和 185% [2][15] - 近半月马蜂窝平台“暑假出国游”搜索热度增长 150%,赴欧洲旅游人数同比增长 76%,赴北欧及英国预订量同比增长 50%和 75% [2][17] - 签证便利性、航班运力恢复以及旅游资源供应链优化推动出境游热度攀升,新兴目的地预订量大幅增长 [17][18] “暑期经济”澎湃夏日消费新活力 - 暑期旅游客流以亲子游、学生游为主力,长线游占比超六成,热门目的地铁路、民航客流增幅明显 [21] - 截至 7 月 7 日,暑运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 2561 万张,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 828 万张,同比增长约 7% [21] - 今年暑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 9.53 亿人次,同比增长 5.8%,多地增开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 [21] 市场回顾 港股走势 - 本周恒生指数上涨 0.9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 0.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 0.91% [22] - 12 个恒生行业指数中,非必需性消费业(+0.90%)和必需性消费业(-0.06%)分别排名第 4 位和第 10 位 [23] - 港股通标的中,涨幅前五为巨星传奇、中州证券等,跌幅前五为中国飞鹤、宜明昂科-B 等 [26] 中概股走势 - 本周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 1.02%,标普 500 指数下跌 0.31%,纳斯达克综指下跌 0.08%,纳斯达克 100 下跌 0.38%,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 0.65% [30] - 10 个 wind 中资股行业指数中,中资股可选消费(+0.34%)和中资股日常消费(-15.60%)分别排名第 6 位和第 10 位,涨幅最大为中资股金融(+10.82%),跌幅最大为中资股日常消费(-15.60%) [31] - 中概股中,涨幅前五为华米科技、富册金融科技集团等,跌幅前五为朴荷生物、天成科技等 [32] 公司公告和新闻资讯 餐饮 - 超 11 万家餐饮商户在美团开启“24 小时模式”,美团“夜宵团购套餐”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 98%,00 后搜索占比最高 [38] - 广东 7 月以来夜间堂食订单量稳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超 21%;江苏 7 月烤串品类夜间堂食线上交易额跃居全国第一 [39] - 茶颜悦色以线上电商形式向北美市场布局零售业务,搭建 6 个自营店铺,首批出海近 40 个热销产品 [40][42] 旅游 - 2025 上海旅游节“乐游上海・亲子旅游周”启幕,串联 7 大板块,发放百万联动消费券 [43] - 今年上半年辽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 17.81%,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16.48%,暑期旅游市场预订爆发式增长 [43][48] - 辽宁开展系列冬游活动,创新海陆空玩法,举办招商活动,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44][47] 酒店 - 途家上线旅居频道,接入超 3000 位房东资源,提供 200 余个旅居套餐,覆盖重点旅居目的地 [48][49] - 长沙岳麓万豪酒店启幕,落址长沙岳麓区核心区,交通便利,可便捷游览长沙名胜 [51] 人服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提供信息、场地、政策、融资等对接服务 [52] 科技&互联网 - 第 22 届中国互联网研究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5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指南》,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55][56] 投资建议 - 互联网&科技行业关注积极拥抱 AI、资本开支增加的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等 [5] - 内需消费关注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成长空间大的布鲁可、古茗等 [5]
暑期出游热潮来袭:家庭出游更青睐小众目的地,这些城市最火
第一财经· 2025-06-27 13:22
暑期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暑期预订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5% [1] - 出境游预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0% [1] - 亲子游在暑期出游用户中占比超40% [3] 出游人群特征 - 毕业游呈现"短途高频,长短结合"特征,注重情绪价值及个性化体验 [3] - 亲子游客流高峰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持续约一个月 [3] - 亲子跨城探亲出行客流高峰在7月初和8月中下旬,呈"U型"走势 [3] 热门旅游目的地 - 毕业游热门城市:上海、北京、广州、三亚、成都、贵阳、昆明、重庆、南京、杭州 [3] - 亲子游热门境内目的地:北京、三亚、上海、丽江、大理、广州、呼伦贝尔、乌鲁木齐、桂林、南京 [3] - 暑期境内游热门主题:传统文化游、避暑游、海滨休闲游 [4] - 境内游热门目的地:北京、三亚、乌鲁木齐、上海、珠海、伊犁、阿勒泰、南京、大理、广州 [4] 出境游市场趋势 - 暑期签证办理订单量同比增长10%,为近三年峰值 [5] - 家庭亲子办签量同比增长16%,占整体签证订单量的22% [5] - 欧洲申根地区出行意愿大幅提升,意大利、挪威、德国签证办理量同比涨幅超80% [5] - 亚洲短线目的地日本、韩国持续火爆,位列最受欢迎Top10签证办理国家/地区 [5] - 韩国办签量同比增长近50%,美国签证量同比增长21% [5] - 澳大利亚办签量同比增长41%,新西兰免签政策预计刺激澳新联游产品热度 [5][6]
大学生“抢跑”暑期游 出境游热度持续攀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6-03 20:51
暑期旅游市场趋势 - 大学生群体成为端午节后暑期旅游市场首批主力军 出行高峰从端午持续至7月10日左右 毕业旅行需求旺盛 [1][2] - 为避开中小学生出游高峰 大学生选择"抢跑"出行 航空公司增开或加密航线应对需求 [1][2] - 机票价格端午假期后温和上涨 7月涨幅明显 部分游客选择错峰出行或联程中转以提高性价比 [2] 出境游市场动态 - 暑期出境游订单量显著增加 海外酒店订单覆盖全球1788个城市 较去年同期新增375个城市 [3] - 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包括日本 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 美国 英国 意大利等 部分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70% [3] - 出境游市场从复苏转向结构性升级 需求多元化 欧洲长线 东南亚短线及中东目的地受关注 邮轮游产品崭露头角 [3] 航线调整与新增 - 国航增班成都飞拉萨 林芝等国内航线 6月20日起加密成都直飞新加坡航线 [2] - 东航暑期新开成都直飞呼和浩特国内航线 [2] - 川航6月30日开通成都天府经停伊斯坦布尔至雅典国际航线 [2] 研学游市场特点 - 暑期研学游预订升温 自然探索类 非遗文化体验类产品受青睐 川西徒步 贵州探洞等线路热度高 [4] - 出境研学产品增长明显 肯尼亚 坦桑尼亚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自然生态目的地及英国等历史文化目的地受家庭游客欢迎 [4]
GITF2025闭幕,有旅行社旅展三天销售额同比超45%
南方都市报· 2025-05-18 05:35
全球文旅共融 - 第33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GITF)吸引了55个国家和地区1006家旅游机构参展,36,986名专业观众与游客进馆 [1] - 展会以"智慧中枢"之力为全球文旅复苏注入动能,深度呼应"锦绣山河,美好旅程"的旅游日主题 [3] - 国际文旅盛宴以广州为圆心,绘就世界文明交融的壮美图景,实现从"流量聚合"到"价值创造"的质变突破 [3] 湾区全运共振 -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旅行社行业协会将"十五运会"作为"盛事经济"重要载体,深度融合文旅产业 [5] - 广州率先发布"全运之年的50条旅游线路",串联起广州市各区的特色景点和文化地标 [5] - 湾区文体旅创意体验专区成为全民迎全运的活力场域,观众遇见了"全运会"、遇见大湾区等一系列惊叹计划 [5] 惠民消费共享 - 广州康辉现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45%,相较于去年秋季展销会增长约28%,出境游、国内游以及省内游产品全线热卖 [7] - 出境游市场表现突出,日本、埃及、俄罗斯、老挝以及德法瑞意等产品凭借高达5000元的现场立减优惠受到追捧 [8] - 国内游市场持续强劲增长,高铁3小时生活圈的恩施、贵州路线因性价比高成为长者游客的首选 [8] - 省内游推出的"每日百元抢购"活动效果显著,带动省内游销量环比增长,"生态温泉+美食"主题路线最受欢迎 [8] 旅游消费趋势 - 5月底至7月初成为三大出行高峰期,占总销量的70%以上,时间灵活的退休银龄群体贡献了超过八成的交易额 [9] - 广之旅于旅游展三天现场销售额同比上涨超30% [9] - 业界分析20%的销售额是"价格差"吸引进来的,旅行社在旅游展三天现场加码优惠 [10] 未来展望 - 组委会透露,"文旅+体育""文化IP活化""潜力赛道开拓"等创新创意将持续实践 [10] - 明年的GITF将于2026年5月21日-23日举办 [10]
众信旅游20250508
2025-05-08 15: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众信旅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恢复情况** - 2024 年公司收入恢复至疫情前约一半,达 64 亿元,GMV 约 80 亿元,恢复至疫情前六七成,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16][17][21]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增速较 2024 年一季度增长 13% - 14%,毛利率有所提升,订单量微增,出境游市场逐渐恢复正常[3] 2. **主营业务结构及表现** - 主营业务包括批发(占比 80%)、零售和其他(各占 10%);从实际收入看,批发占 60%,零售占 30%,整合营销占 10% - 15%[2][4] - 批发业务收入占比 48 - 50 亿元,出境游市场逐步恢复正常,收入增速达 100%,主要受益于 2023 年欧洲产品全面恢复[2] - 零售业务从全额计入收入转为差额计入,目前零售 GMV 约 30%计入收入,与疫情前相比变化不大[2][4] - 国内游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占总收入的 10% - 15%,公司持续推出高端国内旅游产品[2][5] - 入境游市场恢复较慢,目前主要承接企业客户入境业务,散客市场仍在探索中,预计 2025 年底收入占比仍较小[2][5][11] 3. **门店发展情况**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全国门店超 2,300 家,预计 2025 年底达 3,500 家,2026 年底增至 5,000 家,以加盟为主,直营门店仅占 1%[2][7][9] - 公司为加盟商提供多方面扶持,不从门店收入中抽取佣金,而是通过上游返佣盈利,确保零售利润留给门店[10] 4. **未来业务布局** - 2025 年公司将重点考量利润和净利增速,锁定高净值人群,提升客户粘性[3][12] - 继续重点布局定制化小众产品,加大日本和欧洲等目的地深度游和主题游的研发[3][13] - 大力布局南极极地市场,发现该市场潜力巨大,客单价约为 10 - 15 万元,售卖情况良好[12] 5. **合作情况** - 阿里仍是公司战略投资者,持股超 10%,与公司成立 B2B 平台,解决零售商与批发商信息闭塞问题,飞猪也开始布局线下门店,双方合作逐步加深[3][14] - 公司与飞猪合作包括成立 B2B 平台,并向其批发旅游产品,2024 年开始有日常关联交易[15] 6. **毛利率预期** - 随着部分外资企业逐步恢复中国市场,公司预计未来毛利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会通过提升市占率和行业话语权来提高毛利率[3][6] 7. **其他业务情况** - 移民咨询、海外教育、医疗和投资等项目记录在其他收入中,2024 年收入为 0.46 亿人民币,业务体量有所缩水[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 年五一期间销售情况与一季度保持一致,当前市场增速回归正常水平,反映公司在疫情期间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行业话语权[3] 2. 热点事件对欧洲旅游有一定刺激作用,但非决定性因素,疫情后欧洲游客单价和单季逐步恢复平稳,人们开始错峰出游,银发群体偏好地中海游轮产品[19] 3. 一季度净利率下降主要由于人员增加导致成本上升,2024 年底员工人数较 2023 年底增加近 50%,毛利率同比上升是因市场份额等增强[20] 4. 公司在国内游业务扩张上保持谨慎,从资源采购角度考量成本效益,对现金流管理更严格[23] 5. 股权激励计划需进一步评估,公司会优先考虑对长期、可持续经营是否有利[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