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系列服务信托

搜索文档
绿色信托:规模稳步扩大 品类持续丰富
金融时报· 2025-08-21 01:49
绿色金融发展背景 - 绿色金融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 比年初增长14.4% 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1]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 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路径[1] 绿色信托整体发展 - 绿色信托存续规模2649.83亿元 2023年新增项目321个同比增长10.31% 新增规模1737.88亿元[2] - 形成绿色信贷/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股权投资/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领域产品矩阵[2] - 绿色信贷规模607.17亿元占比36.09% 绿色股权投资规模91.29亿元占比5.43%[2] - 资金投向覆盖清洁能源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交通建设等关键领域[2] 绿色信托实践案例 - 山东国信设立"兴聊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融资规模4360万元 支持聊城市清洁能源供热项目[3] - 该公司绿色信托存续规模52.4亿元 较年初增长85.1%[3] - 外贸信托推出"光能系列服务信托" 整合12省97市5万多户农村屋顶电站 撬动资金46亿元[4] - 实现年均减排二氧化碳163万吨 农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 部分偏远地区收入增幅达40%[5] 政策与战略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与央行联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信托机构积极发展绿色信托[7] -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绿色信托指引》引导信托公司发展绿色信托[7] - 信托公司将ESG理念纳入战略规划 设立绿色金融办公室/推进小组等专门机构[7] - 组建金融/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复合型人才团队 提升绿色项目研判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7]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6] - 2030年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 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广阔[6] - 绿色信托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是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