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治沙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荒漠化防治成为全球典范!
人民日报· 2025-10-10 02:03
核心观点 - 中国库布其沙漠的荒漠化防治模式,特别是光伏治沙等创新技术,已成为全球典范,并在多国成功实践,展示了退化土地恢复与转型的潜力 [1][2][3] 防治模式与技术 - 库布其沙漠采用“板上发电、板下治沙、板间种草”的立体发展模式进行光伏治沙 [1] - 机械化治沙设备如无人机、散草铺设机、自行式履带沙障一体化铺设机大幅提升了铺设草方格的效率,并显著提高了沙漠植被成活率 [1] - 鄂尔多斯市在“光伏长城”治沙带已建成光伏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实现光伏治沙约80万亩,待在建及已批复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防沙治沙面积超200万亩 [2] 国际合作与影响 - 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蒙古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代表,该论坛已成为荒漠化治理领域国际合作、知识交流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1][2] - 中国治沙经验已在蒙古国参与“十亿棵树计划”,推广草方格治沙技术和耐旱植物种植技术,并在沙特阿拉伯成功落地光伏治沙模式,为其能源转型提供新思路 [2] - 乌兹别克斯坦和巴西的代表表达了引进中国治沙技术及设备,以及探讨合作可能性的意愿 [1] 全球认可与典范意义 - 联合国官员认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是全球典范,中国“三北”工程是多项国际环境公约的有力实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 - 中国在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将防沙治沙工程发展为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惠民工程,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2]
科技创新:“两山”转化的“催化剂”
科技日报· 2025-08-15 01:06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成果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1] - 社会各界保护生态环境和践行绿色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 [1] - 科技创新在"两山"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催化作用 [1] 绿色技术应用案例 - 智能灌溉系统实现农田节水同时丰产增收 [1] - 光伏治沙技术在荒漠上形成"阳光银行" [1] - 污染河道改造为景观水系带动沿岸产业升级 [1]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 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大幅提升清洁电力供给 [1] - 催生完整且具国际竞争力的光伏全产业链 [1] - 可再生能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生态价值市场化机制 - 技术使生态价值可量度、可交易、可变现 成为市场化商品 [2] - 全国碳市场运行4年累计成交额超470亿元 [2] - 遥感、物联网技术实现生态价值数据量化 区块链技术解决数据可信度问题 [2] 绿色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阶段 [2] - 能源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任务紧迫 [2] - 绿色技术创新仍存在制约瓶颈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2] - 培育更多绿色技术新业态 [2] - 推动经济活动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