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红

搜索文档
第33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 “茶+”新业态引领新消费
河南日报· 2025-04-30 23:31
茶文化节与产业创新 - 第33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同期举办2025中国绿茶品牌大会和信阳茶业博览会,展示丰富茶种类包括信阳毛尖、信阳红、花茶及年轻人喜爱的果茶、奶茶等[1] - 信阳嘉木饮茶业与信阳农林学院合作研发32款特色茶产品,依托500余亩白龙潭高山有机茶园,通过茶文化、茶科技赋能推动新品热销[1] - 信阳茶产业跨界融合,开发出30余种衍生产品如茶树花面膜、啤酒、护肤品等,利用先进萃取专利技术将茶树花变废为宝[2] 茶衍生品市场表现 - 信阳市浉河区作为信阳毛尖核心产区,去年茶衍生品销售额突破8亿元[3] - 文新茶村在清明假期吸引15万名游客,创造260万元收入,茶衍生品与旅游体验项目成为新增长点[4] 产业链延伸与效益提升 - "茶+文旅"模式推动亩产效益倍增,从"卖原料"转向"卖体验",形成多业态融合[4] - 信阳市以"三茶统筹"引领产业升级,深化茶文化与生态康养、现代科技、文旅经济的融合创新,打造全产业链包括茶园到茶饮、茶艺到茶旅、茶研学到茶文创[4]
云间有茶 缘起浉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02:57
茶产业概况 - 浉河区拥有2600多年种茶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信阳毛尖久负盛名 [1] - 信阳毛尖195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2] -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地理与生态优势 - 位于北纬32°黄金产茶带核心区域,年均气温15.2℃,空气湿度75% [2] - 森林覆盖率高达70.1%,酸性红壤有机质含量达3.8% [1][2] - "五云两潭一寨"八大名茶山头昼夜温差超10℃,茶树生长周期延长20% [2] 产品品质 -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绿茶高出26%以上 [2] - 数字化智能生产线使加工效率提升4倍,品质稳定性达领先水平 [5][6] 产业规模 - 现有茶园63.5万亩,茶叶总产量5.7万吨,涉茶综合产值117亿元 [6] - 建成"信阳10号"优质茶苗基地5000亩,机械化采摘面积25万亩 [6] - 良种覆盖率达98% [6] 科技创新 - 首创区块链溯源体系覆盖2.6万亩核心茶园、147家茶企,溢价率提升20% [5] - 建立12个"产学研"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室、5个省级科研平台 [6] 茶旅融合 - 新建37家茶庄园,打造36个网红打卡地,推出9类文创产品 [3] - 2024年吸引游客1633万人次,旅游收入69亿元 [3] - 带动3.2万茶农年均增收1.8万元 [3] 国际市场 - 借力"一带一路"进入中亚、东欧10国,2024年出口量1800多吨 [6] - 2024年3月首批信阳毛尖通过中欧班列直抵汉堡 [6]
纪念金骏眉创始20周年座谈会在福建湖北两地同步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4-21 08:34
公司发展历程 - 金骏眉由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团队于2005年创制 采用珍贵芽头原料填补中国高端红茶空白 [2] - 2010年起公司将金骏眉创新工艺输出至全国14个优质茶产区 构建"一脉工艺 千山风味"产业体系 [2] - 通过技术培训与品牌共建激活当地野茶资源 湖北巴东产区两年内助农增收超200万元 [3] 工艺创新与标准化 - 在正山小种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革新工艺 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2] - 依托《骏眉红茶》团体标准 推动全国14个产区实现高品质规模化生产 [1][2] - 骏眉红茶含有更高比例茶黄素和聚酯型儿茶素A(TSA) 兼具健康价值与独特风味 [2] 产业带动效应 - 金骏眉使桐木村茶青价格跃升百倍 茶农技能提升 红茶产业焕发新生 [3] - 通过"技术赋能+品牌共享"模式带动超6万户茶农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4] - 开发信阳红 普安红 巴东红 广元红 古丈红 超然红等区域品牌 注入多元活力 [2] 品牌战略与行业影响 - 推动中国红茶从"原料供应"转向"品牌引领"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范本 [2] - 全产业链布局叠加技术创新 打造各产区名优红茶品牌 [1] - 将中国创新清饮红茶带给全球爱好者 提升国际竞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