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和丸
icon
搜索文档
中医四法 清凉锦囊(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1 22:57
中医药文化推广 - 来自葡萄牙、巴西、爱尔兰等21名学员在海南三亚中医院学习中医理论和实践[2] - 新疆沙湾市举办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援疆医疗人才和中医人才参与[4] - 南宁市青秀区方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督脉灸等"冬病夏治"传统疗法[8] 中医防暑养生 - 中医专家建议今年闰六月暑热延长,需注意"暑湿"双重防护[8] - 中暑中医称为"中暍",治疗需清暑解表、益气养阴[9] - 晒伤中医称为"日晒疮",需清热养阴、滋养肌肤[9] - 建议避免正午至下午三点户外活动,选择早晚凉爽时段[9] - 推荐穿棉麻衣物,使用遮阳伞/帽,及时补涂防晒霜[10] - 饮食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水,食用西瓜/黄瓜/绿豆汤等清热食物[10] 中医饮食调理 - 暑热时节遵循"春夏养阳"原则,避免贪凉伤脾胃[11] - "三宜"原则:温茶代冷饮、当季温性果蔬、辛香调味[12] - "三忌"原则:忌大量冰饮、忌生食海鲜、忌空腹食寒凉蔬果[12][13] - 推荐陈皮普洱茶、姜枣茶、荔枝龙眼等温性食物[12] 中医运动建议 - 运动时间建议早晨6-8点或傍晚17-19点[14][15] - 推荐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15] -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疲惫为宜,时长30-40分钟[15] - 运动后推荐西洋参黄芪汤、紫苏叶生姜茶等调理饮品[16] 中医旅行保健 - 初到异地建议选择温和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条[17] - 可携带藿香正气散、保和丸等中成药防不适[17] - 腹胀可饮山楂麦芽茶,恶心呕吐可用生姜紫苏茶[17] - 推荐按揉足三里穴、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17]
胃肠不适、晒伤多发?中医支招健康过“三伏”
新华网· 2025-08-06 01:13
中医药行业夏季养生防病应用 - 中医药在防暑降温、祛湿调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召开主题发布会推广夏季养生方法 [1] - 中医理论强调夏季"养心避暑除湿"原则,针对高温天气提出衣物选择、防晒措施、补水补盐、清淡饮食等系统性解决方案 [2] - 行业专家推荐特定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需特别关注高温高湿环境影响,体现中医药差异化健康管理价值 [2] 中医运动养生市场机会 - 行业建议夏季运动遵循"护阳防暑、微微出汗"原则,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项目在早晚时段进行 [3] -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提出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方案,但明确限制高温时段剧烈运动,显示运动养生市场的分层需求 [3] 中医药胃肠道健康管理 - 中医脾胃调理方案覆盖旅行健康场景,提出渐进式饮食调整、中成药携带(藿香正气散/保和丸)、穴位按摩等组合措施 [4] - 行业推出"三宜三忌"饮食准则:温茶替代冷饮、当季温性果蔬、辛香调味,同时禁止冰镇饮品/生海鲜/寒凉蔬果空腹食用 [4] - 中医食疗方案具体化,如山楂麦芽茶缓解腹胀、姜苏红糖水止呕,体现药食同源产品的商业化潜力 [4] 中医药环境健康解决方案 - 空调使用规范建立行业标准:温度22-26℃、湿度30-60%、定时通风、重点部位防护,形成系统性健康管理方案 [5] - 湿疹防治提出"内外兼治"理念,通过饮食控制(忌辛辣油腻海鲜)结合利湿蔬果摄入,展示皮肤病防治的整合疗法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