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教师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校馆弦歌 | 在孔子故里读懂“教育家精神”
中国青年报· 2025-09-19 02:25
在山东曲阜,时间拥有不同的度量衡。它不只是钟表的刻度,还是万仞宫墙垒起的厚度、千年古柏刻写 的年轮,更是泗水河畔千年不息的书声余音。 这座因一位圣人而铭刻于世界文明版图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浸润着讲学诵弦的余韵。尊师重教是 这座古城的文化基因,在这里,至圣先师的初心与风骨,并未止于庙堂之上的供奉,而是化作一种磅礴 而持久的力量,深刻塑造着曲阜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的气象与格局。 在中国教师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个被磨得十分陈旧的竹制扁担,这个扁担两头微微向下弯曲——明显是 长期挑起重物所致。这个扁担的主人,是被誉为"深山红烛"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考取了教师资格。同年,她来到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成为一名乡 村教师。支月英工作的泥洋小学地处大山深处,是名副其实的"山沟沟"。大山让支月英的教学之路异常 艰辛。每年开学季,"运教材"是让大家格外头疼的事。因为汽车无法到达,支月英和其他教师要用扁担 挑着七八十斤的课本、教具翻山越岭,步行几十公里才能到达学校。 在这个"山沟沟"里,从"支姐姐"到"支阿姨",再到"支奶奶",支月英一干就是40多年。 2023年11月,支月英将她用过的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