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直流开关

搜索文档
施耐德电气林婷:破局新能源消纳难题,数智化能力是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08:06
新能源装机与消纳挑战 - 2024年6月底风电和光伏合计装机容量达11.8亿千瓦 首次超越煤电装机[1] - 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 "十五五"时期预计延续快速增长 大幅增加系统消纳压力[1] -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特点 发电出力难以精准预测和控制 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2] - 部分地区新能源规划未充分考虑电网承载能力和消纳空间 导致装机规模与消纳能力不匹配[2] 电网侧制约因素 - 电网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问题 新能源富集地区电网建设滞后 输电通道容量不足[2] -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最后一公里" 在接纳分布式新能源方面能力有限 难以适应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2] - 电网投资侧重点已向配电网倾斜[3] 配电网投资与政策支持 - 国家电网"十四五"配电网建设投资超1.2万亿元 占电网建设总投资60%以上[4] - 南方电网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工程投资比重达14.66%[4] - 南方电网预计到2025年配电网达5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和250万台充电桩接入水平 2027年基本实现柔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4] - 政策鼓励多元主体投资配电网 创新投资方式 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优化投资管理提高效益[4] - 2024年下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两份文件[2] 新型电力系统转型 - 分布式新能源与储能大量接入推动电力系统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4] - 电能替代带来巨量电动汽车、集群空调、电供暖等负荷增量及不确定性加剧[4] - 配电网环节关键技术运行特性发生深刻变化[5] 配电设备技术需求与发展 - 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对配电设备可靠性、柔性能力和绿色化能力提出新要求[5] - 提升数智化能力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的关键[5] - 通过互联互通产品、边缘控制以及应用分析与服务三层架构实现完整数字化协同 支持主动运维和预防性运维[5] - 配电网架构中出现越来越多直流微网方案 电网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5] - 中压直流开关产品创新针对未来电网交直流混网状态[5] - 全矩阵产品具有绿色环保特点 供应链端到端净零碳排放实现真正节能减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