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屠夫》
icon
搜索文档
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抗战题材戏剧创作与演出 - 戏剧在抗战期间发挥号角、武器和慰藉人心的作用 通过艺术形式赋予英雄新的生命是对他们的最好告慰 [1] - 重排经典话剧《屠夫》以当代视角呈现战争对普通人的创伤 揭示战争既碾碎生活也扭曲人性的残酷本质 [1] - 通过《屠夫》传递对战争的警醒和对和平的珍视 替前辈和先烈向当代人讲述历史教训 [1] 抗战女性英雄形象塑造 - 舞剧塑造母亲、妻子、女儿等多重身份的抗战女性战士形象 如《八女投江》冷云、《铁道游击队》芳林嫂、《吕梁英雄传》吴秀英 [2] - 抗战女性用柔弱肩膀扛起保家卫国重任 体现宁死不屈、机智勇敢和大义凛然的精神特质 [2] - 演出注重革命战士细节刻画 如军帽佩戴规范 通过每一次起舞实现对抗战精神的接续传承和庄重回望 [2] 抗战精神在杂技剧中的体现 - 杂技剧《先声》以"誓死不做亡国奴"为主题 演员在酷暑中承受200多个舞台灯烘烤和厚重服装坚持排练 [3] - 演员通过近100天高强度排练无人喊苦叫累 在演英雄过程中学习英雄精神 [3] - 杂技技巧仅能还原抗战悲壮的一角 通过腾跃身影与滚烫情感传递铭记历史、照亮未来的精神内核 [3] 南京大屠杀题材舞剧创作历程 - 2005年舞剧《南京1937》上演吸引张纯如家人观看 2017年《记忆深处》获张纯如父母认可其精神延续价值 [4] - 2025年推出《记忆深处》国际版 以张纯如为线索串联救护者、幸存者、施暴者、忏悔者等典型事件 [4] - 作品通过多视角相互印证共同指向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致敬为揭露真相和捍卫正义挺身而出的人们 [4]
经典重排,读出时代的“心跳”(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40
经典剧目复排行业趋势 - 近期出现经典剧目复排热潮 包括北京人艺《骆驼祥子》 国家大剧院《风雪夜归人》 国家话剧院《物理学家》等作品 [2] - 复排作品涵盖话剧 昆曲 京剧 音乐剧等多种戏剧形式 并非简单重现而是注重文化传承新篇 [2] - 经典作品具有强大艺术穿透力 能跨越时代触动观众心弦 成为行业持续复排的核心动力 [3] 创作方法与艺术创新 - 创作者需充分理解原作并注入当代之魂 搭建通向当代观众心灵的桥梁 [3] - 大胆运用现代舞台语汇为经典注入时代气息 如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采用新艺术形式与年轻演员碰撞 [4] - 通过实验探索意识改编世界经典 如李建军导演"后人类三部曲"创新手段探讨当代生活困境 [4] 人才培养与技艺传承 - 采用"以戏育人"模式使表演技艺与人文精神薪火相传 如北方昆曲剧院袁国良师承计镇华精准把握人物情感 [4][5] - 青年演员在前辈指导下研磨角色 延续戏剧表演精髓 如北京人艺《骆驼祥子》通过几代演员接力演绎 [4][5] - 院团实施专项人才计划 如北方昆曲剧院"振兴阔口行当"策略推动艺术守正创新 [4] 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 - 经典作品承载民族集体记忆与精神密码 复排让沉淀智慧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力量 [5] - 经典如同镜子照见每个时代人们的困惑与追问 让观众在思考中找到精神共鸣点 [3] - 复排潮流体现文化自信 彰显艺术创造活力 展现民族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自觉 [5][6] 经典创作理念演进 - 重排经典不满足于前人树荫 需学习经典观照现实 捕捉人性 探索艺术的精神内核 [6] - 应以真诚锐利目光审视时代 捕捉当代希冀与甘苦 用新艺术语言淬炼成型 [6] - 将经典薪火投入当下生活熔炉 锻造属于当代人的新经典 使经典从历史范本蜕变为时代心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