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记忆深处》
icon
搜索文档
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抗战题材戏剧创作与演出 - 戏剧在抗战期间发挥号角、武器和慰藉人心的作用 通过艺术形式赋予英雄新的生命是对他们的最好告慰 [1] - 重排经典话剧《屠夫》以当代视角呈现战争对普通人的创伤 揭示战争既碾碎生活也扭曲人性的残酷本质 [1] - 通过《屠夫》传递对战争的警醒和对和平的珍视 替前辈和先烈向当代人讲述历史教训 [1] 抗战女性英雄形象塑造 - 舞剧塑造母亲、妻子、女儿等多重身份的抗战女性战士形象 如《八女投江》冷云、《铁道游击队》芳林嫂、《吕梁英雄传》吴秀英 [2] - 抗战女性用柔弱肩膀扛起保家卫国重任 体现宁死不屈、机智勇敢和大义凛然的精神特质 [2] - 演出注重革命战士细节刻画 如军帽佩戴规范 通过每一次起舞实现对抗战精神的接续传承和庄重回望 [2] 抗战精神在杂技剧中的体现 - 杂技剧《先声》以"誓死不做亡国奴"为主题 演员在酷暑中承受200多个舞台灯烘烤和厚重服装坚持排练 [3] - 演员通过近100天高强度排练无人喊苦叫累 在演英雄过程中学习英雄精神 [3] - 杂技技巧仅能还原抗战悲壮的一角 通过腾跃身影与滚烫情感传递铭记历史、照亮未来的精神内核 [3] 南京大屠杀题材舞剧创作历程 - 2005年舞剧《南京1937》上演吸引张纯如家人观看 2017年《记忆深处》获张纯如父母认可其精神延续价值 [4] - 2025年推出《记忆深处》国际版 以张纯如为线索串联救护者、幸存者、施暴者、忏悔者等典型事件 [4] - 作品通过多视角相互印证共同指向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致敬为揭露真相和捍卫正义挺身而出的人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