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阴影:深入非洲的旅程》

搜索文档
他们坚毅的脸庞闪着光|2025第一财经年中人文图书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1 13:28
第一财经年中人文图书评选 - 第一财经于上海书展期间首次推出2025年中人文图书十佳书目 评选活动始于2017年 [1] - 总编辑杨宇东表示 财经媒体坚持人文报道是向国际一流媒体学习 书籍体现人文精神 [1] - 社会需要长期主义和理想主义 书籍能提供短视频无法呈现的历史规律和常识 [2] 十佳图书核心内容 - 《全球史的九炷香》通过哪吒形象 龙涎香和坦博拉火山等全球性现象 展现中国历史与世界的互动 [4][5] - 《命若朝霜》从清代法律视角重新解读《红楼梦》女性命运 分析秦可卿自杀的法律背景和英莲悲剧的社会制度根源 [7][8] - 《代尔夫特的制琴师》以15.4×31.6厘米画作为切入点 展现17世纪欧洲艺术 科学和哲学的内在联系 [10][11] - 《幻想底尽头》记录诗人穆旦不到160首诗歌创作 翻译事业及远征军经历 基于20多年研究成果 [13][14] - 《源代码》聚焦比尔·盖茨童年家庭教育和人际关系网络 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16][17] - 《阿包》通过语音转文字完成口述史 记录苗族女性被拐卖后从事20多户家政工作的底层经历 [19][20] - 《太阳的阴影》基于30年非洲实地观察 描述毒蛇 难民和部落生活 呈现集体主义文化特性 [22][23][24] - 《阿拉伯之沙》记载1945-1950年六次沙漠探险 获评《国家地理》百大探险作品第5名 [26][27][28] - 《寻找正确的单词》结合神经病学与文学视角 分析早发性阿尔兹海默氏病少词变异型的病理特征 [30][31] - 《掉队的男人》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研究成果 指出男性在教育 职场和家庭角色中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33][34] 候选书目领域分布 - 历史政治类包括《卢布:一部政治史1769-1924》和《妥协与对抗:日本知识人的战时与战败》等5部作品 [36] - 社会文化类涵盖《中国式母女》和《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等7部作品 [38] - 艺术科学类包含《名为毕加索的异乡人》和《走向现代:西方艺术1789-1914》等4部作品 [36][37] 评选委员会构成 - 特约专家评委包括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等4位学者 [39] - 第一财经内部评委由总编辑杨宇东 副总编辑姚剑及特稿部主任李刚等8位媒体专业人士组成 [39]
第一财经年中人文书单发布,在阅读与旅行中穿透历史
第一财经· 2025-08-17 11:16
财经媒体的人文阅读战略 - 第一财经作为专业财经媒体坚持人文阅读报道,源于对标国际一流财经媒体的定位,自2004年创办《第一财经日报》起即设立人文版面 [15] - 2017年传统媒体转型困境中逆势强化人文内容,将阅读周刊固定为每周五出版的专版,并同步发布在网端平台,成为国内少数坚持阅读深度报道的媒体 [15] - 公司判断人文需求存在周期性回归规律,认为经济高速发展后社会对人文社科内容的需求将重新增长,类似发达国家发展历程 [17] - 当前社会环境变化促使公众关注更深层次问题,推动政治、历史、社会科学及文学内容需求上升,公司认为书籍是承载长期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核心载体 [17] 人文图书市场趋势 - 国内图书市场整体疲软背景下,旅行文学成为出版亮点,罗伯特·麦克法伦"行走文学三部曲"热销带动经典旅行作品再版潮 [8] - 行知类书籍呈现学术性与报道性两极化发展,前者融合学术研究与旅行考察,后者侧重现场纪实,如柏琳《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 [8] - 经典旅行文学作品重新受关注,如1927年出版的《下天山:亚洲腹地之旅》2023年再版后入选2024年度十佳人文图书 [8] - 非洲题材作品《太阳的阴影:深入非洲的旅程》因融合历史事件与个人体验获高度评价,被选入2025年中人文图书十佳 [9] 内容生产方法论 - 公司建立专家评审机制,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等学者担任人文图书项目评委,马凌个人月均阅读量达23本 [6] - 年度人文图书评选设置"行知"类别,专门关注基于实地考察的旅行写作,反映中国读者旅行兴趣增长与内容消费升级 [6] - 2025年中十佳书单涵盖跨学科主题,包括全球史、法律社会学、艺术史、传记等多元领域,体现内容筛选的广度与深度 [13] - 线下推广方面,公司与中信书店合作在上海两家门店设置快闪展示,强化品牌影响力与用户触达 [19]
新凉卷中生,这份夏季书单值得一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13:41
夏季书单精选 - 2025年夏季书单涵盖经济、商业、人文、新知等多个领域,精选十本提供"冷思考"的书籍,帮助读者在复杂全球局势下获得新视角 [2] - 书单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30余家出版社和书评作者共同推出 [2] 经济与商业类书籍 - 《深层次改革:中国经济的难题与突破》聚焦中国经济运行关键矛盾,系统分析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改革方向与路径 [4] - 《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大周期》通过研究35个货币市场,总结出反复上演的"大债务周期"及其五大发展阶段 [7] - 《货币与政府: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反思经济思想发展历程,强调货币与政府作为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核心支柱 [10] - 《制造规则: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分析三次技术标准化浪潮及其对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影响 [17] 社会与文化类书籍 - 《软阶层》剖析逆全球化时代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困境,提出个体转型的破局之道 [14] - 《如何看见陌生人》探讨现代社会"陌生化"现象,提出重建人际连接的方法 [24][25] - 《游戏直播简史》研究游戏直播如何从私人娱乐发展为重塑社交与职业的新领域 [19] - 《太阳的阴影:深入非洲的旅程》通过记者视角呈现非洲大陆的真实图景与社会变迁 [26] 消费与产业研究 - 《牛奶狂潮:身体、科学与希望》分析中国牛奶消费从"恐乳症"到"嗜乳症"的转变过程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22] 其他领域 - 《大河源》记录黄河源区社会人文与自然生态,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