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仇的歌》
icon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沈蔚:新闻战线“钢铁般的英雄”
新华社· 2025-08-14 12:48
沈蔚生平与贡献 - 沈蔚原名朱鸿寿 江苏苏州人 自幼聪颖但因家贫赴上海当学徒 受革命思想影响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 - 1939年作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成员抵达冀中抗日根据地 担任冀中通讯社副社长 参与《冀中导报》复刊工作 [1] - 在近4年记者生涯中采写大量新闻 通讯 报告文学和战地诗歌 成为冀中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记录者 [2] 新闻作品与影响 - 1939年发表《雪夜的袭击》描写八路军夜袭苏集车站日军 作品刊登于《八路军军政杂志》第6期 [2] - 1941年在《冀中导报》发表《谁能忍受》揭露侵华日军残杀同胞的罪行 用"杀人是目的"等措辞控诉暴行 [2] - 创作《复仇的歌》在冀中军民中传颂 将战友牺牲的悲痛转化为抗战力量 [3] 牺牲与纪念 - 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扫荡 沈蔚在转移途中遭包围牺牲 时年未满26岁 仅留下血迹斑斑的记者证 [3] - 其曾就读的唯亭实验小学将其列为优秀校友 《唯亭镇志》详细记载生平 官方公众号不定期发文缅怀 [5] - 冀中导报展览馆自2019年开馆以来接待近两万人次参观 陈列沈蔚稿件报纸和老式油灯等实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