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化工与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青岛高端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观察
大众日报· 2025-09-11 02:41
项目进展与产业链布局 - 海湾化学氯乙烯三期项目6月投产并满负荷运行 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树脂项目7月投料试生产 20万吨/年乙烯基新材料项目8月中旬投料试生产[1] - 新项目落地实现四条石油化工-高端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闭环 包括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 乙烯+苯-苯乙烯-聚苯乙烯 环氧氯丙烷+双酚A-环氧树脂 烧碱-偏硅酸钠产业链[1] - 青岛市规划到2027年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3600亿元 聚焦化工新材料/绿色橡胶/先进合金产业方向 重点发展特种轮胎/特钢/非晶合金等细分赛道[1] 企业经营与技术创新 - 海湾化学上半年完成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1.27% 销售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 利润约1.7亿元同比增长58%[2] - 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将聚氯乙烯"鱼眼"数量从10个降至5个 品质优于进口产品[2] - 赛轮集团液体黄金冰雪轮胎WP81冰抓性能超欧盟标准26% 冰地制动距离比国际品牌缩短0.6米 冰地加速性能提升10%[3] - 青岛特钢研发直径5.4毫米1960兆帕级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突破强度极限 并进一步开发2100兆帕级顶级强度产品[3] 产业生态与创新体系 - 青岛市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拥有9家链主企业 其中4家位于董家口经济区包括海湾化学/双星集团/金能化学/青岛特钢[2] - 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中试基地 已储备20余个中试项目 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进驻项目达30余个[2] - 产业通过创新驱动/链式布局/园区聚变突破技术瓶颈 持续锻造竞争新优势[3]
前7个月国开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51.3%至385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8-20 05:21
核心观点 - 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 通过优化金融产品和专项服务行动 为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 产能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1-7月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 同比增长51.3% [1] 贷款支持领域 -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 国产大飞机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和重点项目 [1] -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新型产业集群属地分行的差异化授权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金融服务场景 [1] - 上海分行已对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15家企业提供研发贷款支持 [3] 区域支持案例 - 青岛分行支持海湾化学15万吨/年环氧树脂项目建设 并提供蒸汽余压利用提效升级 烧碱蒸发节能降碳 聚氯乙烯母液水深度处理等技术改造项目资金保障 [2] - 河南分行向"后羿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项目授信2.5亿元研发贷款 期限5年 用于支持运载火箭原理样机研制 总体方案论证 箭上零部件投产及验收 大型地面试验等 [3] - 上海分行支持上汽大通"大家"MPV新能源车型研发 提升产品舒适性 安全性 提高"三电"系统效率 降低能耗 [3] 政策协同与机制创新 - 积极用好再贷款等支持政策 主动对接部委推送清单 采取"一企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1] - 召开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座谈会并印发专项行动方案 加强政策对接 机制对接 项目对接 [2] - 按照《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 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 [4]
青岛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细化产业招商
青岛市产业招商方向优化 - 青岛市重点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优化产业招商方向 [1][2] "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 先导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 突出数字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发展 依托青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专业园区招引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 [1] - 五大新兴产业包括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产业 重点招引研发中心、核心部件和关键配件生产基地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1] - 三大优势产业为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 鼓励海尔、海信、青啤等本土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 以订单和市场促进投资 [1] "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包括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海洋化工产业高端绿色化、高端港航服务业、海洋文旅品质提升 [2]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涵盖总部型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创新、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海洋新能源产业突破 [2] - 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 打造全球竞争力海洋产业集群 [2] 十大现代服务业发展 -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会展、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十大领域 [2] - 以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为契机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形成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2] -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跨国公司提供全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