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搜索文档
中国铁塔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1:53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国家队和主力军 全面展示服务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 双碳目标等战略的创新成果 涵盖通信基础设施 应急保障 数字治理 AI应用 低空经济及能源业务等多领域 [1][2][3][4][5][6][7]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建设基站项目超581万个 其中5G基站项目超297万个 高铁地铁公网覆盖总里程超3万公里 重点场所室内信号覆盖超138亿平方米 [1] - 支撑电信运营商站址总量增加1.55倍 铁塔共享水平由14.3%大幅提升至86% 少建新塔123万座 节省行业投资超2200亿元 节约运营费用1950亿元 节约土地6.9万亩 减少碳排放3411.2万吨 [1] - 实现县县通千兆 乡乡通5G 村村通宽带 通5G行政村占比超90% 5G建设发展全球领先 [1] 应急保障能力 - 新型抗灾超级基站具备8级抗震 12级抗风能力 配备高强度机房 专用油机 大容量蓄电池及双传输系统 保障72小时以上供电 已在辽宁等地完成试点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2] - 依托210万座铁塔站址构建全国最大物联数据感知网 打造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为工信部 应急管理部提供技术支撑 [2] - 全面提升七大应急保障能力 构建覆盖指挥调度 通信手段 网络韧性的立体化保障体系 实现平战结合快速响应 [2] 数字治理应用 - 推动通信塔向数字塔转型 依托23.8万座铁塔加装摄像机 雷达等感知设备 融合超500种AI算法 打造15款行业产品 [3] - 在31个省区市建成45个分布式平台 服务超1万个应用场景 覆盖国土 交通 环保等40多个行业 [3] - 数字治理产品具备全域视联 智能感知特点 在农业农村 交通运输等领域落地 通过灵活定制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3] AI技术布局 - 研发经纬大模型 包含180亿参数视觉大模型和1980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 具备目标检测 图文问答等能力 已完成DeepSeek能力接入和工程化部署 [4] - 通用铁塔智能体单次推理决策耗时仅2.6秒 准确率达100% 在训练样本少场景中目标检测精确率较大模型提升9%以上 [5] - 推出全系列AI一体机 软硬件一体开箱即用 解决行业数据提取与智能决策痛点 [5] 低空经济战略 - 构建覆盖广 能力强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拓展低空应用 推动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发展 [6] - 展示低空物理 信息和软件基础设施 无人机蛙跳技术与共享机巢模式提升作业范围和运营效率 [6] - 自研AIoT平台接入通信 导航 监视等设备数据 实现全时域全空域感知 开发低空飞行管理平台和态势感知平台 [6] - 服务低空目标感知 空间治理 物流 巡检 救援等场景 在湖南 广东 福建等多省市试点打造标杆工程 [6] 能源业务发展 -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轻型电动车换电运营商 在超320个城市部署8.2万个换电网点 服务骑手超153万户 日均换电服务200万次 累计超22.5亿次 相当于驱动电动车行驶1030亿公里 减少碳排放360万吨 [7] - 充电业务运营端口达352万个 服务3000万居民 备电点位累计达18万个 应用于通信 金融 政府等领域 [7] - 推出零碳基站 通过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利用 提供分布式光伏 储能备电等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7]
从“通信塔”到“数字塔”(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5-16 22:12
高铁通信建设 - 集大原高铁于2024年12月31日开通运营,中国铁塔整合电信、移动、联通的4G、5G网络需求,实现426座基站、18.49公里隧道和5.6万平方米车站信号全覆盖 [1] - 采用"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模式,共享铁路管道、槽道等资源,仅用4个月完成山西段建设 [1] - 传输杆路、铁塔、机房等通信资源100%共建共享,跨行业共享铁路基础设施 [1] 共建共享发展历程 - 2014年成立后统筹4G基站建设,大连地铁2号线项目节约成本50%(超2000万元),建设周期45天 [2] - 5G时代提出"社会塔"与"通信塔"双向共享,利用电力塔、路灯杆等社会资源建站,新建铁塔共享率从14.3%提升至85% [2][3] - 截至2024年,累计少建新塔120万座,节约土地6.8万亩,节省行业投资超2100亿元,减少碳排放3100万吨 [3] 数字塔转型升级 - 将23万座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加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应用于洱海监管系统,累计截获违法捕捞案例165起 [4] - 基于210万铁塔站址资源,开发350个中高点位算法,服务8500多个人工智能场景 [4][5] - 2024年发布180亿参数"经纬大模型",推动空间治理数智化 [6] 民生服务拓展 - 在320个城市部署7.6万个换电网点,日均提供200万次换电服务,累计换电超19亿次 [7] - 投入85亿元建设7万座电普基站,实现行政村以上网络100%覆盖 [7] - 换电业务累计减少碳排放330万吨,相当于种植1.5亿棵树 [7] 战略定位 - 定位为通信基础设施"国家队"和5G新基建主力军,支撑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 [1][8] - 通过数字孪生平台调用路灯杆、广告牌等资源,构建智慧共享生态 [2] - 持续深化共享合作,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