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执法
icon
搜索文档
从“人海战术”到“数据赋能”,环境执法数智转型亟须补齐人才能力短板
中国环境报· 2025-08-21 23:10
生态环境执法数智化转型政策部署 - 生态环境部印发通知要求运用用电用能监控、视频溯源、无人机、走航车、水质指纹仪等智能装备强化实时监管和精准溯源 推动执法监管全面迈向数智化转型[1] - 环境治理问题复杂多元且违法行为信息化隐蔽化特征明显 传统执法方式难以满足需要 数智化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感知可精准捕捉违法线索并提升监管效能[1] - 基层执法队伍缺乏既精通生态环境专业知识又掌握数据分析研判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成为影响数智化转型的主要因素之一[1] 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体系 - 构建分层培训体系:对普通执法人员开展无人机操控、便携式检测仪数据分析、在线监控系统异常识别等实战培训 配套VR模拟训练系统确保装备操作全员达标[2] - 对中层执法骨干强化数据穿透能力培养:通过环境大数据研判研修专班学习异常排污数据特征提取、偷排行为算法识别等课程 并健全案例复盘机制培养信息化监管思维[2] - 搭建虚拟仿真+实景实训实战培养体系:线上开发数智化执法模拟系统设置典型违法场景 线下选取化工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靶向执法实战演练[3] - 深化师徒结对机制:由数智化执法能手指导学员从数据波动曲线切入综合分析人为干扰设备故障工艺缺陷等可能性 通过调取用电数据视频监控锁定违法事实[3] 跨界协作与激励机制 - 建立与网信、信息科技部门常态化交流机制 选派执法骨干到大数据管理部门和智能科技企业参与环境数据中台建设及智能执法算法开发项目[4] - 实施专家驻场计划邀请信息技术专家进驻执法一线提供污染源追踪数据反演等技术难题的定制化解决方案[4] - 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借用科研设备和师资力量提升环境监管新技术应用和复杂数据处理能力[4] - 建立数智化执法能力评价体系 将非现场研判成效纳入绩效考核核心指标 细化数据异常识别准确率非现场案件占比等具体标准 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直接挂钩[4] - 对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优先推荐参加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和先进典型评选 激发队伍内生动力[4] 数智化转型战略意义 - 数智化转型是新时代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必由之路 需通过系统化培养实战化锤炼多元化赋能长效化激励推动从技术应用迈向能力重塑[5] - 转型目标是让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更加耳聪目明 实现执法监管更加精准高效[5]
全国先进工作者丨景红彩:让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中国环境报· 2025-07-17 01:36
环保执法工作方法 - 处理信访案件坚持"四不放过"原则: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5] - 建立"接、分、转、办、督、审、报"一站式流程,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5] - 2016年至2020年运城市连续5年蝉联山西省微信举报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一,2018年成为全国地级市微信举报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一 [6] 环保执法案例 - 2018年3月处理某企业搬迁过程中原材料泄漏导致刺鼻气味事件,第一时间带队调查并挨家挨户反馈处理结果 [5] - 2016年精确核算盐湖区王大姐梨树被企业排污损毁的损失价值为3000元,促成双方和解 [5] - 2020年冬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蹲守四天四夜,成功查处长期偷排、倾倒上千吨工业废水的犯罪团伙 [7] 环保执法成效 - 2024年盐湖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0.7%,优良天数增加6.7% [8] - 2023年底对中心城区国控站点周边39台非工业燃气锅炉制定"一炉一策"精准改造方案,有效削减污染排放 [8] - 在"秋冬防"攻坚期严控4个国控站点污染排放,巡查至凌晨 [8] 环保执法专业能力 - 在洗化公司现场指导VOCs废气收集处理,与员工交流安全操作细节 [7] - 牵头组织十余次大型培训,面向近200家汽修商户解读法规、传授技术 [7] - 邀请专业机构对非工业燃气锅炉"把脉问诊",制定精准改造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