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浪能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浪涌生绿电 深海养“白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5 08:32
海洋能发电与深远海养殖技术发展 - 中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调向海图强和创新驱动[1] - 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任务和政策措施[1] - 波浪能富集区域位于广东珠海万山海域[1] 半潜式养殖平台技术特性 - "澎湖号"平台长66米 宽28米 高16米 重1400吨 养殖水体1.5万立方米[4] - 配备波浪能发电60千瓦和太阳能发电60千瓦 配备储能设备[4] - "格盛1号"养殖水体达3万立方米 相当于7个篮球场面积 可养450-600吨鱼[7] - 平台采用半潜式结构设计 配备自动投饵 活鱼传输 水质监测等智能化设备[4][7] 养殖效率与经济效益提升 - "澎湖号"养殖体量相当于10个传统重力式网箱 人工由5人降至2人[4] - "格盛1号"相当于18个传统网箱 人工由9人降至3人[4] - 成功收获15万斤赤嘴鳘和10万斤刺身级章红鱼[3][7] - 赤嘴鳘生长周期18个月 从3斤长至超20斤[7] 波浪能发电技术演进 - 波浪能开发始于1979年 从岸边试验走向深远海应用[9] - 2010年国家设立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 支持10千瓦至兆瓦级技术发展[10] - "南鲲"号波浪能装置日发电量达2.4万千瓦时 相当于3500户家庭日用电量[10] - 已形成三大系列产品:温和海域纯养殖平台 开阔海域渔业工厂 高端渔旅平台[15] 抗风浪性能与安全验证 - "澎湖号"成功抵御18级超强台风"苏拉" 风速达每秒61.5米[14] - 平台在台风期间保持姿态稳定 锚固安全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15] - 采用深海恒张力锚泊系统 实现快速下沉和上浮功能[12] 产业化与市场拓展 - 技术装备已应用于广东"海威系列" 福建"闽投系列" 海南"普盛系列"[15] - 直接新增装备产值近20亿元[15] - 计划开发海上浮式"波风光储"多能互补平台 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15] - 波浪能发电技术同时应用于海洋观测仪器原位供电[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