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业

搜索文档
核电“听诊器”打破卡脖子壁垒 中船集团携多款核心产品亮相烟台
齐鲁晚报· 2025-09-15 15:50
9月15日,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和第18届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博览会双展联动,在烟台八 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同期开幕。博览会现场,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简 称"海王科技公司")携多款核电领域自主研发成果亮相,全面展示企业"卡脖子"产品与核心技术,致力 于为我国核电产业提供高品质装备解决方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据了解,海王科技公司的产品均采取模块化集成设计理念,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设计,并深度结合核电 运行实际情况和国产化需求,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具备全系统自主研发能力、设备稳定可靠、性能稳 定,为我国核电自主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核电站的关键敏感设备,堆外核测量系统设备如同医生的"听诊器",主要通过安装在核反应堆压力 容器堆外探测器连续"监测"反应堆中子注量率和功率水平的变化,监控核电站安全运行情况。 而智慧冷源监测系统,则是通过系统融合、智慧决策技术的创新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依赖设备堆砌、 人工决策和手动防控的单一处理模式,从系统层面深层次解决核电运行安全问题。 在海王科技公司展区,记者看到现场展示了很多核电设备和关键材料,包括核电辐射监测系统、核电 ...
激发创新动能 释放澎湃活力
新华网· 2025-08-07 06:36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十四五"期间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1] - 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到1.2万亿元 [1]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 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 [1] - 取得多项重大创新成果包括集齐船舶工业"三颗明珠"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 国产大飞机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运营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创新不断突破 彰显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1] - 产业加快从量变到质变 从中低端到中高端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 [1] - 科技工作者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人才储备与创新基础 - 人力资源总量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2] - 科学 技术 工程 数学专业毕业生每年超过500万人 [2] - 人才储备为技术突破提供坚实基础 成为创新活动的源头活水 [2] 创新挑战与未来方向 - AI浪潮带来变革机遇但也伴生复杂挑战 [3] - 核心技术攻关"硬骨头"依然存在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堵点未完全打通 [3] - 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亟待提升 劳动者技能结构转型压力日益凸显 [3] - 创新需要切实解放生产力 赋能劳动力 构建强大韧性与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