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矿山开采

搜索文档
格林美拟赴港上市
北京商报· 2025-08-24 10:15
公司战略与融资计划 - 公司于8月21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赴港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系列议案 正式启动H股上市筹划工作 [1] - 发行H股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助力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总部位于深圳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材料制造与城市矿山开采 [1]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构建"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1] - 在国内率先提出"资源有限 循环无限"产业理念 专注废旧电池与钴镍钨稀有金属废物回收利用技术体系 [1] - 已在全球建成十六大循环产业园 是中国城市矿山开采先行者及世界新能源产业推动者 [1]
直面磷酸铁锂强势竞争压力,格林美押注三元动力电池引发投资者关注
华夏时报· 2025-05-13 02:4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332亿元同比增长8.75%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9.19%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55亿元增长41.14% 综合毛利率提升3.05个百分点至15.29%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13.67% 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 扣非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7.7% [4] - 非经常性损益中持有ECOPRO MAT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影响-6.62亿元 导致四季度净利润低于前三季度 [3] 业务结构分析 - 新能源材料业务营收257.62亿元占比77.59%同比增长10.24% 城市矿山业务营收74.37亿元占比22.41%同比增长3.87% [6] - 三元前驱体业务营收160.75亿元占比48.42%同比减少8.57% 四氧化三钴营收20.32亿元占比6.12%增长24.82% [6][7] - 正极材料营收18.07亿元占比5.44%增长2.9% 镍资源业务营收58.48亿元占比17.61%大幅增长143.47% [6][7] 战略方向与技术路线 - 坚持三元材料主导路线 看好全球高镍三元动力电池对中高级车的主流配置趋势 [2] - 预测至2030年LFP与三元动力电池比例将平分天下 三元前驱体需求总量达351万吨 CAGR为24% [2][9] - 三元电池在低空飞行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动力市场具有独特优势 已成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电池核心供应商 [9] 镍资源布局与产能 - 2024年镍金属产出5.16万吨同比增长91% 已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 其中控股产能11万金吨/年 [10] - 使用低碳湿法高压酸浸工艺 镍资源产品在全球MHP镍产能领域排名前三 [10][14] - 预测镍价中长期维持在18000美元/吨 未来10年均价17682美元/吨 短期可能冲高超过20000美元/吨 [10] 回收业务进展 - 动力电池回收量达35930吨同比增长31% 折合4.31GWh增长41% 钨回收总量6486吨增长39% [15] - 报废汽车回收量28万吨同比增长133% 整体回收业务平均增长率达70% [15] - 电子废弃物业务毛利率-7.46%减少12.14个百分点 营收同比减少50.73% 已处置河南格林循环100%股权 [16] 国际市场与绿色溢价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强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镍产品有望享受绿色溢价 [11] - 绿色镍比重预计从2025年13%提升至2030年34% 将中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1][13] - 印尼镍矿配额收紧主要影响高品位矿 公司使用1.2%以下低品位矿石 目前供应稳定 [14] 资本运作计划 - 2025年重要目标包括推进H股在香港联交所发行与上市 [16]
格林美2024年财报:新能源材料业务领跑,净利润增长9.19%
搜狐财经· 2025-04-29 01:1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8 7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 20亿元,同比增长9 1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 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6 24% [1] - 第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下降,暴露出经营压力 [1] 新能源材料业务 - 新能源材料业务产能利用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4] - 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全年出货量达到18 90万吨,同比增长5%,稳居全球市场前二 [4] - 中镍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全年销售44,000吨,同比增长66%,技术领先 [4] - 四氧化三钴全年销量达到20,664吨,同比增长88%,占全球供应量的25%以上 [4] - 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102%,超高镍NCMA正极实现量产并供应4680大圆柱电池市场 [4] - 第四季度新能源材料业务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分别下降19 2%和69 9% [4] 城市矿山开采业务 - 动力电池回收拆解量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 31GWh,同比增长41% [5] - 碳酸锂回收产量超过4,000吨,同比增长超44%,锂回收率超过95% [5] - 钨回收总量达到6,486吨(WC计),同比增长39% [6] - 钴产品销售12,557吨,同比增长76%,超细钴粉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 [6] - 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回收总量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133% [6] - 第四季度城市矿山开采业务净利润环比下降20 95% [6] 镍资源建设 - 全年产出镍金属51,677吨,同比增长91% [7] - 在印尼建成15万金吨/年的镍资源产能,控股产能为11万金吨/年,参股产能为4万金吨/年 [7] - 全球镍行业首座1,168m³超高压湿法冶金反应器开通,工艺运行指标与产品质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 - 第四季度镍资源业务扣非净利润环比下降1250 90% [7] 总结 - 公司通过新能源材料和城市矿山开采业务双轨驱动,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 [8] - 第四季度业绩波动显示短期内经营压力,需优化产能布局和提升盈利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