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村落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松阳古村落的艺术新生:从“拯救老屋”到山居慢生活
第一财经· 2025-09-29 06:25
近年来,依靠保护老房子、开发古村落旅游,松阳创造了一种个性化的慢生活体验。 9月底的浙江松阳,天气开始变得凉爽,细雨蒙蒙。松阳老街南直街的点心铺里,一片热闹氛围,女工们一边聊天 一边包着手工月饼,准备十一前的发货。夜幕降临,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詹宝兄弟进士牌坊旁边的小广场上,咖啡 馆、茶馆还亮着灯,人们慵懒地闲坐聊天。 这座小城隐于浙南的山水之间,继承松古平原得天独厚的农田水利遗产,得享丰富的物产和舒适的自然生态。近 年来,依靠保护老房子、开发古村落旅游,松阳创造了一种个性化的慢生活体验,在小众人群当中形成品牌效 应。 目前,陈家铺带动三个周边村落尝试抱团发展文旅。陈家铺村已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重点 村、AAA景区村、市级生态文明村、特色文化村等。云夕MO+国际共享度假办公空间、飞茑集、中国摄影艺术共 享空间等项目入驻,十钟山房博物馆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与陈家铺的氛围不同,三都乡酉田村要更安静一些。记者在现场看到,酉田村拥有与陈家铺相近的崖边地形,从 建在崖顶的民宿院子向下望去,蜿蜒的小路盘在山腰间,树林茶田错落有致,民居点缀其间。南京大学当代外国 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松阳县合作,创建了面向全球 ...
平陆运河风物志㊶丨大芦“三古”韵悠长
广西日报· 2025-08-23 02:46
村落历史与建筑特色 - 大芦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近500年历史,由劳氏先祖在芦荻丛中开荒定居并命名[1] - 村落保存广西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包括镬耳楼、三达堂、双庆堂等9处宅院和1处宗祠[2] - 建筑布局体现礼法森严特征,主次分明且进出通道按身份性别严格区分,镬耳楼为例设男左女右巷道且男仆通道宽于女仆[1] 生态布局与文化象征 - 祖先建造时就地取材挖土筑塘,形成多个月形人工湖,既便利生活又营造依山傍水风水格局[1] - 古树种植讲究天人合一理念,房前屋后分种樟树(寓"章")和梐树(寓"笔"),添丁时种植荔枝树(寓喜庆),现存300余年树龄梐树7株需10多名成人合围[2] - 村庄四周种植2000多亩"三月红"荔枝和椪柑等优质果林,成为村民实际聚宝盆[2] 文化传承与教育成就 - 悬挂305副传世楹联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节庆时以红纸重书张贴重温祖先教诲的习俗延续至今[4] - 古宅内均设书房学塾,东园别墅对联"东壁列图书...园庭攻翰墨"体现文教理念[4] - 明清两代800男丁中240人获功名封典,新中国成立后走出300多名大学生,获评全国文明村和中国最美古村落[4] 现代发展与规划 - 2024年灵山县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将打造一带一路古今运河交汇处中外文化交流示范区[5] - 大芦村已建成数字博物馆,规划建设民宿和东盟传统村落交流中心等项目[5] - 平陆运河将成为文化交流新纽带,推动东方古韵走向国际视野[5]
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水东村保护规划获批 保护与发展并重 古村落焕发新生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30 07:55
保护规划获批 - 云城区腰古镇水东村保护规划(2023—2035年)获批 标志着该村获得未来十年的系统性保护蓝图 [1] 规划范围与内容 - 保护范围总面积约12.41公顷 其中核心区面积约3.92公顷 涵盖长流村大部分区域及大塘村西北部 [2] - 规划包含非物质文化保护 如体现理学文化的楹联和石碑石刻 并采用"救危"与"造血"双线策略 [2] - 近期计划清理156处杂物堆 修复23栋古建筑屋顶 远期将建设特色高速公路服务区 实现农交文旅商一体化发展 [2] 资金投入与运营模式 - 2024年投入309万元资金(含央企专款301万元及村委会8万元)用于修缮23栋古建筑和209间农房外立面改造 [4] - 采用"维护+运营"模式 第三方公司运营文旅资源 收益分配为村民、企业和村落维护基金三部分 [4] - 目前每周游客量超千人次 未来农文旅产业将进一步完善 [4] 文化传承与活化 - 村内保留明清古建筑588座(明代庙宇1间、祖祠2座、民居163间 清代祖祠8座、民居414间) [7] - 程氏大宗祠改造为理学文化馆 以"土"为主题展示程氏600余年发展历程 [5] - 传统习俗如二月二抢花炮得以保留 同时通过"礼让路"和"一善"砖墙等设计实现理学文化的现代表达 [5] 社会影响 - 村民保护意识提升 老屋修缮和活化利用率提高 体育公园和古驿道改建项目增强社区活力 [6] - 影视作品《英雄三元里》《我,就是风》在此取景 提升村落知名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