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文化

搜索文档
平陆运河风物志㊶丨大芦“三古”韵悠长
广西日报· 2025-08-23 02:46
村落历史与建筑特色 - 大芦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近500年历史,由劳氏先祖在芦荻丛中开荒定居并命名[1] - 村落保存广西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包括镬耳楼、三达堂、双庆堂等9处宅院和1处宗祠[2] - 建筑布局体现礼法森严特征,主次分明且进出通道按身份性别严格区分,镬耳楼为例设男左女右巷道且男仆通道宽于女仆[1] 生态布局与文化象征 - 祖先建造时就地取材挖土筑塘,形成多个月形人工湖,既便利生活又营造依山傍水风水格局[1] - 古树种植讲究天人合一理念,房前屋后分种樟树(寓"章")和梐树(寓"笔"),添丁时种植荔枝树(寓喜庆),现存300余年树龄梐树7株需10多名成人合围[2] - 村庄四周种植2000多亩"三月红"荔枝和椪柑等优质果林,成为村民实际聚宝盆[2] 文化传承与教育成就 - 悬挂305副传世楹联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节庆时以红纸重书张贴重温祖先教诲的习俗延续至今[4] - 古宅内均设书房学塾,东园别墅对联"东壁列图书...园庭攻翰墨"体现文教理念[4] - 明清两代800男丁中240人获功名封典,新中国成立后走出300多名大学生,获评全国文明村和中国最美古村落[4] 现代发展与规划 - 2024年灵山县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将打造一带一路古今运河交汇处中外文化交流示范区[5] - 大芦村已建成数字博物馆,规划建设民宿和东盟传统村落交流中心等项目[5] - 平陆运河将成为文化交流新纽带,推动东方古韵走向国际视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