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运营

搜索文档
人民眼·提振消费丨培育消费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12 02:14
消费新场景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24年6月出台《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培育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 [1] - 中办、国办2024年3月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1] 空间更新创新 - 长春"这有山"室内文旅空间创新打造立体山城景观 将景区与街市体验结合 2019年开业后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5][6] - 长春2024年新建改造消费新场景超过110个 包括楼顶摩天轮、室内河道等创新设计 [6] - 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2020年系统改造 优化布局700余个摊位 2024年11月以"社交感+烟火气"特色提升改造 2024年上半年吸引顾客830万人次 [7] - 重庆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2019年启动扩容更新 景区面积扩大19倍 改造近3万平方米背街小巷 增设艺术装置改变"主街热、支巷冷"状态 [8] 业态多元化发展 - 磁器口后巷引入咖啡茶饮、非遗手作、民宿酒店等39家复合型业态 游客人均游玩时长延长半天以上 2024年接待游客184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4% [12] - "这有山"约六成顾客非单纯购物目的 通过引入手作工坊、文创店等延长停留时间 2024年日均客流量3万人次 全年销售额4.8亿元 [13][14] - 磁器口"猫儿面"新店开发手工甜品小吃 日营业额超3000元 节假日超6000元 [11] - "这有山"注重原创属性 连锁品牌减少 通过"云山集"市集发掘50多个特色摊位 如漆艺手作店半年盈利10万元 [13][14] 服务优化提升 - 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建立商户履约机制 实施食品安全监控和质量抽检 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0万人次 [16][17] - 市场提供邮寄、现场加工、药材切片等精细化服务 商户通过微信群发展线上业务 大半收入转移至线上 [17] - 昆明市2024年对242个农贸市场实施环境秩序规范提升 兼顾市民平价蔬菜需求与游客体验需求 [17] 文化科技融合 - 磁器口"磁器长歌"沉浸式数字体验馆运用AR、VR、3D建模技术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近两倍 [18] - "这有山"举办非遗展示、大学生画展、音乐活动等文化类活动 2024年1-7月日均客流量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和8% [20][21] -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与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 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 [20][21]
培育消费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人民眼·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21
消费新场景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24年6月出台《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培育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 [3] - 2024年3月中办、国办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4] - 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2025年2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提升实物消费质量和改善服务消费品质 [18] 空间更新案例与成效 - 长春"这有山"室内文旅空间以"山城"立体设计打造微度假场景 2019年开业后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4年日均客流量约3万人次 全年销售额约4.8亿元 [5][8][16] - 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2020年系统改造后采用"四横两纵"通道布局 涵盖700余个摊位 2024年上半年吸引顾客约830万人次 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0万人次 [9][19] - 重庆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2019年启动扩容更新 景区面积扩大19倍 改造近3万平方米背街小巷 2024年接待游客1843.5万人次 同比增长12.44% [10][14] 业态创新与运营数据 - 磁器口后巷引入咖啡茶饮、非遗手作等39家复合型业态 游客人均游玩时长延长半天以上 [14] - "这有山"通过减少连锁品牌占比 增加手作工坊、文创店等特色店铺 约六成顾客非单纯购物目的但停留时间更长 [15] - 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商户通过线上微信群运营实现大半收入从线下转移至线上 [19] 文化科技融合应用 - 磁器口"磁器长歌"数字体验馆采用AR、VR、3D建模等技术 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近两倍 [20] - "这有山"举办非遗展示、大学生画展等文化活动 2024年1-7月日均客流量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和8% [22][23] - 校企合作机制成为文化赋能重要途径 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艺术学院学生参与商场策展及创意分享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