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文化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点染文化底色 智慧启迪城市新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6 04:10
探索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之路 秋日的北京,思想交汇,智慧激荡。9月23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论坛"城市文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平行论坛拉开帷幕。这不仅仅是一场以"公共 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更是一次关于未来城市文化生活的"头脑风暴"。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丰富数 字文化产品供给、新科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智能驱动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等内容,搭建起一个高规格的对话平台,吸引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负责 人、头部企业负责人和知名学者等百余位嘉宾参加。 杨加玲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 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委员会秘书 许杰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前馆长 白雪华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 陈樱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 向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苏达·塔尼亚 北京塞尔维亚文化中心主任 克里斯蒂安·希达拉哥·马兹尔 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主席 刘希言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研究部主任 论坛上,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智能化转型成为焦点。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国际图联国家图书馆委员会秘书杨加玲以"前沿 ...
吴桂英调研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8-22 03:13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导向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对湖南工作指示 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动力活力[1] - 要求答好文化和科技 文化和旅游两道融合命题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展 - 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原址新建项目已进入装修施工扫尾阶段 计划年内完工交付[3] - 要求坚持社会效益首位原则 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加强资源统筹对接[3] - 要求加快重点项目规划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丰富服务供给[3] 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 调研雨花区东塘街道政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要求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中心建设[5][6] - 强调以百姓视角和语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盘活阵地资源创新实践场景[6] - 要求推进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走深走实[6] 文物考古与保护工作 - 在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考古发掘和保护修复工作 鼓励文物保护传承研究[6] - 要求建强专业人才队伍 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提高文物数字化采集水平[6] 文化场馆运营与艺术发展 - 在长沙美术馆调研展陈情况 要求发挥特色优势突出时代主题创新办展模式[8][9] - 强调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增强群众参与感和体验度[9] - 在笑嘛脱口秀剧场调研演出管理 鼓励坚持正确创作导向传递向上向善力量[9] - 要求推进演艺新空间规范化建设 使小剧场成为文化新地标和消费新引擎[9]
赵一德在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时强调坚持守正创新 狠抓工作落实 奋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陕西日报· 2025-08-19 00:40
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空间 - 强调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1] - 长安书院作为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开展"阅读+"服务模式 [1] - 优化文化基础设施布局,通过整合资源打造更多"城乡书房""文化客厅",提供多样化、精准化、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1] - 省非遗体验中心注重非遗保护与传承,鼓励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1]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依托工业遗址改造,注重保持原有格局和风貌,进行商品化开发、年轻态植入、数字化表达 [2] - 积极引入新业态、创造新动能,推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 [2] - 西南城角餐饮休闲街区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依托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2] 文旅产业发展与规划 - 健全文旅产业工作推进格局,项目化、节点化落实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任务 [3] - 结合"十五五"规划调整完善文旅发展布局,培育招引文旅头部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3] - 强化文旅市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保障和本质安全水平,做大做强文旅万亿级产业集群 [3] -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贯彻党的领导,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 [3]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苏州样本
苏州日报· 2025-08-11 00:07
作为探索先锋,北部市民中心历经四年实践打磨,持续创新服务内容与形式,累计开展品牌特色活 动超2500场,成功引入职工夜校、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等惠民新项目,让文化服务始终与群众需求同频共 振。紧随其后,南部市民中心、漕湖文体中心于去年6月、7月相继亮相,迅速成为区域内人气高涨的文 体服务新地标,其鲜明的服务特色与贴心的文化供给,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得更宽、更深。 为进一步统筹优质文化资源、精准服务不同群体,市民中心于今年5月全新启动"市民文化荟"活 动。这场跨越盛夏的文化盛宴以"心聚于此艺享生活"为主题,联动三大载体精心打造"心舞台""心动 力""心阅城""心家园"四大板块,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文化服务矩阵。 "心舞台"上,斜塘民乐团用悠扬笛声缓缓拉开"市民文化荟"的帷幕,各市民中心剧场精心引进的高 品质话剧、音乐剧、儿童剧引人入胜,高雅艺术与市井烟火在此和谐共舞;"心动力"板块推出唯亭街道 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文荟苑社区趣味运动会、健康养生课堂、国民体质监测等20余项活动,还将举 办"心艺杯"3V3篮球争霸赛、全民健身日等活动,在全民运动的热潮中激活城市健康生态;"心阅城"绘 本阅读、非遗体验等30余场沉浸 ...
“新空间”让文化服务实现“多元共生”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08:47
评 新 而 论 建设公共文化新空间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大多"小i 美",运营方式也更为灵活, 容易以资源整合的方式嵌入各3 生活场景,从而延伸公共文化服 务的触角。 城市书房等新空间延续城市文脉,智慧图书馆让千年文明触手可及……如今,越来越多内容形式丰富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大众提供着多元、便捷的 文化服务。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化有约,以优质的文化服务供给来为城乡生活赋能,有助于提升发展内涵。与传统公 共文化设施相比,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大多"小而美",运营方式也更为灵活,更容易以资源整合的方式嵌入街头巷尾、人文建筑、城市公园等各类生活场景, 从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盘活提升存量空间",鼓励依法利用腾退空间、闲置 用房等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更美更活更火,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高效规范的管理和运营必不可少。 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做足品牌定位等工作。同时,可以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合作运营、品牌联名等方 式,吸引企业和社会 ...
消费时评丨文化新空间激活“消费+审美”双引擎
消费日报网· 2025-08-07 03:16
来自新华社的消息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共文化新空间超4万个。公共文化新空 间的蓬勃发展,正为中国城乡居民构建起一幅更加生动、更加温情的文化生活新图景。 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新空间也正成为激发新型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在价格合理甚至免费的基础上,结 合优惠付费项目与商业配套服务,不仅丰富了消费内容,也拓展了消费人群。文旅融合背景下,部分城 市更将新空间打造为"文化IP打卡地",以独特气质吸引青年与游客群体,从而实现"文化惠民"与"文化 经济"的双赢。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再到"用得起、愿意来、愿意待",公共文化新空间的跃迁,正是社会文明进步 与文化治理现代化的缩影。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这些身边的"文化客厅",既承载着人 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也昭示着公共文化建设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 这些新空间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敏锐地捕捉了当代居民对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既追求内容的精神 性、启发性,也看重环境的体验感与便利性。"高颜值"成为新空间的标配,设计感和人文美学的融入, 不仅提升了文化场所的吸引力,也悄然影响着公众的审美素养。而开放式布局、弹性化功能、"文化 +商业"的创新运营 ...
图书馆“超长待机”,激活了什么(四海听音)
人民日报· 2025-07-30 22:09
夜幕落下,图书馆依然灯火通明。阅览区的长桌座无虚席、书页的翻动声沙沙作响……暑期,多地公共 图书馆开启"超长待机"模式,将开馆时间提前、闭馆时间延后,为城市撑起一片"精神绿荫"。 让群众走进图书馆,靠的是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安徽合肥市 中心图书馆通过升级空调系统,实现分区温控,读者可以在强冷、中冷、弱冷三个区域自主选择体感舒 适的阅览环境;山东济南市图书馆在暑期每日定时、定量提供菊花茶,供读者免费饮用。读者在图书馆 里,既能消暑纳凉,也能在浓浓书香中获得文化浸润。 让读者爱上图书馆,需要文化服务链条不断延伸。不少公共图书馆拓展教育、科普、公益等属性,向综 合性公共文化空间转型。北京市大兴区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等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主题讲座,组织 少儿暑期阅读打卡等服务,满足各年龄段读者的需求。 让书香飘出图书馆,有待城市文化空间持续更新。今年全国两会,"全民阅读"连续第十二年被写入《政 府工作报告》。不论人们阅读载体、方式如何变化,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城市文化空间,应不断更新服务 场景,彰显公共担当。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直通车"为基层学校送去经典图书、文化特派员为乡 ...
山西省财政厅下达多项补助资金 聚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发展网· 2025-06-23 08:53
下达202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央补助资金6248万元,支持全省156个体育部门所属公共体育场馆 免费或低收费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推动场馆延长开放时间、丰富服务项目,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均等化,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在普惠文化服务方面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郭建军报道 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推 动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增强社会凝聚力、赓续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赋能乡村振兴与高质 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近期,省财政厅下达多项补助资金,精准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支持公共文体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切实保 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助推全民健身方面 下达202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0773.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923万元,省级资金2850.3万 元,支持全省126个公共图书馆、41个美术馆、128个文化馆、1085个乡镇文化站、214个城市社区(街 道)文化中心免费开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 同时,下达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