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探秘低空经济 解锁市场“新蓝海”
新华网· 2025-08-12 06:12
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作为市场新蓝海正在快速崛起 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物流配送 智慧农业和城际通行等[1][2] - 广汽飞行汽车GOVE完成城市复杂低空环境飞行验证 飞行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享60%核心零部件及研发生产资源[2] - 国有企业凭借政策支持 资源充足和公信力高等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4][5] - 中国低空经济规模2023年达5059.5亿元 增速33.8% 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元[6] - 投资重点关注三大方向:飞行器制造 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元化应用场景[7][8]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广汽飞行汽车GOVE在广州CBD完成首次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飞行验证[2] - 飞行汽车约60%核心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相同 可共享"三电"系统红利并分摊研发成本[2] - 飞行汽车在研发领域共享自动驾驶软件成果 在生产领域依托汽车产业链实现规模化生产[2] - 广州凭借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基础及丰富应用场景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丰沃土壤[2] 国有企业竞争优势 - 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和项目资助等扶持措施[5] - 财力物力人力充足 研发投入和科研人才存在优势[5] - 市场影响力和覆盖面广 在政府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先发优势[5] - 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高 在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领域更易获得信任[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 同比增长33.8%[6] - 乐观预计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元[6] 重点投资方向 - 飞行器制造涉及机械设备 电力设备和汽车等行业 制造业业绩有望率先释放[7] - 政策提出2025年实现eVTOL试点运行 2035年实现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商业化应用[8] - 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起降点和空管设施 涉及卫星 导航和计算机等行业[8] - 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在低空空域管理中起核心作用 基础设施完善是航空产业发展重要条件[8] - 应用场景涵盖农林牧渔飞行作业 医疗救护航空物流和消费性航空活动如空中游览等[8]
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深圳发布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6年底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7-31 18:48
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核心观点 - 深圳市计划构建"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智能先进、跨域融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1] - 到2026年底,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目标突破1300亿元 [1] - 将建成全球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实现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 [2] -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 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建设 - 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1个大科学装置、5个运行试验区、4个测试场) [1] - 围绕无人机关键系统和关键环节,培育一批全球领军的低空研发制造企业 [1] 高端智造中心建设 - 计划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 [1] - 实现低空飞行器产业链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供应的自主可控 [1] 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建设 - 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 [2] - 开通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 [2] - 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 [2] - "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全市70%以上人口 [2] - 三甲医院、血液中心覆盖率超过50% [2] - 城市治理起降场3公里半径实现全市公园、河道等巡检全覆盖 [2] 基础设施具体规划 - 2026年底前投入使用龙华樟坑径直升机场,完成南头直升机场搬迁 [2] - 规划建设深汕通用机场,力争2026年底前稳定场址 [2] - 新建174个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点),总数达283个 [3] - 新建159个物流运输起降点,总数达205个 [3] - 新建社区配送起降点339个,总数达413个 [3] - 新建医疗物资运输起降点112个,总数达148个 [3] - 新建商圈配送起降点227个,总数达265个 [3] - 新建城市治理无人机起降点340个以上,总数达360个 [3] 示范中心建设 - 2026年底前建成深圳低空运营总部基地和龙华樟坑径全场景示范中心 [3] - 完成盐田区通航保障基地一期扩展工程 [3] - 在蛇口邮轮母港、深业上城等地新建低空应用示范点 [3] 技术研发支持 - 2025年底前推动三维多物理场耦合风洞设施先导装置建成投用 [4] - 打造低空空域专用复杂流场模拟装置、低空飞行器智能训练平台等 [4] - 为eVTOL等产品适航认定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4]
鼓励自有用地建低空起降设施
广州日报· 2025-05-07 20:25
政策优化措施 -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出第七批共27条惠企利民措施,聚焦创新发展与深化改革,累计已出台146条措施 [1] - 新措施鼓励利用自有用地建设非营利性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简化审批流程,无需单独申请规划条件且不计入原容积率 [1] - 符合《广州市城乡规划程序规定》免于规划许可情形的低空基础设施项目可免于规划许可 [1] 低空经济支持 - 新措施最大程度简化自有用地建设起降设施的自然资源审批手续,盘活存量用地 [1] - 行业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建设方案可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1] 产权登记改革 - 允许建设项目分期办理产权证,经区政府同意后可按规划条件核实范围分期办理房屋首次登记 [2] - 后续新建房屋采用"房屋首次登记+变更登记"方式办理,确保项目最终只核发一本证 [2] - 改革后企业可实现"滚动确权",已建成房屋可先行办证用于融资抵押,提高资金利用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