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书画
icon
搜索文档
女儿称87岁范曾失联,他是备受争议的国学大师
第一财经· 2025-08-16 16:50
艺术家范曾失联事件 - 87岁画家范曾于8月16日被女儿范晓蕙爆出失联消息 随即登上微博热搜 [1] - 范晓蕙称父亲被新婚妻子徐萌带离住所后失联 住所被贴封条 库房珍品被搬走 部分老员工被辞退 [1] - 徐萌曾威胁员工不得外泄消息 范曾早年库存的大量书画作品 古玩收藏被打包装箱分批运走 [1] 婚姻与家庭关系 - 范曾与相差50岁的徐萌于2023年4月10日结婚 这是其第四段婚姻 [1] - 婚后徐萌接管了范曾工作室 外界质疑这段婚姻的真实性 [3] - 范曾曾公开表示徐萌的关爱使其从脑梗中康复 两人共同出席艺术活动表现恩爱 [4] 艺术成就与市场价值 - 范曾被誉为"中国最贵在世画家" 其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高价 [9] - 1998年《丽人行》拍出1200万港元 2011年《八仙图镜心》以6900万元成交 [9] - 2019年其作品总成交额达1.583亿元人民币 位列胡润中国艺术榜第5位 [9] 艺术创作争议 - 范曾被质疑存在"流水线"作画行为 艺术评论引发名誉权诉讼 [11] - 有评论称其"才能平平""虚伪" 但法院最终判决范曾胜诉 [11] - 日本为其建立"范曾美术馆" 成为继毕加索后第二位享此殊荣的外国画家 [8] 慈善事业 - 范曾曾为汶川 玉树地震各捐1000万元人民币 [12] - 1980-2009年间捐赠书画价值达5.3亿元人民币 [12] - 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 [12] 艺术市场现状 - 范曾持股公司"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仍在直播销售其作品 [6] - 直播间回应失联为"谣言" 作品价格多在数千至数万元区间 [6] - 范曾作品在二级市场保持较高流动性 形成稳定收藏群体 [9]
菏泽|跨越山海探发展 共赏菏泽新魅力
大众日报· 2025-06-25 00:36
牡丹产业链发展 - 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以牡丹为原料开发的高档美妆、食品、护肤品等多样化产品,形成庞大产业链 [2] - 现代化生产线将牡丹籽转化为高品质产品,体现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发展模式 [2] - 牡丹产业链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并带动就业,成为国际学员关注焦点 [2] 非遗文化与文创产业 - 国之韵陶瓷艺术非遗工坊展示牡丹文化的新派陶瓷制作工艺 [2] - 熊猫工厂融合非遗裘皮技艺与文创产业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妇女灵活就业 [2] - 巨野县书画院的工笔牡丹画作由农家妇女创作,体现文化产业赋能妇女就业 [3][4] 传统与现代商业融合 - 曹县有爱云仓直播基地通过"汉服+直播"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商结合,创造商业价值 [4] - 直播带货中女性扮演重要角色,既是文化传播者又是家庭经济支撑者 [4] - 郓城县水浒好汉城与博物馆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的结合 [3] 妇女能力建设与就业 - 菏泽通过文化产业为妇女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如巨野农民画师群体 [4] - 非遗工坊、文创基地等场所带动妇女灵活就业,成为国际学员学习案例 [2][4] - 直播基地展现新时代女性在商业领域的创新力量 [4]
家门口吃上“文化饭”
经济日报· 2025-06-16 02:22
巨野工笔牡丹画是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以菏泽牡丹为核心题材,在传承传统 工笔技法的同时,融入现代工艺,将牡丹的雍容华贵展现得淋漓尽致。山东省工笔牡丹画非遗代表性传 承人徐凤秋自幼热爱书画,于2003年创办了鲁西书画院。去年,徐凤秋多了一个新角色——山东菏泽职 业学院客座教授。她千方百计让村民了解、认识工笔画,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项文化产业中来。同时, 她还派驻画师团队进行帮扶培训,让农村妇女、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文化饭"。 勾线、分染、罩染……走进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章缝镇高庄村村民李兰芝的画室,几名农民女画师 正加紧赶制刚接的一批订单产品。今年44岁的李兰芝,18岁开始学习工笔牡丹画绘画技艺,结婚之后在 家中开辟了两间画室,培训了20多名本村和邻村家庭妇女,让她们通过绘画增收。 为解决留守妇女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巨野县创建工笔牡丹画公益培训品牌"陪伴花开",累计举办 农民女画师公益培训班1000余期,现拥有专业农民女画师1万余人。 目前,巨野县拥有1个县级农民绘画培训基地,8个绘画专业镇,50个绘画专业村,65家基层画院, 160余家书画培训机构。年培训职业画师3000余人次,构建起了完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