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搜索文档
国家自然博物馆首个馆外文创店试运行,就在天桥地铁站
新京报· 2025-08-15 02:26
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开设首个馆外文创店 试运行期间为8月15日[1] - 文创店选址天桥站因其紧邻天坛公园西门和市民广场 地理位置与博物馆科学传播目标高度契合[2] - 通过地铁站点构建"通勤+文化+科普"新型消费场景 实现教育功能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融合[2] 产品与服务特色 - 店内销售冰箱贴 毛绒玩具 水杯 摆件等特色文创产品 包括小鱼明信片 海龟徽章和鲸鱼包挂等[1] - 推出"城市脉动 自然回响"系列活动 时间从8月15日至10月15日[1] - 购买任意商品并分享社交媒体的顾客可获赠精美文件夹和专属盖章机会[1] - 购票观看《海洋深深》科普影片的观众可获得地铁文创店88折消费券[1] 运营信息 - 商店位于地铁8号线天桥站B口通道内乘客服务中心旁[3] - 每日营业时间为10:00至19:00[3]
暑期“看展热”撬动消费新链条
齐鲁晚报· 2025-08-14 21:28
行业趋势 - 暑期"看展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 美术馆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 各大场馆通过精品大展和特色主题展吸引家庭观众 [2] - 亲子看展渐成趋势 山东博物馆40天接待观众66.67万人次 贵州省博物馆暑期日均接待量上万人次 亲子家庭与学生群体占比超七成 [3] -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亲子主导 深度体验 结构性升级"三大特征 亲子客群占比预计超六成 成为暑期消费主力军 [4] 消费模式 - 亲子看展消费链条延伸 典型消费包括门票 VR体验 人工讲解 餐饮和文创产品 单日消费可达千元以上 [4] - 上海博物馆埃及展期间推出1200余款文创产品 销售总量265万件 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品营收超4亿 [5] - 浦东美术馆奥赛大展文创产品营收超千万元 "卷毛梵高毛绒挂坠"和"调色盘冰箱贴"屡屡断货 [5] - 博物馆 美术馆周边餐厅"亲子套餐"搜索量环比大增 餐饮业态显著受益 [5] 产品创新 - 展馆推出多元化体验 包括VR大空间数字文化展厅 元宇宙展厅 众神NPC巡游 "考古相机"等创新形式 [3][5] - 沉浸式探索体验受追捧 浦东美术馆以虚实互动形式提供层次丰富的观展体验 [5] - 博物馆开发系统化 进阶式活动 满足家长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 [6] 市场价值 - 亲子看展从"游山玩水"转向"文化充电" 家长愿意为特展和专业讲解支付溢价 [6] - 家长形成"文化预算"概念 愿意每年预留支出用于看展等文化活动 [6] - 展馆价值坐标转变 从展示"稀世珍宝"转向关注青少年教育价值 [6]
逛展一天能花一千多元,“看展热”撬动消费新链条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13:36
行业趋势 - 暑期亲子看展热潮持续升温 博物馆和美术馆成为家庭打卡新地标[1] - 亲子看展渐成趋势 山东博物馆40天接待观众66.67万人次 贵州省博物馆暑期日均接待量上万人次[2] - 亲子客群成为暑期消费主力军 预计占比超六成[3] 消费结构 - 单日亲子看展消费超千元 包含584元通票 300元讲解 176元餐饮和206元文创产品[3] - 消费链条显著延伸 从单纯观展扩展到讲解 互动体验和周边消费[3] - 上海博物馆埃及展期间开发1200余款文创产品 总销量近265万件 衍生品营收超4亿元[4] 产品创新 - 展馆推出融合VR 元宇宙和NPC巡游的沉浸式文化套餐[4] - 浦东美术馆奥赛展文创营收超千万元 明星产品屡屡断货[4] - 博物馆周边餐厅亲子套餐搜索量环比大增 主题限定餐饮受家庭欢迎[4] 需求特征 - 80后90后家长高度重视精神教育和审美培养 推动文化消费升级[4] - 家长愿意为专业讲解支付溢价 并预留年度文化预算[5] - 需求从游山玩水转向系统化文化充电 要求展馆提供进阶式活动[5] 经济价值 - 看展成为高性价比教育投资 单次门票成本仅几十至数百元[5] - 形成涵盖门票 文创 餐饮的完整产业链[1] - 重塑文旅产业逻辑 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价值投资[5]
这个县级小馆里,藏着“天下金银第一窖”|博物馆巡游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02:37
博物馆概况 - 彭州博物馆建筑融合园林风格与川西传统民居特色 形成馆园一体独特风貌[1] - 展厅总面积600平方米 为县级博物馆中规模较小者[1] - 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达139件套 居县级博物馆之首[1] 金银器窖藏 - 拥有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规模金银器窖藏 被誉为天下金银第一窖[1] - 宋代金银器代表宋式美学巅峰 包括菊花金碗与瓜形金盏等精品[1][2] - 菊花金碗錾刻缠枝菊花纹 枝叶舒卷花朵饱满[2] - 瓜形金盏作瓜棱造型 饱满圆润生机盎然[2] 历史地位 - 彭州依托湔江-沱江-长江航道优势 宋代成为蜀中商贸重镇[2] - 既是天府之国粮仓 又是古蜀文明重要腹地与南北文化交融节点[3] 馆藏文物 - 西周时期文物包括牛首耳大铜罍[4] - 战国时期文物包含铜剑 银斑纹铜戈 虎纹铜戈[4] - 汉代文物有三骑吏画像砖 宴饮画像砖 持箕俑[4] - 宋代金银器涵盖银熏炉 如意云头纹银梅瓶 象钮莲盖溜肩银执壶[4][5] - 宋代茶酒器具有圆口双耳银温碗 树叶形银茶托 花形银盏[4] - 宋代器皿包括荷叶龟纹银杯 六曲葵口银盘 花口银盘 葵形银盏[4][5] - 宋代特殊器型有龙纹夹层银杯 盒式银熏炉[5] - 宋代铜器含铜琮 铜甗 三足铜炉[5] - 宋代瓷器有磁峰窑白釉刻花瓷钵 乳丁缠枝纹瓷钵 青白釉瓷盒[5] - 明代文物包含青花花卉纹瓷盘 陶盖罐 桃纹扁执壶 陶三足鼎式炉 陶笔山[5] - 清代瓷器涵盖青花天球瓷瓶 青花龙纹直腹瓷罐 青花凤鸟纹瓷碗[5] - 清代粉彩器包括粉彩花鸟纹直壁瓷罐 粉彩花鸟海棠式瓷盒[5] - 清代银锭为馆藏货币类文物[5]
全省博物馆游客量连年全国第一的背后——多重破壁,“文化仓库”蝶变“活力枢纽”
新华日报· 2025-08-13 23:28
行业改革背景与动因 - 博物馆行业面临共性困境包括开放时间有限 服务供给单一 体制机制僵化 导致预约难 文创同质化 优质资源难以下沉 人才积极性不足等问题[2] - 不改革无法满足人民高品质文化需求 不破局难以释放文博资源巨大潜能[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江苏以此为导向推动文博领域系统性改革[3] 政策创新与顶层设计 - 江苏省委省政府去年8月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直指核心梗阻 突破多重墙壁[3][4] - 改革措施包括破时间墙鼓励延时开放 破内容墙支持收费特展 破资源墙推动展览下沉 破机制墙明确IP授权开发 破激励墙建立反哺机制[4][5] - 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跟进出台改革政策 带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热潮[5] 开放时间优化成效 - 全省91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 其中34家打破周一闭馆国际惯例[4] - 南京博物院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最迟延时至21:00 有效缓解预约难问题[4] - 苏州博物馆对延时服务人员按每人215元/天标准奖励 各地延时加班费由市财政保障[5] 内容创新与特展成果 - 常州博物馆举办收费特展 上半年参观人数同比增长78.09% 门票加文创收入破1000万元 同比增长398%[4] - 徐州博物馆深度挖掘汉文化IP资源 2024年文创销售总额2369.87万元 同比增长557% 线上数字文创和IP授权收入节节攀升[5] - 徐州博物馆抱一文创小店虽仅20平方米 但年吸金能力达600万元[1][2] 资源下沉与基层覆盖 - 数见苏韵环省行活动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 184天巡展接待观众209.71万人次 文创销售1166.52万元[4] - 各地博物馆刷新单日接待量纪录 连云港博物馆日参观人次最高达4.2万 创全省纪录[4] - 优质展览以数字展加珍贵文物加文创艺术结合形式下沉基层 促进文化惠民均衡化[4] 经济效益与消费拉动 - 2024年全省362家博物馆接待游客13901.64万人次 同比增长16.76% 连续多年全国第一[5] - 文创销售4.92亿元 同比增长16.60% 全国第三[5] - 今年上半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7129.39万人次 五一和端午期间观众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31.54%和26.3%[5] - 排名前十的延时开放博物馆带动周边夜间文旅消费增长14.6%[6] - 博物馆推出苏超文创产品 设置球迷预约通道 形成白天看展晚上看球模式 带动文旅综合消费增长[6] 体制机制突破 - 引入社会力量开发运营 破除闭门造车传统模式[5] - 建立收支两条线反哺机制 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问题 调动人员积极性[5] - 改革实现从静态展馆向动态经济节点转变 形成文化赋能发展良性循环[6]
多重破壁,“文化仓库”蝶变“活力枢纽”
新华日报· 2025-08-13 22:54
博物馆文创产业改革 - 徐州博物馆"抱一文创"小店20平方米空间年收入达600万元,展示文创产品如"瑞龙呈祥"手链受到游客热捧 [1][2] - 江苏省博物馆文创销售总额2024年达4.92亿元,同比增长16.60%,位居全国第三 [5] - 常州博物馆通过收费特展实现"门票+文创"收入破1000万元,同比增长398% [4] 政策推动与机制创新 - 江苏省出台《两高政策》,系统解决博物馆"预约难""文创同质化"等问题,推动362家备案博物馆2024年接待游客1.39亿人次,同比增长16.76% [3][5] - 改革突破"时间墙",91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34家打破周一闭馆惯例,南京博物院最迟延时至21:00 [4] - 建立"收支两条线"反哺机制,苏州博物馆对延时服务人员奖励215元/天,市财政保障编外人员加班费 [5] 数字化转型与IP开发 - 徐州博物馆深度开发汉文化IP,2024年文创销售总额2369.87万元,同比增长557%,线上数字文创和IP授权收入显著增长 [5] -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活动采用"数字展+文物+文创"形式,覆盖13个设区市,184天接待观众209.71万人次,文创销售1166.52万元 [4]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延时开放博物馆带动周边夜间文旅消费增长14.6%,热门博物馆设置"苏超"球迷通道促进"白天看展、晚上看球"消费模式 [6][7] - 连云港博物馆创下单日4.2万人次的全省接待纪录,淮安市博物馆等34家机构打破国际闭馆惯例 [4][5] - 全省博物馆2024年上半年接待观众7129.39万人次,"五一"和端午期间同比分别增长31.54%和26.3% [5]
需与特朗普观念一致,要求移除“分裂性言论”,美政府对8家博物馆“内容审查”
环球时报· 2025-08-13 22:39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扬】美国白宫12日向全球最大博物馆综合体、史密森学会致信,要求对其下属 博物馆进行全面审查。 审查主要聚焦博物馆展览内容、教育资料及对外传播材料,将"评估展出内容主题、历史叙事框架以及 与美国理想的契合度"。白宫要求,相关内容需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观念保持一致,强调"美国例外 论",并移除"具有分裂性或党派倾向的言论",以配合2026年美国建国250周年纪念活动,恢复民众 对"美国文化机构的信心"。史密森学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综合体,包括21座博物馆和国家动物园。 其官网的数据表明,2024年有近1700万人参观了史密森学会旗下的展览。 据美联社报道,审查行动将首先针对史密森学会下属的8家知名国家级博物馆展开,其中包括国家历史 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非洲裔美国人历史与文化国家博物馆(如图)及美国艺术博物馆。其他 博物馆也将在后续阶段纳入审查计划。 美国"政治新闻网"披露,白宫在致史密森学会秘书长朗尼·邦奇三世的信中明确要求,该机构需要在30 天内提交当前展览的所有文本资料、宣传材料、教育内容以及展览草案,接受审查评估。白宫称,这项 指令基于特朗普2025年3月签署的行政命令《恢复 ...
“文旅+非遗+剧本+美食”跨界融合激活品牌魅力 多元体验场景圈粉“留下人”
央视网· 2025-08-12 09:47
福建厦门:剧本游互动多 博物馆暑期迎来参观潮 西递景区还通过全息舞蹈秀、数字秋千水帘等互动体验新场景,进一步丰富夜游业态。2025年暑期以来,景区还打造了沉浸式夜游体验路线。 央视网消息:2025年暑期,安徽黟县西递景区正式推出升级版"西递夜游",游客不仅可以在白天观赏徽派建筑,还可以在夜间体验当地传统文 化。 夜幕降临后,古村就化身成了一座光影交织的非遗舞台。在西递景区的牌楼广场上,一场非遗板凳龙体验活动拉开了帷幕。游客们手持特制灯 箱,随着激昂的锣鼓声舞动,仿佛一条巨龙在夜空中腾跃。 在厦门市博物馆,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打破了原来固有的参观模式,将闽台民俗陈列馆变为可看、可玩、可感的 动态剧场。 项目通过4幕沉浸式场景,串联起茶俗、婚嫁、侨批、节庆等闽南共有的文化记忆。观众既是观演者,也是剧情推动者,可参与20余处互动, 深度融入场景。而周末,观众有机会看到更多的戏曲演出。 厦门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尤丽雪介绍,"周末戏相逢"非遗戏曲演出,不仅可以欣赏到经典折子戏,还增设了戏服体验、演员角色合影等一些互 动环节,从而打造室内室外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闭环。 7月至今,厦门市博物馆的参观人数累 ...
闽南“剧本游”游进博物馆 暑期已有超10万人次来这里打卡
央视网· 2025-08-12 08:27
博物馆创新展览模式 - 厦门市博物馆推出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 打破传统参观模式 将民俗陈列馆转变为动态剧场 [1] - 项目通过四幕沉浸式场景串联茶俗、婚嫁、侨批、节庆等文化记忆 观众可参与20余处互动并推动剧情 [3] - 周末增设非遗戏曲演出 包含经典折子戏、戏服体验及演员合影环节 打造室内外双重沉浸式文化体验 [5] 参观数据与客流表现 - 7月至今厦门市博物馆参观人数累计突破10万人次 [6] 特展内容与文化吸引力 - 华侨博物院推出"华侨华人展"及"陈嘉庚珍藏文物展"特展 成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寻根的重要站点 [8] - 展品生动展现祖辈奋斗历程 吸引泰国第三代华裔游客通过实物了解家族历史 [10] - 陈嘉庚精神相关原物展品受到家庭游客青睐 兼具教育意义与参观趣味性 [12]
上博古埃及展“168小时嘉年华”夜场票售罄 《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新书首发
解放日报· 2025-08-12 01:56
展览活动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168小时嘉年华"夜场票已售罄 [1]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主题新书首发仪式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行 [1] 出版物内容 - 《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记录展览从筹备到呈现的全过程 [1] - 该书以14万字详细展现展览运作逻辑及社会影响 [1] - 内容包含团队访谈解码博物馆运作奥秘 [1] 博物馆表态 - 上海博物馆馆长强调该书体现拉近古埃及文明与观众距离的努力 [1] - 出版物展现博物馆人"心怀热爱、勇于担当、敢闯敢拼"的职业精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