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交通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济南地铁6号线东段开启动车调试,将在今年年底前运营
齐鲁晚报网· 2025-08-21 13:41
项目建设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建设进展迅速 已顺利完成长轨通 电通 冷滑 热滑等一系列关键节点任务 [1] - 当前6号线东段动车调试已进入冲刺阶段 正稳步推进年底前开通运营目标 [1] - 施工过程中创新实施"样板引路+高效协同"管理模式 通过"小时级任务分解+网格化责任落实"机制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3] - 成功应用"盾构井预制板钢弹簧道床施工工艺"并自主研发相关专利工装 显著提高道床施工质量与精度 [3] 项目概况与技术创新 - 6号线是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贯通主城区的东西向骨干线 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济南市轨道交通二期规划关键线路 [3] - 6号线东段为山东大学站至梁王站区段 全长约19.5公里 共设17座车站且全部为地下站 [3] - 面对施工周期紧张 多专业交叉作业复杂 场地受限等多重挑战 项目部统筹谋划科学组织 成功完成隧道清洗 限界检测 冷热滑试验等关键准备工作 [5] 运营筹备与系统测试 - 地铁运营人员已分批进驻6号线东段的10座车站 积极开展设备调试 应急演练和业务培训 [5] - 电客车静态与动态调试 轨行区"地毯式"排查 变电所设备核验以及全自动运行场景测试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5] - 动车调试阶段涉及车辆 信号 通信等各类设备接口的无缝衔接与功能验证 各参建单位正通力协作持续推进系统优化 [5] 社会经济效益 - 6号线东段建成通车将极大缓解济南主城区与东部城区的交通压力 [7] - 有效连接山东大学 中央商务区金融中心 软件园 济南东站等重要区域 显著提升沿线市民出行效率 [7] - 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联系 为济南城市发展和能级提升注入新动力 [7] 后续工作计划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 持续深化标准化施工 [7] - 加快推进6号线东段车站装修 道路恢复和安全评估等后续工作 [7] - 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和运营筹备 稳步朝着年底开通运营目标迈进 [7]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1 01:53
项目进度 - 河北段区间主体结构工程累计完成70% [1] - 河北段车站主体结构工程累计完成80% [1]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全部结束 [1] 工程概况 - 线路全长约81.82公里 [3] - 途经北京朝阳区 通州区 河北三河市 平谷区 [3] - 串联北京商务中心区 城市副中心 三河燕郊 平谷新城 [3] 技术难点与创新 - 16标段全长约30公里(含桥梁工程约8公里) [3] - 采用智能监测及灌注桩监测装置提升施工质量 [3] - 通过旋挖扩底钻具改良减少施工干扰 [3] 战略意义 - 实现廊坊北三县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9分钟通达 [3] - 北三县至北京CBD(东大桥站)最短时间约32分钟 [3] - 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3]
再传捷报!13号线北延段实现“长轨通”
深圳商报· 2025-08-20 23:04
工程进展 - 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段工程实现长轨通 为后续电通 系统联调联试及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1] - 长轨通节点通过无缝焊接钢轨使线路具备跑车调试条件 采用装配式预制轨道板快速精调技术 智慧建造装备 数字化管理及创新应用倒铺法施工工艺等新技术 [1] - 工程自2025年4月16日轨道工程开工 面对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复杂 下料口不足 工作面少等挑战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高质量完成目标 [1] 线路规划 - 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起于上屋北站 止于公明北站 全长约19.25公里 设车站11座 车辆段1座 [1] - 线路预留未来与东莞地铁衔接的条件 [1] - 建成后将与13号线一期贯通运营 成为串联南山 宝安 光明三个行政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干线 [2] 运营效益 - 贯通运营后从光明科学城45分钟即可通达深圳湾口岸 [1] - 有效缓解深圳西部南北向交通压力 大幅缩短通行时间 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2] - 加强光明科学城与南山科技园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快速联系 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2]
轨道铺设完成!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段迎来关键进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15:18
工程建设进展 -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二期北延段工程于8月15日实现"长轨通"节点目标 标志着轨道铺设工作全部完成 [1] - 项目采用装配式预制轨道板快速精调技术 智慧建造装备 数字化管理及创新"倒铺法"施工工艺等新技术 在安全前提下高质量完成目标 [1] - "长轨通"节点使线路具备跑车调试条件 为后续电通 系统联调联试及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1] 线路规划与功能 - 13号线二期北延段工程线路全长19.25公里 设11座车站 起于宝安区上屋站(不含) 止于光明区李松蓢站 [2] - 线路预留与东莞地铁衔接条件 贯通运营后将串联南山 宝安 光明三个行政区 缓解深圳西部南北向交通压力 [2] - 项目将大幅缩短通行时间 加强光明科学城与南山科技园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快速联系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2]
北京3条轨道交通线路有了新进展
36氪· 2025-08-15 02:16
这几天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新消息真挺多。 近日,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了地铁3号线一期东段(东坝北站——高辛庄站)、12号线东坝北站——东坝北街站、市郊铁路铁路东北环线 (光华路至北京朝阳段)的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招标计划,计划在下月正式发布招标公告。 这意味着,这三条线路目前已经处于开工前的各项准备阶段。 1 去年12月,地铁3号线一期的东四十条站——东坝北站开通运营,不过整个3号线一期并不止这一段,还继续向东延伸。 去年9月底,3号线一期(管庄路西口站-曹各庄北站[预留])线路一体化规划方案公示,向东延伸的这一段全长约6.4公里,设5座车站,未来将与R4线、M101 线这两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互联互通。 这次公布招标计划的是东坝北站(不含)至高辛庄站这一段,从目前3号线东端的东坝北站出发,向东至高新庄站,共设4座车站,分别为管庄路西口站、 楼梓庄桥西站、楼梓庄站、高辛庄站,均为新建车站。其中管庄路西口站是R4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 该工程的施工临电招标公告预计在下月5日发布。 2 地铁12号线也是去年年底一起开通运营的,不过12号线去年也是分段运行,开通的是四季青桥站——东坝北站这一段。但根据12号线的规划 ...
多条跨城轨交迎来新进展 深圳都市圈加速融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0:47
深圳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龙坪区间右线盾构隧道贯通 全线累计完成5853环 完成率超85% [1] - 深莞正推动3条跨市地铁项目: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衔接东莞3号线、6号线支线北延衔接东莞1号线 建成后连通深圳与东莞凤岗/松山湖/滨海湾新区 [1] - 深圳城际轨道规划中11条跨市线路加速建设 包括穗莞深/深大城际等 [1] - 深圳机场东站建设中 将汇集深江铁路/广深第二高铁/深大城际及多条地铁线路 [1] 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影响 - 轨道交通建设推动"1小时交通圈"成型 促进深圳都市圈同城化与融合发展 [1][2] - 交通项目推动城市围绕站点半径1000米范围布局 形成疏密相间城市形态 [2] - 轨道延伸重塑产业逻辑: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贯通后 松山湖承接深圳技术外溢 形成"深圳研发+东莞中试"闭环 [2] - 大科学装置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享实验资源 创新链通过轨道高速流转 [2] 跨市交通便利性提升 - 临深片区交通接驳改善使"双城生活"更便捷 东莞惠州临深片区受深圳投资者关注 [2] - 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经济辐射范围通过轨道向周边城市延伸 [2]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全面启动动车调试
大众日报· 2025-08-14 02:44
项目建设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33座车站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全面进入站后工程施工阶段 [2] - 机电设备安装和车站装饰装修施工全面铺开 同时推进撤除围挡及道路绿化恢复工作 [2] - 项目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持续加快进度 朝着年底开通运营目标稳步推进 [2] 技术调试进展 - 全线动车调试全面启动 基础功能基本实现 为全自动运行(FAO)提供坚实保障 [1] - 动车调试涉及车辆 信号 通信等十多个系统深度协同测试 是试运行前最后一道关卡 [1] - 应用停车精度自学习 运行等级自动调整等智能新技术 列车可自主优化运行 [1] 工程管理措施 - 机电系统部牵头组织专项攻关 协调多专业资源应对雨季潮气等不利环境影响 [1] - 组建联调突击队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 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 [1] - 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 对测试数据和调试环节反复校验 严守安全质量底线 [1]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直击上海首条穿越长江轨道交通铺轨:地下动脉托举超大城市发展
新华社· 2025-08-11 11:12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崇明线成为上海首条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线路。克服超长越江区间隧道掘进、江底高水压和复杂地层等一系列挑战,崇 明线于2025年3月13日迎来重大突破,穿越长江区间隧道全部贯通。 地铁建设需经历"洞通""轨通""电通"三大节点。崇明线全长42.3公里,正线铺轨长度约83.9公里,当前工程已进入铺轨阶段,铺轨施工正如火 如荼地阶梯式推进。 在一段约500米长的作业区内,20余名工人各司其职:有的卸运新能源轨道车上的物料,有的操作新能源铺轨机进行预制板铺设,有的运用精 调支架进行板件微调…… 新华社上海8月11日电 题:直击上海首条穿越长江轨道交通铺轨:地下动脉托举超大城市发展 新华社记者有之炘 夏秋之交,在位于地下30余米的越江大盾构浦东转换井内,一辆运送铺轨物料的新能源车以15公里的时速稳稳地行驶在隧道中,数名工人正 在进行预制板铺设。这条正在建设的线路就是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在此之前,上海地铁从未进行过如此长距离的江河穿越。 通常而言,上海轨交的线路以数字命名,这条被官方定名为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的线路有一个更出圈的名字——崇明线。崇明岛是中国第三 大岛,由长江泥沙冲积而成。从船渡到桥隧,再到 ...
杭州地铁四期工程加速进行时
每日商报· 2025-08-06 22:18
杭州地铁四期工程进展 9号线二期工程 - 9号线二期位于杭州市临平区 南起龙安站(不含)北至塘栖站 全线共设7座车站且无换乘站 [1] - 康信路站于7月30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成为该线路第4座主体完工车站 该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 [1] 15号线一期工程 - 景芳站于8月4日通过基坑开挖验收 正式进入主体基坑开挖阶段 [1] - 华家池站(15号线部分)东基坑于7月31日通过开挖验收 为后续大顶管施工奠定基础 [1] 18号线一期工程 - 18号线为南北向轨道快线 全长48千米设19座车站 建成后将与19号线形成十字快线网络 [2] - 驿城路站至黎明站区间右线盾构于7月31日完成始发验收 丰收湖站至永玄路站左线盾构同日通过核查 [2] 10号线三期工程 - 10号线三期在40天内实现"一站四盾"同步掘进 第四台盾构机"仁和四号"于8月5日始发 [2] - 仁和站主体结构已于7月31日全面封顶 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2]
壹探轨道|济南轨道交通千佛山站TOD项目迎来重要建设节点
齐鲁晚报· 2025-08-05 09:23
项目建设坚持"保泉优先",团队创新设计了地下水导流方案,在基坑东南侧施工32口汇水井,将迎水侧的地下水引入内侧管涵,再通过西侧预设的25口排 水井,将水顺利疏导回原始地层。这一精巧设计,既确保了工程进度不受地下水影响,又有效保护了珍贵的城市泉脉,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 共生。 基坑开挖见底,为千佛山站TOD项目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规划,项目将运用"站城一体"开发模式,通过地下与地铁系统高效融合、地 上集成多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区域空间利用效率,为泉城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集约的出行与生活消费体验,为"轨道上的美好生活"蓝图增添浓墨重彩的 一笔。 近日,济南轨道交通千佛山站TOD综合开发项目迎来重要建设节点——项目基坑工程开挖见底。这一关键进展,标志着该项目正式从地下开挖阶段转入 地基工程结构施工阶段,为后续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千佛山站TOD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体量庞大,基坑东西长约298米、南北宽约205米,最深达19米。所处区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从坚硬沉积岩到软弱 变质岩交错,叠加临近地铁4号线千佛山站、经十路主干道及周边居民区的严苛安全要求,都给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