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然气
icon
搜索文档
新奥能源(02688)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4.29亿元 同比减少5.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8:4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额556.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99% [1] - 股东应占溢利24.29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5.6% [1] - 每股基本盈利2.19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65港元 [1] 业务板块发展 - 天然气零售气量达129.53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9% [1] - 泛能业务毛利同比增长2.1% 智家业务毛利增长4.9% [1] - 泛能业务与智家业务合计毛利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至39.6% [1] 客户开发策略 - 工业客户新增开口气量468.2万立方米/日 通过能源替代及节能改造实现 [2] - 商业客户新增开口气量160.4万立方米/日 依托"瓶改管"政策及大数据推荐 [2] - 居民客户开发存量老户17.4万户 安装总量达69.2万户 [2] 资源管理与风险控制 - 有息负债降至187.39亿元人民币 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1] - 已对冲外汇金额6.24亿美元 覆盖贸易风险敞口比例达25.6% [3] - 获取中石化长协资源 基础资源量同比增长13亿立方米 [3]
皖天然气: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6.74亿元,同比下降8.49%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2.60%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0亿元,同比增长25.84% [3] -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同比下降5.00% [3] - 总资产75.1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8% [3] 业务运营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天然气长输管线、销售贸易、城市燃气、综合能源及股权投资五大板块 [4] - 累计建成并运营28条长输管线,覆盖安徽省16个地市及41个县(区) [4] - 报告期内新增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拓展综合能源服务 [4] - 研发费用投入380万元,同比增长32.06%,主要系加强创新研发所致 [7] 战略发展举措 - 完成《天然气产业"十五五"发展思路》报告,明确中长期发展方向 [4] - 推进上游资源地项目合作,加速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4] - 深化国企改革,制定经理层差异化考核指标及"双百企业"对标提升方案 [4] - 取得天然气综合运营管控平台发明专利,实现物联网设备实时数据采集 [9]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6.74亿元,较期初增长30.05% [7] - 交易性金融资产6003万元,同比下降40.06%,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 [7] - 短期借款1.79亿元,同比增长79.23%,主要系新增流动资金贷款 [7] - 长期股权投资16.74亿元,较期初增长1.52% [7] 子公司经营情况 - 销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6亿元,净利润5309万元 [8] - 广德天然气营业收入2.75亿元,净利润1779万元 [8] - 充换电公司亏损1249万元,主要系综合能源业务处于投入期 [8] - 报告期内处置安徽能港清洁能源股权,丧失控制权 [9] 利润分配方案 - 拟以总股本4.90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元(含税) [1]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450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13.25% [1][3] - 若股本变动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调整总额 [1] 行业与竞争优势 -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比预计2030年提升至15%,安徽省消费需求有望超200亿方 [5] - 公司具备管网布局先发优势,构建纵贯南北、连接东西的省级管网体系 [5] - 业务链覆盖上中下游,通过参股沿海接收站获取LNG资源权益 [5] - 拥有28条长输管线运营经验,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制度保障 [6]
皖天然气: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26.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9% [1] - 利润总额为2.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1% [1] - 总资产为75.1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88% [1]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15,521户 [2] - 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1.56% [2] - 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47.75% [2] 分红计划 - 拟以总股本490,193,07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元人民币 [1]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4,509,653.65元人民币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皖天然气,代码603689,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董事会秘书为陶青福,证券事务代表为吴玮 [1] - 办公地址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成都路2528号云谷金融城B01栋17至21层 [1]
皖天然气: 关于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1] - 以总股本490,193,073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0.5元现金股利[1]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4,509,653.65元(含税)[1] 财务数据基准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4,951,506.16元[1] - 以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为分配基数[1] - 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年度用于生产经营和补充流动资金[1] 实施安排 - 分配总额可能因可转债转股或股权激励导致总股本变动而调整[1]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将在后续公告中明确[1] - 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的原则[1] 决策程序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审议通过方案[2] - 方案尚需提交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2] - 未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1]
皖天然气: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董事会决议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和通讯方式召开 应参与表决董事12名 实际参与表决董事12名 会议召开和表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1] 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报告摘要议案 表决结果为同意12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1]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发布的公告2025-061 表决结果为同意12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募集资金管理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具体内容详见公告2025-062 表决结果为同意12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关联交易与风险控制 - 董事会审议通过安徽省能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关联董事吴海 朱文静 陶青福 王肖宁回避表决 非关联董事同意议案 表决结果为同意8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3] - 董事会同意对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充换电有限责任公司按持股比例同比例减资 减少认缴出资额71,400万元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非关联董事同意议案 表决结果为同意8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3] 股权优先购买权 - 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放弃合资公司50%股权优先购买权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告2025-064 表决结果为同意12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3] 股东会安排 - 董事会审议通过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议案 决定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会议 具体事项见公告2025-065 表决结果为同意12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4][5]
皖天然气: 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公司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7日16:00-17: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2] - 会议采用视频直播与网络互动相结合方式 [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9月10日至9月16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ahtrqgs@vip.163.com提交问题 [1][3] 参会人员构成 - 董事长吴海、董事兼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陶青福、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朱亦洪将出席说明会 [2] - 公司明确参会人员可能因特殊情况调整 [2]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28日发布半年度报告 [2] - 说明会将重点针对2025年上半年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交流 [2] - 会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说明会主要内容 [4] 投资者参与方式 - 会议期间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站在线参与互动 [2] - 公司提供联系电话0551-62225677/62225781及邮箱作为咨询渠道 [3] - 公司承诺对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说明会上予以回答 [1][3]
皖天然气: 关于放弃合资公司50%股权优先购买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核心交易事项 - 公司放弃对合资公司中石化皖能天然气有限公司50%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该股权由合资方中国石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1] - 标的股权对应评估价值暂定为75,558.77万元 按50%持股比例计算转让价格不低于37,779.385万元[1] - 本次交易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1]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中石化皖能天然气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由公司和中石化天然气各持股5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标的公司总资产26.06亿元 总负债19.06亿元 净资产7.00亿元 当期营业收入0元 净利润-8.2万元[3] - 对比2024年末数据:总资产25.19亿元 总负债18.18亿元 净资产7.00亿元 营业收入0.28万元 净利润-12.19万元[3] 交易影响分析 - 放弃优先购买权系为引入战略投资者促进合资公司业务发展 公司持股比例维持50%不变[3]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对财务及经营状况无重大影响[4] - 标的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天然气管道建设运营、销售、分布式能源项目投资等能源基础设施领域[2]
新奥能源(02688) - 2025 Q2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7 08:00
业绩总结 - 核心利润达到人民币32.2亿元,国内业务核心利润同比增长0.7%至人民币31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556.73亿元,同比增长2.0%[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24.29亿元,同比下降5.6%[6] - 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5.78亿元[20] - ENN Energy在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达到人民币556.7亿元[82] - ENN Energy的总资产超过人民币1031.5亿元[82] 用户数据 - 零售天然气销售量同比增长1.9%至129.5亿立方米,新增692,000个居民家庭客户[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ENN Energy为3207万户居民家庭和293,141个商业/工业客户提供能源服务[82] - 公司在智能家居业务中,客户数量达到3207万,市场潜力巨大[5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智能家居业务毛利润同比增长4.9%至人民币14.7亿元,智能产品合同价值同比增长81%至人民币5.53亿元[3] - 公司在电力业务中实现了38亿千瓦时的交易电量,绿色电力交易比例为5%[50] - 公司在管道热损失管理项目中,热损失从5.8%降低至4.5%[5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光伏业务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31%至324.5MW[12] - 公司与三大石油公司巩固基础,合同量增加1.3亿立方米[43] - 公司在运营的263个城市燃气项目中,服务人口达到1.45亿[82] 负面信息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24.29亿元,同比下降5.6%[6]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宣布每股中期股息为港币0.65元,与去年同期持平[3] - 公司长期债务为人民币130.68亿元,短期债务为人民币128.75亿元[23] - 净负债比率为24.3%,显示出健康的债务结构和强大的信用评级[25] - ENN Energy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可使客户的整体能源费用降低10%[92] - ENN Energy的项目通常在5年运营后产生正的自由现金流[95] - ENN Energy的资本支出(CAPEX)根据客户数量和能源消费规模分阶段投资[92] - ENN Energy的能源交易业务利用先进的调度系统和物流车队[79] - ENN Energy的独立董事会和独立财务顾问团队正在进行交易流程和相关文件的工作[72]
首华燃气上半年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规模效益双增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07: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8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6.82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8亿元 同比增长588% [1] 资金状况 - 账面货币资金17.9亿元 [1] - 交易性金融资产1.1亿元 [1] - 现金充足支撑天然气产建工作顺利开展 [1] 天然气业务 - 天然气产量4.23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16% [1] - 天然气销量6.39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09% [1] - 天然气代输量4.68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85% [1]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陕天然气“买入”评级,管输业务盈利稳健,引入积极股东
格隆汇APP· 2025-08-27 06: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09亿元 同比下降12.6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5.27亿元 同比增长17.91% [1] - 长输管网业务营业收入32.31亿元 同比增长0.04% [1] - 长输管网业务毛利率22.89% 同比增加0.77个百分点 [1] - 城市燃气业务营业收入16.19亿元 同比下降4.35% [1] - 城市燃气业务毛利率6.72% 同比减少3.21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天然气输送量整体呈增长态势 [1] - 持续开展大工业用户开发工作 [1] - 管输价格调整短期影响利润但长期有利于激发用气需求 [1] - 中长期有望增加运销气量 [1] 战略发展 - 引入积极股东优化企业股权结构 [1] - 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实现业务拓展 [1] -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