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

搜索文档
新一批国家标准发布,涉及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轨道交通
快讯· 2025-06-12 03:03
交通运输方面 - 发布公共汽电车场站划分、空铁旅客联运服务等2项标准,提升公众出行便捷性 [1] - 发布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标准,较上一版推荐性标准要求显著提升,推动行业节能水平提高 [1] - 发布乘用车制动技术要求标准,回应消费者关切 [1] - 发布摩托车燃油箱、灯光、图形符号等强制性标准,提升安全水平并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1] 农业农村方面 - 发布废旧农业机械回收体系建设规范等13项农业机械国家标准,完善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2] - 发布动植物检疫4项国家标准,为种子运输和检疫鉴定提供标准支撑 [2] - 发布肥料、果蔬检验检测、饲料、纤维等6项国家标准,推动相关产业在质量提升、绿色生产、技术创新领域发展 [2] 安全生产方面 - 发布安全色和安全标志、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等7项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生产过程安全管理 [3] - 发布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3项重点消防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升级技术指标,提升消防产品性能和质量 [3] 高新技术方面 - 发布半导体器件、电磁兼容、电子装联技术等30项国家标准,助力产品性能与质量跃升 [4] - 发布轨道交通、遥感卫星等8项国家标准,规范交通管理并保障卫星数据传输效率和质量 [4] - 发布航空电加温玻璃、光刻用掺钛石英玻璃等4项工业玻璃国家标准,推动高附加值玻璃深加工产品应用 [4]
超3万元摩托1小时爆单3千台!江海制造凭什么全球圈粉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7:06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公司新款ADV跨界风格踏板摩托车368G于2024年8月6日上市,售价为每台33,800元,上市1小时内订单突破3000辆,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旗舰车型703F搭载自主研发的三缸发动机,低扭输出达76N·m,比同排量双缸车型高15%,配合21寸辐条轮与米其林轮胎,经测试可在时速200公里下单手稳定骑行 [2] - 703F车型配备PKE智能系统,支持5米内感应解锁、离车自动落锁,并配备电动风挡、雷达预警等配置,采用一体成型坐垫,原厂自带射灯、护杠、边箱支架等实用配置 [3]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2024年总产值达40.7亿元人民币,2025年1-4月销量为34万台,同比增长48%,产值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 [4] - 公司运营模式为“下单即全款”,无论国内或国外订单,客户均需在下单时全额支付款项,订单已排至4个月后 [5] - 2020年以来,公司集团产值累计增长120%,在全国同行业中销售量排名第四,出口排名第三 [4] 国际市场战略与表现 - 公司产品销售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量占比稳定在70%以上 [4] - 在欧洲成熟市场,公司703三缸系列产品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实现月销5000台,售价仅为本田、雅马哈等一线品牌的50% [4] - 在东南亚及拉美市场,公司针对通勤需求推出的150CC车型凭借“百公里油耗2.1升”的经济性与“载物空间提升30%”的实用性,跻身越南、巴西等市场占有率前三的中国品牌 [4] 研发实力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超过1000人的工程师团队,其中211/985院校毕业生占比60%,硕士以上学历近30% [7]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从设计、专项模具开发到关键零部件生产全部实现自主完成,2018年至2024年连续7年获得CF奖,其中2018年获得至尊金奖 [7]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自主研发的一体式成型铝合金双翼梁车架、智能PKE系统等,旨在打破“高价=高品质”的市场认知 [4] 产能扩张与未来发展 - 公司投资高达50亿元的二期工业园于2024年11月11日动工,占地约20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摩托车产能100万辆,产值超100亿元 [8] - 二期工业园将建设全智能化车间,采用无人化黑灯工厂等先进设备与工艺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车辆设计和制造领域 [8] - 公司坚持“唯贤是用”原则,中高层干部均从应届毕业生培养而来,不从同行企业挖人,构建了稳定的人才梯队 [7]
【重磅深度/隆鑫通用】无极品牌加速成长,聚焦主业再度出发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6-10 11:1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摩托车行业领先企业,深耕行业三十年,早期以发动机代工为主,2005年起为宝马代工发动机,2015年拓展至整车代工,2018年推出自主品牌无极,形成"VOGE+LONCIN+BICOSE"三大品牌矩阵 [1] - 2019-2024年公司营收从106亿元增长至168亿元,5年CAGR 9.6%,归母净利润从6.23亿元增长至11.2亿元,5年CAGR 12.4% [1] - 2024年摩托车业务占比76.0%,通机业务占比21.2%,其他业务占比大幅下降 [16] 战略转型与股权重组 - 2021年公司进行重大战略转型,聚焦"摩托车+通机"主业,剥离亏损业务,2024年商誉减值已计提完毕 [2] - 2024年12月股权重整落地,实控人变更为左宗申,宗申集团摩托车业务有望整合进公司,发挥协同效应 [2][51] - 宗申为国内第三大摩托车企,2024年销量154.2万辆,市占率7.7%,与隆鑫强强联合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大摩托车企 [54] 无极品牌发展 - 无极品牌经历三阶段:2018-2021年爆发增长期(销量从0.3万增至5.0万),2022年调整期,2023年起重回增长(2024年销量约18万辆,营收31.5亿元,同比+111%) [66] - 产品矩阵持续完善,2023-2024年推出CU525、DS525X、DS900X等爆款,性能相当进口车但价格仅为50% [3][74] - 渠道布局全球,截至2024年底国内销售网点990个,海外1165个(欧洲近900个) [79] - 营销年轻化,聘请吴磊为代言人,抖音粉丝34万,在自主/海外大排量品牌中位居第四 [82] 行业前景 - 2024年国内大排量摩托车渗透率7%,对标日本成熟市场(16.7%)有2-3倍增长空间,预计2030年内销量达80万辆,24-30年CAGR 12% [93][94] - 海外摩托车市场规模9320亿元,大排量销量344万辆,为国内8-9倍空间,主要市场为东南亚(2264亿元)、南亚(2654亿元)、欧洲(1569亿元) [98][100] - 2019-2024年国内大排量摩托车销量从17.72万增至75.65万,CAGR 33.7%,渗透率从1.2%升至4.6% [91] 产品规划 - 2025年将推出DS800 Rally(自研发动机)、CU625、SR150S等新品,完善产品矩阵 [103][105][108] - 全地形车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收入4.0亿元(同比+74%),产品覆盖200-1000cc排量段 [115] - 电摩品牌茵未BICOSE已推出Real 5T和EF40X,2025年将发布EC04,布局第二增长极 [12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8.8/240.2/264.2亿元,CAGR 15.1%,归母净利润18.7/22.9/25.7亿元 [134][136] - 摩托车业务2025-2027年收入预计166.9/197.2/219.6亿元,CAGR 18%,毛利率18.3%/18.8%/18.8% [134] - 2024年分红率提升至73.3%,在手现金55.8亿元,现金流表现良好(3年累计OCF/归母净利润259%) [128]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0
东吴证券· 2025-06-10 03:24
核心观点 - 并购重组行情有望开启,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产业周期驱动力增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支持并购重组行情 [1][14] - 预计 6 月份实体经济流动性或继续回升,5 月社融增速或继续抬升 [2][18] - 本周中美高层通话与超预期非农就业提振市场情绪,美股大涨,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美国劳动力市场并非那般强劲 [3][4] - 各类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中,证券公司所发行的科创债配置价值或更可观 [5] -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在 1.6%-1.7%的箱体中震荡,若央行重启买入国债,短端利率下行的确定性更高 [6] - 建议关注核心科技题材转债和业务不确定小、可支配现金充裕、对股权投资和收并购表态积极的中低价标的 [8] - 预计锅圈、精锻科技、隆鑫通用、奥海科技、中恒电气、比亚迪等公司未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0][11][12][13] 宏观策略 并购重组助力科技企业估值提升 -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监管机构推出举措优化并购重组环境 [14] - 2025 年不到半年并购重组完成项目数量超 2024 年全年,后续项目释放将进入活跃期 [14] - 央国企主导整合浪潮,新兴产业成并购焦点 [14] - 当下宏观环境与 2013 - 2015 年相似,经济转型诉求强,并购重组可提升产能利用率,创造新需求 [14] - 今年中国资产重估受益于科技突破,并购重组有望聚焦新兴科技领域 [14] - 自 2024 年新“国九条”发布,政策引导上市公司提前布局,为并购重组行情发展打下基础 [14] 融资需求与社融增速 - 周度 ECI 指数显示 6 月初经济运行平稳,供给端季节性回落,需求端有结构性分化 [17] - 预计 5 月融资需求环比回暖,社融增量和增速继续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 7000 - 8000 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 2.2 - 2.5 万亿,4 月社融增速或环比回升至 8.8% [17][18] - 6 月在贷款季节性新增和政府债券融资支持下,实体经济流动性或继续回升 [2][18] 海外市场情况 - 本周中美高层通话与超预期非农就业提振市场情绪,美股大涨,美债利率大幅上行,10 年期美债利率升 10.52bps 至 4.506% [3] - 美国 ISM 调查数据走弱与贸易逆差收窄,或表明“抢进口”行为结束 [3][19] - 5 月非农就业数据略超预期,降息预期降温,但劳动力市场并非强劲 [3][4] 固收金工 科创债新政策 - 2025 年 5 月相关政策发布,引导资金向早期、中小企业、长期项目和硬科技领域倾斜 [22] - 政策要点包括扩大发行主体范围、优化债券条款设计、优化发行流程、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考核体系 [22] - 与过往政策相比,科创债从单一融资工具变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融资平台,募集资金用途更灵活 [22] - 券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机构、股权投资和创投机构等将受益 [22] - 5 月金融机构科创债发行放量,发行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票面利率低,平均约为 1.81% [23] - 证券公司发行的科创债配置价值或更可观 [22][23][24] 债券市场分析 - 本周 10 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债券市场微幅震荡,需关注关税政策和央行重启买入国债的可能性 [6][24] - 预计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1.6% - 1.7%箱体震荡,若央行重启买入国债,短端利率下行确定性更高 [6][24] - 本周美债收益率曲线全线反弹,预计美债收益率仍在高位震荡 [24][25][27] 转债与债券数据跟踪 - 建议关注核心科技题材转债和中低价标的 [8] - 本周新发行绿色债券 10 只,规模约 95.70 亿元,成交额 531 亿元 [8][28] - 本周新发行二级资本债 2 只,规模 60.00 亿元,成交量约 1213 亿元 [9][30] 行业 锅圈 - 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提供商,市场规模大,竞争格局分散,公司份额居首 [31] - 门店规模巩固供应链壁垒,上游整合,下游深挖场景 [32] - 单店营收修复确定性强,中期拓店万家乐观 [3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72.8/83.4/94.4 亿元,归母净利 3.3/4.0/4.9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0][32] 精锻科技 - 精密齿轮行业龙头,形成多业务驱动发展格局 [11][33] - 差速器总成业务市场空间广阔,营收有望持续高增速 [33] - 铝合金锻件加码电动化转型 [33][34] - 入局机器人减速器赛道,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关节供应商 [11][34]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23.06/26.52/31.19 亿元,归母净利润 2.41/2.90/3.59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1][34] 隆鑫通用 - 摩托车行业领跑者,形成三大品牌矩阵 [34] - 战略聚焦主业,股权重组落地,有望发挥协同效应 [34] - 无极品牌多方面能力改善,大排量摩托车空间广阔,品牌势能向上 [34][35]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 208.8/240.2/264.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8.7/22.9/25.7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2][35] 奥海科技 - 全球手机充电龙头,布局三大高成长领域 [35] - 手机充电器全球第一,产品和业务结构持续升级 [35] - 新能源电控和服务器电源贡献新增长 [3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84.58/103.54/126.05 亿元,归母净利润 6.32/7.94/9.90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2][35] 中恒电气 - 高频开关转型数字能源,HVDC 直流供配电领军者 [36] - HVDC 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外积极布局 [37] - 公司竞争优势凸显,伴随渗透率提升业绩有望超预期 [3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1.81/2.40/3.06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2][37] 比亚迪 - 5 月销量 38 万辆,同增 15%,出口持续强劲,预计全年销量 550 万辆,同增 25 - 30%,出口翻倍至 80 万辆+ [38] - 插混份额略降至 46%,方程豹交付突破 10 万辆 [38] - 5 月电池装机同增 101%,闪充刀片通过新国标检测 [3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 550/683/823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3][38][39]
“跟随”→“引领”,占据半壁江山!解锁摩托车产业蜕变“密码”
央视网· 2025-06-09 02:55
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重庆摩托车出口额达6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7.4% [1] - 2025年第一季度重庆摩托车出口量达149.7万辆 增长53.1% [10] - 2024年全国摩托车整车出口1449.89万辆 其中重庆出口502.7万辆 占全国出口量34.7% [3] 企业竞争力提升 - 隆鑫通用2025年第一季度摩托车出口量近40万辆 位居全国榜首 [7] - 隆鑫通用一季度创造46亿元产值 无极系列产品带动收益大幅增长 [7] - 重庆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企业中 重庆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3] 产业转型升级 - 重庆大多数企业摩托车平均出口单价约4000元人民币 [5] - 高端摩托车产业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产值254.38亿元 同比增长34.4% [10] - 从低端通路车占比90%转向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8] 技术创新突破 - 隆鑫与国际品牌合作20年 从供给高端发动机零部件发展到共同研发整车输出 [8] - 荣爵公司开发全铝合金加碳纤维车架设计 全尺寸越野车最高飞行高度达5米以上 [15] - 新材料技术使车架重量从20多公斤减至5公斤左右 [17] 产业集群发展 - 重庆市已形成年产量超1400万辆整车和2000万台发动机的综合生产能力 [21] - 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目标达到80% [18] - 打造半径50公里的摩托车供应链圈 聚集近1800家商户 [20] 国际市场拓展 - 企业完成向南美、非洲及东南亚合作伙伴的技术输出 [23] - 荣爵公司产品覆盖菲律宾、智利、巴拉圭及中亚地区 出货量大幅上升 [13] - 国外客商直接到生产现场等发货已成为常态 [1][13] 政策与发展规划 - 重庆制定《摩托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5年计划 [18] - 目标到2027年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 年产量突破800万辆 [18] -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18]
隆鑫通用:无极品牌加速成长,聚焦主业再度出发-20250609
东吴证券· 2025-06-09 01: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隆鑫通用是深耕摩托车行业三十年的领先企业,形成“VOGE+LONCIN+BICOSE”三大品牌矩阵,2019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 [7] - 2021年公司战略转型聚焦“摩托车+通机”主业,2024年股权重整落地实控人变更为左宗申,有望发挥协同效应 [7] - 无极品牌经历爆发 - 调整 - 增长三阶段,产品、渠道、营销能力改善,新品周期向上 [7] - 大排量摩托车行业空间广阔,无极品牌产品矩阵完善,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发展历史:1993年成立从发动机代工起步,1998年拓展整车制造,2005年与宝马合作,2018年推出无极品牌,2022年发布茵未品牌,形成三大品牌矩阵并开拓海外市场 [13][14][15] - 财务分析:营收长期稳步增长,2021 - 2024年从130.58亿元增至168.22亿元,归母净利润2022年迎来拐点,2021 - 2024年从3.8亿元增至11.3亿元,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稳定,2024年净利率回升,摩托车营收占比上升 [21][27][29] 公司变革 - 战略转型:早期业务多元分散,2012 - 2016年摩托车收入增长乏力开始多元化发展,2021年聚焦“摩托车+通机”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2024年商誉归零 [32][41][47] - 股权重整:2024年12月股权重整落地,控股股东变为宗申新智造,实控人变为左宗申,宗申为头部车企,与隆鑫强强联合有望成国内第一大摩托车企 [48][54] 无极复盘 - 代工宝马积累制造能力,推出自主品牌无极:与宝马合作20年从发动机代工到整车代工,2024年签20年发动机合作项目,宝马赋能体现在品控和发动机技术,2018年推出无极品牌 [56][58] - 复盘:无极品牌经历爆发 - 调整 - 增长三阶段,2018 - 2021年销量从0.3万辆增至5.0万辆,2022年调整,2023 - 2024年销量从5.1万辆增至约18万辆,2024年营收31.5亿元同比+111% [62] 成长展望 - 行业展望:油摩内销下滑出口增长,2020 - 2024年出口从709万台增至1101万台,大排量玩乐型产品增长强劲,2019 - 2024年销量从17.72万辆增至75.65万辆,对标日本我国大排量市场有2 - 3倍增长空间,预计2030年内销80万辆,海外市场规模近万亿 [88][91][99] - 无极展望:产品矩阵逐步完善,覆盖150 - 900cc排量段及各类车型,2025年推出DS800 Rally、CU625、RR500S等新品,有望打开市场和盈利空间 [103] - 其他业务:未提及相关内容 - 分红展望:未提及相关内容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8.8/240.2/26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22.9/2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1.1/1.25元,对应PE分别为15.6/12.8/11.4倍 [7]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乘用车需求向好 智驾下沉与高端跃迁共振
民生证券· 2025-06-09 0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乘用车需求向好,智驾下沉与高端跃迁共振,看好智驾加速落地,建议关注强产品周期车企及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 [2][10][11] - 零部件估值低位,中期成长不断强化,看好新势力产业链+智能电动增量,短期关注自主产业链 [12][13] - 机器人领域,看好T链产业化进程+国产链战略地位提升,推荐汽配机器人标的 [14][16] - 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快速扩容,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 [17][19] - 重卡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带动内需复苏,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推荐相关企业 [20][21] - 轮胎行业短期业绩兑现、需求维持高位、低估值,中期智能制造能力外溢、产能和产品结构优化,长期全球化替代、品牌力提升,推荐龙头和高成长企业 [22][23][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乘用车 - 智驾下沉与高端跃迁共振,小鹏M03上市表现好,理想i8将搭载VLA大模型,看好智驾加速落地 [2][9] - 5月第5周乘用车销量同比和环比均增长,新能源渗透率环比下降,乘联会推算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和环比增长,部分车企表现亮眼,后续有新车密集催化,建议关注基本面向上及具有智驾能力的公司 [3][10]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补贴范围扩大,有望促进需求平稳过渡,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建议关注小米集团 [11] 智能电动 - 零部件估值低位,中期成长不断强化,看好新势力产业链+智能电动增量,持续跟踪关税进展,短期关注自主产业链 [12] - 2025年智能驾驶将迎来颠覆性拐点,高阶智驾系统将加速向10 - 15万元主力价格带渗透,推荐新势力产业链和智能化相关企业 [13] 机器人 - 全年维度看好T链产业化进程+国产链战略地位提升,关注特斯拉预期反转机会,华为具身智能布局加速,关注硬件环节边际变化,推荐汽配机器人标的 [14][15][16] 摩托车 - 中大排销量创新高,内外销共振向上,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 [17][19] 重卡 - 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带动中重卡内需复苏,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推荐中国重汽、潍柴动力等企业 [20][21] 轮胎 - 轮胎行业短期业绩兑现、需求维持高位、低估值,中期智能制造能力外溢、产能和产品结构优化,长期全球化替代、品牌力提升,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 [22][23][25] 本周行情 - 汽车板块本周表现弱于市场,细分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汽车服务、汽车零部件上涨,乘用车、商用载客车、商用载货车下跌 [26] 本周数据 地方开启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 - 中央和地方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中央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单车补贴金额有调整,地方政策给予不同金额补贴 [39][40][42] 2025年5月第5周乘用车销量 - 5月第5周乘用车销量46.6万辆,同比+18.3%,环比+16.7%;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7万辆,同比+30.1%,环比+11.6%;新能源渗透率53.1%,环比-2.4pct [1][3][44] 2025年5月整体折扣相较于2025年4月放大 - 5月整体折扣率环比上升,燃油车折扣力度放大,新能源车折扣力度小幅加大,合资折扣力度大于自主 [46][47] PCR开工率维持高位 - 4月25日当周国内PCR开工率78.11%,周度环比-0.33pct,仍处于近10年开工率高位,国内外需求旺盛;国内TBR开工率62.46%,周度环比-2.97pct,处于近10年来中等水平 [51] 本周要闻 电动化 - 长安汽车独立为一级中央企业,蔚来2025年一季度营收超120亿元,预计四季度月销达5万辆,5月新增50座换电站,2026款零跑C16开启预售,乘联会预估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24万辆 [71][72][73] 机器人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主管离职,乐动机器人赴港IPO,可自我修复的人造肌肉问世,亚马逊将测试用人形机器人送货上门,柳叶刀机器人完成A+轮融资,Aldebaran宣布破产,Figure机器人分拣快递视频曝光 [73][74][75] 智能化 - 小鹏联手华为发布全新车载AR - HUD,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立项制定,余承东称ADS 4今年Q4实现高速L3商用,岚图FREE+逍遥2.0座舱发布 [76][77][78] 本周新车 - 本周上市新能源车型有上汽通用凯迪拉克CT5新增车型、奇瑞汽车风云A8新增车型;上市燃油车型有广汽埃安Aion Y plus改款 [78] 本周公告 - 蔚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精锻科技拟对外投资,天成自控获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长安汽车等多家公司发布5月份产销快报 [79]
万亿摩托车赛道,已经打赢“反内卷”战争
虎嗅APP· 2025-06-08 10:13
行业概况 - 全球摩托车年需求量5200万辆,市场规模1万亿元,是仅次于汽车和飞机的第三大交通工具行业 [4][5] - 中国是全球最大摩托车生产国,年产量1500万辆(内销500万+外销1000万),占全球份额超30% [11] - 摩托车行业曾陷入低端内卷困境:国内需求萎缩(从770万辆降至540万辆),出口以低端代工为主 [13][15] 市场转型 - 大排量摩托车(250cc+)成为新消费趋势:国内渗透率从1.5%提升至7.5%,内销量从11万辆飙升至40万辆 [20][24] - 大排量摩托车具备悦己+社交属性:微博话题阅读量27.3亿次,形成复古/街车/巡航等细分场景 [21] - 海外市场大排量渗透率更高:欧美达60%-95%,日本17%,全球年需求约400万辆 [21][22] 国产三强崛起 - 春风/隆鑫/钱江组成"自主三强":合计市占率从44%提升至57%,2024年预计各销售15-18万辆大排量车型 [25] - 技术突破路径:春风通过KTM合作掌握水冷发动机,隆鑫代工宝马发动机,钱江收购意大利贝纳利 [31] - 高端市场反超:在500-800cc/800cc+市场国产份额达84%/94%,合资品牌份额下降超10% [32] 出海机遇与挑战 - 大排量出口爆发:2024年出口35.9万辆(5年CAGR 38.6%),海外份额从1.2%升至6.2% [17][26][28] - 潜在利润空间:若国内渗透率15%+海外份额25%,可带来50亿元新增利润(相当于再造通路车市场) [27] - 三大待解难题:1)海外产能不足(本田亚洲产能2000万台vs隆鑫代工100万台) 2)品控差距(本田产品生命周期15年) 3)品牌力弱(欧美市场仍依赖价格战) [35][36][37] 对标国际 - 本田全球年销1800万辆,利润250亿元,市值3500亿元,在东南亚市占率70%-80% [33] - 中国品牌需复制本田路径:通过规模效应降本20%,建立全球化产能布局 [35]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如何改变你的钱袋子? 7万亿市场爆发,机会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05 02:52
自贸区3 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与东盟成功宣布全面完成自贸区3 0版谈判 标志着双方合作深化 [1][3] - 自贸区3 0版包含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经济技术合作等9个新增章节 合作领域空前拓展 [5] - 中国与东盟已连续多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贸易总额接近7万亿人民币 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 9% [5] 历史合作与产业影响 - 2002年启动自贸区框架 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 推动商品流通便利化 [1] - 摩托车行业受益于零关税政策 产业链整合加速 [1] - 2015年自贸区升级为2 0版本 多领域合作加强 [3]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合作 - 数字经济合作涵盖跨境电商 数字支付 数据流动等领域 推动市场融合 [5] - 绿色经济合作聚焦环保技术与可再生能源 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5] 东南亚市场潜力 - 东南亚市场覆盖超20亿人口 年轻人口和中产阶级崛起成为重要驱动力 [7] - 中国技术产品如华为5G 高铁技术 C919大飞机在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 [7] - 越南长城汽车经销商案例显示中东南亚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7] 未来合作展望 - 自贸区3 0版实施将促进贸易 投资和人员往来更加顺畅 [7] - 东南亚7亿人口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亮点 合作空间不断扩大 [7] - 个人创业者与大型企业均可在东南亚市场找到发展机会 [8]
18岁差点瘫痪,曾掌舵数百亿元资产!62岁“摩托大王”,如今为“晚节”最后一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3:30
隆鑫系发展历程 - 1993年涂建华在重庆创办隆鑫交通机械厂,以摩托车发动机配件起家,逐步扩张至发动机和整车领域 [1] - 2000年代初隆鑫年营收突破百亿元,成为重庆民企龙头之一,与力帆、宗申并称重庆"摩帮" [1] - 隆鑫摩托车曾畅销国内三四线城市及东南亚、非洲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1] 多元化扩张与危机爆发 - 公司涉足金属加工、体育文化、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开启多元化狂飙 [3] - 2018年因现金流断裂启动破产重组程序 [3] - 隆鑫集团通过隆鑫控股控制隆鑫通用(603766)、*ST丰华(600615)等A股公司,并参股瀚华金控(03903)、渝农商行(601077)等金融机构 [4] 破产重组波折 - 2021年9月申请破产重整,12月引入山东九羊集团为首个意向投资者 [5] - 2022年6月因协议分歧与九羊集团终止合作,10月改由中国合伙人和重庆发展投资接替 [5] - 2022年11月法院批准重整计划,但中国合伙人仅支付5亿元保证金,未兑现86亿元投资承诺 [6] - 2023年11月重组延期6个月至2024年5月,后再度延期3个月 [6][8] 资产分拆争议 - 2024年隆鑫通用和丰华股份部分股权被分拆出售给渝富资产、宗申新制造等主体 [8] - 公司指控管理人未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违规拆分资产并绕过公开遴选程序 [9] - 管理人通过掌控公章和法院协助通知书完成工商变更,公司向香港法院起诉暂停了齐合环保股权转让 [12] 控制权争夺 - 涂建华通过齐合环保发声指控管理人违法违规,并向北京法院提起诉讼 [12] - 公司认为重组已演变为管理人主导的非市场化清算,导致资产低价处置 [14] - 原重组计划中涂建华保留5%新隆鑫控股股权的承诺无法兑现,个人担保也未解除 [15] 创始人诉求 - 涂建华强调不追求股权收回,但要求对管理人违规行为给出法律说法 [15] - 公司质疑管理人屏蔽债务人参与重组谈判,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 [9] - 重整方案从"整体转让"变为"分拆出售",违背最初原则并造成价值损失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