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普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湖南长沙:“湘江·太空城”正式启航,“火箭男孩”空降体验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09:45
湖南省首个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 湖南省首个以太空探索和科幻场景为主题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湘江·太空城"即将启动,位于长沙大王山景区核心地段 [1] - 基地由湘江集团·湘江通航打造,背靠"湖南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基地"(A1类直升机场),涵盖低空飞行、深空探测、航空应急和太空探索 [6] - 基地围绕"低空经济+航天工程+科幻体验"三大主题,配备太空展览、专家讲座、空天工程、知识迷宫、星际赛道等多个模块 [6] 项目特色与创新 - 基地1:1还原了科幻小说中的N395核动力飞船场景,包括时空之门、实验室、指挥室、睡眠舱等,飞船内设太空农场可观测水熊虫 [7] - 7名机组人员将作为NPC不定期出现,打造沉浸式"太空剧本杀"体验 [8] - 项目设计灵感来源于中科协特聘专家颜翔的科幻小说,通过小说体融合低空、航空、航天知识,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7] 教育与商业价值 - 基地定位为沉浸式成长空间,旨在激活青少年的想象力、实践力和创造力,提供研学实践、亲子活动、科学训练营等长期活动 [6][8] - 聘请"火箭男孩"严弘森担任"首席体验官",并在N395实验室设立"森行号智能火箭·严弘森长沙工作站",强化品牌影响力 [8] - 目标群体覆盖学校研学、家庭亲子及科技爱好者,通过青少年飞行体验、航天发射文旅等活动实现商业化运营 [8] 社会关注与资源整合 - 发布会吸引省市区各级领导、教育界人士及"火箭男孩"严弘森参与,后者因独立发射固体燃料火箭获航天员和院士认可 [3][5] - 项目整合了航天领域专家资源(如杨利伟等航天员)、科研机构(两院院士)及国际学者(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的背书 [5] - 通过媒体传播(如严弘森家庭自媒体账号)和明星校长参与(博才小学、青园小学等),扩大社会影响力 [3][5]
端午假期“撞上”儿童节,河南各大科技馆爆火 为何越来越多孩子爱上科技馆
河南日报· 2025-06-01 23:42
科技馆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科技馆年接待人次首次突破1亿大关 2024年数据 [4] - 河南省35座科技馆五一假期接待公众超42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4] - 18~39岁青年观众累计达160余万人次 河南省科技馆数据 [8] - 流动科技馆已服务2175万人次 覆盖376个站点 [14] 科技馆运营创新 - 河南省科技馆推出1550平方米沙漠主题展《漠名奇妙》 [9] - 郑州科技馆常西湖馆区设有600余件展品 90%可互动 [10] - 河南省科技馆开展4987场教育活动 服务152292人次 [10] - 广东科学中心开放4200平方米新展馆 含108件展项 [16] - 辽宁省科技馆启用638平方米全国最大激光银幕 [17] 科技馆教育功能 - 170余所学校参与河南省科技馆研学活动 师生超7万人 [13] - 科技辅导员研发新课程需1个月 200余项成熟教育活动 [10][11] - 深圳科技馆可体验中国空间站遨游和深空探测成果 [19] 科技馆用户画像 - 家长购买年卡频次超过游乐园 科技馆成"遛娃"首选 [7] - 19岁大学生5次到访 32岁市民称找回青春回忆 [8] - 覆盖各年龄层 从学龄前儿童到银发老者 [8]
省科技馆10年累计接待公众超1900万人次
辽宁日报· 2025-05-06 01:12
科普活动与成效 -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举办共筑安全防线挑战赛、超轻飞行器巡游、科学实验表演、IMAX观影盛典等多样化科普惠民活动 [1] - 公司自2015年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公众超1900万人次,举办科普活动1万余场次,成为东北地区科普与创新标杆 [1] - 通过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进乡村等活动覆盖城乡受众523万人次,线上平台年均推送科普信息3000余条,阅读量达2000万次 [1] 科技馆体系建设 - 公司构建以实体科技馆为基础,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延伸的现代科技馆体系,辐射基层科普设施 [1] - 牵头成立辽宁省科技馆联盟和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整合22家科技馆、105家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共建大科普格局 [1] 创新服务模式 - 公司启用全国最大激光银幕(638平方米)的IMAX GT激光影厅,填补东北地区顶级影音体验空白 [2] - 创新"科普公益+院线放映"融合模式,成为"科技惠民"与"科普+文化"融合的标杆案例 [2]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 大湾区新增重要科普基地
新华社· 2025-05-01 16:20
深圳科学技术馆概况 - 深圳科学技术馆于5月1日投入运营 总建筑面积12 83万平方米 以"数字文明 创新未来"为主题 聚焦通信科技主线 [1] - 场馆设有4个常设展厅 包括"你好 世界""美好生活""智慧产业""宇宙探源" 覆盖数字文明 人工智能 工业数字化 微观与宏观前沿领域 [1] - 配套功能区包括科普影院 创新实践 科技交流 公众服务等区域 提供950个互动展项 [1] 建筑设计与合作 - 建筑外观呈U形 采用9万多块异形不锈钢面板和巨型玻璃 形似飞船 象征探索精神 内部设38米超高中庭 [3] - 4月30日与14所机构签约 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 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 [3] 运营特色与定位 - 开馆首日客流密集 互动项目占比高 覆盖全年龄段观众体验 [1] - 打破传统学科边界 采用沉浸式互动设计 定位为科学探索与教育中心 [1] - 计划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场馆 展示前沿科技与大国重器 支持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3] 代表性展项 - 量子密钥分发射击游戏 机械大脑反应模拟 积木式分子药物设计等特色互动项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