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种植

搜索文档
彝乡村寨焕新颜
四川日报· 2025-07-17 21:57
产业发展 - 三河村2024年人均纯收入达19850元,较2020年脱贫时的8934元翻了一番多,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和外出务工收入 [2] - 三河村富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养殖400多头牛,正与成都、宁波等地客商洽谈销售 [2] - 三河村共养殖1500多头西门塔尔牛,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力量 [2] - 火普村蓝莓产业从4年前的50亩扩展至2022年的1000亩基地,配套建设500平方米冷库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2] - 火普村2022年开始发展林下经济,种植200亩西洋参和滇黄精,其中100亩西洋参预计2026年上市销售 [2] - 火普村正在建设1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 [3] 特色农业 - 三河村种植200亩红梨,今年已开花 [2] - 火普村蓝莓今年预计产量2.5万公斤,预计2027年丰产期产量将达600公斤/亩以上 [2] - 三河村村民郑吃合去年出栏生猪700多头,今年通过抖音直播销售自制腊肉 [2] 文旅融合 - 火普村正在推进农文旅融合项目,包括村史馆、游客接待中心、民族特色餐厅、传统工坊、枫林书舍、观景平台等 [3] - 项目旨在形成集旅游、接待、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体 [3] 教育发展 - 三河村村民越来越重视教育,相互比较孩子成绩成为常态 [2] - 今年三河村有50多名学生参加高考 [2]
苹果产业日报-20250717
瑞达期货· 2025-07-17 1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苹果库存处于五年同期低位水平,早熟品种收购价同比上涨对价格有较强支撑,但夏季消暑水果大量上市冲击苹果需求,价格动能不足,短期以震荡偏强走势看待,后续需关注产量情况,操作上逢低短多为主[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10月合约收盘价苹果为7835元/吨,主力合约持仓量苹果为93003手,环比减少3811手;仓单数量苹果为0张,期货前20名持仓净买单量苹果为5932手,环比减少1674手[2] 现货市场 - 山东烟台栖霞纸袋80以上一级二级果农货现货价格为4元/斤,环比无变化[2] 上游情况 - 全国苹果产量为5128.51万吨,批发价苹果为9.75元/公斤,环比减少0.01元/公斤;平均批发价富士苹果为9.66元/公斤,环比增加0.12元/公斤;全国苹果冷库总库存为91.49万吨,环比减少7.82万吨;山东苹果库容比为0.06,陕西苹果库容比为0.13,环比均减少0.01;出口数量苹果当月值为50000吨,环比减少20000吨[2] 产业情况 - 鲜、干水果及坚果进口金额当月值环比减少2552.9万美元,出口金额苹果当月值为2201050.17万美元;一二级纸袋苹果80存储商利润为0.9元/斤,环比增加0.1元/斤[2] 下游情况 - 批发平均价蜜桔为9.12元/公斤,水果批发价香蕉为6.15元/公斤,环比减少0.18元/公斤;水果批发价西瓜为3.94元/公斤;广东江门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为7.8辆,环比无变化;广东下桥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为11辆,广东槎龙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为19.4辆,环比减少0.6辆[2] 期权市场 - 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苹果为17.32%,环比增加0.03%;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苹果为17.36%,环比增加0.06%;历史波动率60日苹果为14.95%,环比减少0.2%[2] 行业消息 - 2025年7月17日产区苹果交易清淡,西部产区余货不多走货尚可价格稳定,山东产区果农货剩余大果质量参差不齐行情混乱,客商自存货源走货不快;周四苹果2510合约收跌0.11%;新季苹果预计全国产量为3736.64万吨,较2024 - 2025产季增加85.93万吨,增幅2.35%[2] 观点总结 - 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80.60万吨,环比上周减少10.89万吨,走货速度环比略有好转,同比去年相差不大;山东产区库容比为12.15%,较上周减少1.06%,去库速度环比略有起色;陕西产区库容比为4.63%,较上周减少1.09%,走货较上周略快;当前库存处于五年同期低位,早熟品种收购价同比上涨支撑价格,但夏季消暑水果冲击苹果需求,价格动能不足,短期震荡偏强走势,后续关注产量情况[2]
高州石硖龙眼上市,广东龙眼季开启
南方农村报· 2025-07-17 06:33
高州石硖龙眼上市情况 - 高州石硖龙眼已开始采收,预计7月20日后进入大量出货阶段 [4][5] - 石硖龙眼是广东主要栽培品种,具有皮薄、味甜、早熟等特点 [6] - 高州地处低纬度,其石硖龙眼成熟期领先于广东其他产区 [7] 品种与产量 - 高州荷塘镇石硖龙眼种植面积占70%,是广东省龙眼专业镇 [10] - 荷塘镇成功培育"黄壳石硖""宫粉石硖""青壳石硖"等优良品种 [11] - "黄壳石硖王"平均果径27mm,甜度25.2,入选广东省"粤字号"农业品牌 [12][13] - 2025年高州龙眼产量预计超35万吨,远高于去年 [26] - 某农场储良龙眼预计产量从去年30万斤增至今年38万斤 [27] 市场与加工 - 目前每日出货量仅几千斤,尚未到大量上市阶段 [15] - 今年成熟期整体延后,比2024年同期出货量减少 [16][17][18] - 分界镇是龙眼加工第一镇,有63个桂圆加工专业村和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31] - 分界镇龙眼鲜果日交易量顶峰达800吨,年交易量超10万吨 [32] - 龙眼肉加工已开启,目前日产量上千斤 [29][30]
@大湾区市民:“桂字号”平南龙眼将于8月上旬上市!
南方农村报· 2025-07-17 03:03
产品上市 - 广西平南20万亩龙眼已成熟 将于8月上旬集中上市 [2][5] - 首批新鲜采摘的优质平南龙眼将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3] 产品特点 - 平南龙眼享有"南桂圆北人参"美誉 在全国龙眼版图中独树一帜 [6][7] - 产品具有晶莹剔透、肉厚核小、口感爽脆等优良品质 [7][13] - 不仅是美味水果 也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其肉、核、皮、根均可入药 [8] - 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8] 品质认证 - 1995年平南石硖龙眼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9][10] - 2014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10] - 2017年平南县获"中国石硖龙眼之乡"称号 [10] - 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1] 产业规模 - 平南龙眼是平南县第一大水果产业 [14] - 全县种植面积达20万亩 产值近14亿元 [14] - 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石硖龙眼生产基地 [14] 产业发展 - 平南县立足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石硖龙眼特色产业 [15]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培育"平南石硖龙眼"区域公用品牌 [16] - 推动石硖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 [16]
北京延庆新庄堡:“小杏果”撬动“甜蜜经济”
环球网· 2025-07-16 13:43
行业概况 - 华北地区最大杏树基地位于北京延庆香营乡新庄堡村,种植面积达数千亩[2] - 杏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依托充足光照、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3] - 2020年"延庆香白杏"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产品市场辨识度[3] 产品与技术 - 主要品种包括早熟"骆驼黄""红荷包"、中熟"山黄杏""银杏"、晚熟"串红""苹果白",成熟期覆盖6月中旬至8月初[3] - 延庆区园林绿化局持续优化鲜食杏品种,重点改良香白杏等品种的种植技术[4] - 杏果以个大、味甜、汁多、香气浓郁为特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3] 商业模式 - 形成"春赏花、夏摘果、秋丰收、冬采摘"四季农业休闲产业链[4] - 开发社区团购、电商直播等新型销售渠道,鲜食杏销量稳步增长[4] - 推动杏产业与文旅融合,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3] 经济效益 - 杏产业直接带动村民收入增长,同时促进乡村旅游、民宿接待等配套产业发展[3][4] - 千亩杏花景观吸引摄影爱好者,夏季采摘活动成为市民热门打卡项目[3] - 通过举办杏花消费季、端午文化季、丰收节等活动提升产业附加值[4]
田头价高出周边20%以上!“媒体+”助力雷岭荔枝出口实践成效显
南方农村报· 2025-07-16 10:03
雷岭荔枝产业发展概况 - 粤东汕头雷岭荔枝种植面积达4.4万亩,年产量超1.5万吨 [5][6] - 雷岭荔枝连续22年远销北美市场,田头价格普遍高出周边地区20%以上 [6] - 通过"媒体+"助力,形成"优质"与"优价"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2][13] 品牌推广与营销活动 - 2023年4月亮相第十四届广东农博会主题分享 [16] - 6月参与《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和广州"6·6给'荔'节"活动 [17][18] - 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节期间组织多场主题展示和产销对接活动 [20][21][22] - 推出"雷岭荔枝香水椰"饮品,在一杯潮茶各门店热卖 [26][27][30] 产品优势与市场表现 - 产区拥有巨美人、仙进奉、井岗红糯、冰荔等优质品种 [26] - 品牌在全球农业贸易市场具有较高美誉度 [4] - 通过系列推介活动全方位展示品牌特色和理念 [22][23]
产学研合作赋能销售!仁化周田镇平甫柰李上市热卖
南方农村报· 2025-07-16 02:31
产学研合作赋能销售 - 第九届周田平甫柰李开园活动在韶关仁化县周田镇黄泥塘村启幕 旨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2][3][4] - 活动现场设置展示区和游戏互动区 吸引观众品尝并下单购买 人气主播通过直播间助力销售 [6][7][8] - 平甫柰李种植历史近40年 具有独特自然环境优势 主要品种为青布林 果实营养丰富 [9][10][11][12]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周田镇平甫柰李种植面积约3000亩 亩产量约1500斤 售价10-12元/斤 [14] - 种植农户从50户增至375户 新型经营主体13家 柰李产值占全村农业生产总值71.5% [15] - 参与柰李产业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666元 [16] 品牌建设与荣誉 - 平甫柰李获得"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17] - 平甫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柰李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18][19] 技术研发与品质提升 - 周田镇开展"一村一品"活动 引导村民发展柰李产业 提供种植技术指导 [21][22][23] - 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 建立产学研基地 制定生产技术规程 采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4][25] - 开展柰李黑心问题研究 统一提高果品品质和质量标准 [26][27] 营销推广与渠道拓展 - 自2016年起连续举办九届柰李开园活动 通过宣传视频和文化展示提升品牌知名度 [30][31][32][33]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师生深入调研 研究如何利用学院资源帮助拓宽销售渠道 [34][35][36][37] - 周田电商小镇培养电商直播人才 通过线上直播拓宽销路 带领果农增收致富 [38][39]
一颗苹果背后的气象故事
新华社· 2025-07-16 02:05
苹果产业与气象科技结合 - 延安市约100万人从事苹果产业相关工作,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支柱 [1] - 气象条件对苹果生长至关重要,花期低温冻害可能造成毁灭性损失 [2] - 全市建成475套小型智能气象站和1670套两要素果园气象站,监测站平均间距从23公里缩短至4公里 [3] 气象监测技术创新应用 - "气象小哨兵"两要素气象站实现果园温湿度实时监测,果农可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 [2][3] - 气象监测数据帮助果农精准采取升温措施,有效防御花期低温冻害 [3] - 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卫星早期发现冰雹预警,自动下发作业指令 [5] 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 吴起县2023年启动冰雹源头防御体系建设试点,实现人工防雹作业自动化 [5] - 全县已开展30多次防雹作业,有效遏制冰雹灾害发生 [6] - 冰雹灾害可使苹果价格从3元/斤降至0.5元/斤,防御体系显著降低经济损失 [4][6] 气象保险创新模式 - 延安试点苹果花期冻害天气指数保险,以气象数据为赔付依据 [6] - 保险理赔效率显著提升,出险第二天即可确定赔偿额度 [6] - "气象+保险"模式为果农提供风险保障,赔付流程从果实成熟期提前至灾害发生时 [6]
苹果周报:需求表现一般,果价稳中有落-20250715
银河期货· 2025-07-15 14: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晚富士市场整体稳中偏弱、交易清淡,产区客商调货谨慎、成交量有限,山东好货价稳、一般及以下货源价滑,陕西水烂货源占比扩大、合适货源难寻,销区受质量、价格及应季水果冲击消费缓慢;当前市场库存低、需求淡,新季苹果产量预计与本季变化不大,供需矛盾不大,短期走势预计偏震荡 [5][13][14] 各部分总结 现货分析 - 本周晚富士市场稳中偏弱、交易清淡,产区客商按需发自存货源、成交量有限,山东好货价稳、一般及以下货源因质量问题价滑,陕西水烂货源占比扩大、合适货源难寻,销区批发处于季节性淡季,受质量、价格及应季水果冲击消费缓慢 [5] - 山东产区部分持货商及果农有急售心理,好货变动不大、一般及以下货源价小跌但成交有限,客商拿货热情不高,各渠道表现不佳;山东栖霞产区不同等级苹果有对应价格区间 [5] - 陕西产区交投稳淡、剩余货源有限,交易集中在陕北,以客商发前期自存货源为主,库内交易不快、合适货源难寻,部分库出现水烂点问题,持货商有急售心态;陕西洛川产区不同等级苹果有对应价格区间 [5] 供给分析 - 截至2025年7月3日全国冷库库存比例约6.88%,本周期下降0.6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低3.59个百分点,去库存率为89.18%;山东冷库库容比为11.25%,库容比下降1.06个百分点,出货量、看货客商数及成交量均有增加,产地存储商出货意愿好,个别着急出货,85以上大型果需求一般、部分产区此类货源价微降;陕西冷库库容比为6.39%,库容比降低0.64个百分点,产地冷库几乎无交易,当前交易集中在山东产区 [10] - 截至2025年7月9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91.49万吨,环比上周减少7.81万吨,走货速度环比上周变动不大,同比去年同期仍偏慢 [10] 需求分析 - 广东槎龙市场早间到车辆环比略减,周内日均到车18.80车左右,市场不同规格洛川晚富士有对应价格区间,实际成交以质论价;随着气温升高,消暑类水果冲击苹果市场走货,市场到车量低,终端消化放缓,二三级批发商按需拿货 [13] - 7月11日6种重点检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为7.45元/公斤,较上周五略降,处于近年同期中高位 [13] - 2024 - 2025产季栖霞80一二级存储商利润0.7元/斤,较上周下跌0.1元/斤 [13] 交易策略 - 交易逻辑为现货端市场库存低、需求淡,新季苹果产量预计与本季变化不大,新季苹果上市前供需矛盾不大,短期走势预计偏震荡 [14] - 单边策略为AP10预计区间震荡,可低吸高抛;套利策略为观望;期权策略为卖出看跌期权 [14] 周度数据追踪 - 包含苹果供需情况、库存及出货、价差与基差等方面数据,但文档未对这些数据做进一步文字分析说明 [16][18][23]
广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价
广西日报· 2025-07-15 02:4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广西荔枝成熟期与广东、海南中晚熟品种高度重叠,错峰优势不明显,屡陷低价竞争被动局面[3] - 云南和四川等地晚熟品种(如桂味、怀枝、马贵荔)集中在7月至8月中旬成熟,成功避开华南产区上市高峰[4] - 灵山县荔枝预计产量突破19万吨创历史新高,采运成本高(每斤采摘费用8毛左右),面临巨大挑战[8][9] 品种结构与技术升级 - 灵山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分别为37%、22%、41%,每年5月至7月中旬均有荔枝上市,通过品种改良调整上市时间[5] - 采用"桂鸟飞巡"无人机系统检测病虫害,巡检效率从人工130亩/2天提升至30分钟,实时捕捉叶面病害和果茎数据[6] - 智慧果园水肥一体化设备使优果率提升25%,"光驱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蛀蒂虫虫果率为零,减少农药使用并提高产量[7] 采运与保鲜创新 - 探索社会化采摘服务(如聘请云南专业队伍)和山地机器人采摘,以降低采果成本并提高效率[10][11][12] - 无人机吊运效率达1分钟/100斤,单日可完成3万斤(相当于20多个工人),并通过预冷和包装缩短运输链路[14] - 应用气调冷鲜技术和曹氏荔枝气微保鲜技术,将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27天,结合京东物流全链路方案实现48小时跨省直达[14] 销售模式与产业链延伸 - 通过预售模式(如"桂味荔枝卡")售出超10万斤,借鉴阳澄湖大闸蟹礼品化路线锁定高端客户群体[16] - 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体验采摘,鲜果销售利润更高,同时延长产业链至加工产品(如荔枝酒、饮料、果脯等),年加工能力超6万吨[16] - 灵山县现有4个出口基地,获得海关出口资质,首次通过国际推介会(如法国巴黎)拓展全球市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