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科学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深海所运维载人潜水器下潜超1200次 推动中国载人深潜运维能力达世界先进水平
海南日报· 2025-05-11 01:03
深海所潜航员及载人潜水器运营情况 - 深海所拥有25名潜航员 平均年龄32岁 专业背景主要为工科 包括系统工程 轮机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信息工程等 [1] - 潜航员累计下潜超过1200次 其中"深海勇士"号下潜820次 "奋斗者"号下潜384次 含万米级潜次25次 [1][2] - "深海勇士"号创造2天5潜 3天6潜 8天12潜等下潜纪录 "奋斗者"号创造连续8次下潜到万米的纪录 [2] 潜航员荣誉体系 - 19名潜航员获颁奖章 包括12名银质高级潜航员 5名金银质星级潜航员(一星级) 1名金质星级潜航员(二星级) [1] - 获二星级奖章的潜航员有效下潜达260次 另有3名学生和导师获"下潜先锋"奖励 [1] 国际合作与科研成果 - "奋斗者"号以水深大于6000米的"深渊"区域为主要作业区域 已完成全球主要海沟的载人深潜科考 [3] -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1500米水深发现二处明代沉船遗址 "奋斗者"号获得首个万米岩石样品 [2] - "奋斗者"号发现全球最深化能自养生命群落(9575米) 最深深渊狮子鱼新纪录(8567米) 最深的自然鲸落生态系统 [2] 参与单位及人员 - 87家单位373人参与"深海勇士"号深潜作业 53家单位202人参与"奋斗者"号深潜作业 [2]
2025中关村论坛海洋主题平行论坛:海洋科学正加速迈入大科学时代
中国新闻网· 2025-03-29 06:34
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海洋科学与发展"为主题的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 表明海洋科学正加速迈入大科学时代 [1] - 中国近年来在海洋基础研究和海洋科学装备研发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具有国际影响力 [1][2] 主办方与嘉宾观点 - 科学技术部秘书长潘晓东强调海洋科学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下一步将强化海洋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支持基础研究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 推进成果转化 深化国际合作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兰玉杰指出将加强基础研究布局 推动青年人才培养和多学科协同 深化国际大科学计划 [2] -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军表示北京市将持续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依托顶尖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资源 [3] - 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提出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在基础研究 青年培养 国际交流方面助力海洋科学发展 [3] 学术前沿与国际合作 - 中外专家聚焦深海生态 碳汇机制 地质演化等前沿议题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呼吁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3] - 青年科学家围绕深海探索 气候变化 国际协同治理等热点建言献策 倡议构建开放多元的国际青年科研合作网络 [5] 论坛组织架构 - 论坛由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 [2] - 承办单位包括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北京大学 协办单位涉及多家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及高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