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足球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足协招标打造中国足球行业大模型,投标限价1068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7:30
中国足协大数据模型项目招标 - 中国足协发布国际足联"前进计划"大数据模型项目招标公告 旨在建设中国足球大数据分析平台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分析多模态足球数据 为国家队 青少年足球 业余球员及教练员裁判员等业务提供智能数据分析服务 [1] - 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1068万元人民币(含增值税) 投标报价高于该限价将被否决 [1] - 采购内容包括项目所需的设备及相关服务 具体规格型号 数量 交货地点和交货期详见第五章工作需求书 [3] 中国足协数字化布局 - 2024年10月中国足协信息化工作会上线业务系统智慧集成平台 已完成专业版平台 公众版平台和数据中台的基础阶段建设 支撑足协和各级会员协会主要业务管理 [5] - 平台覆盖注册 竞赛 培训 青训以及国家队五大业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5] - 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共有53.9万名注册球员(不含部分校园球员) 99636名注册教练员和13914名注册裁判员 [5] 球员自荐系统进展 - 中国足协3月发布"球员自荐系统" 所有持有中国身份证的球员均可注册自荐 [5] - 截至6月30日 系统已有25487人注册 6813人提交基础信息 1055人完整上传技术数据并启动自荐流程 [6] - 该系统旨在创新足球人才选拔机制 拓宽选拔渠道 防治选材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未来将继续优化系统和完善选拔机制 [6]
皇马主帅阿隆索:不要忘记这场失利
新华社· 2025-07-11 02:09
比赛结果 - 巴黎圣日耳曼队以4:0大胜皇家马德里队 [1] - 比赛在纽约大都会体育场进行,现场观众77542名 [5] 球队表现 - 皇家马德里队全场表现不佳,未能展现欧洲豪门水平 [5] - 巴黎圣日耳曼队本赛季已夺得法甲、欧冠联赛、法国杯和法国超级杯冠军 [6] 球员表现 - 姆巴佩转会皇马后首次面对老东家表现平平,未能取得进球 [5] - 莫德里奇完成在皇马的最后一场比赛 [5] 教练言论 - 皇马主帅阿隆索表示失利是全队问题,需要打造团队凝聚力 [5][6] - 巴黎主帅恩里克鼓励球员在决赛中再创历史 [6][9] 赛事展望 - 巴黎圣日耳曼队将在13日决赛中对阵切尔西,有望完美收官 [6][9]
10元票价撬动3亿创收 “草根苏超”成现象级普惠经济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3:03
赛事概况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成为今夏最火赛事,首届即引发全民热潮,采用一城一队赛制,13支地级市球队参赛[1] - 赛事以"草根"和"普惠"为特色,票价仅5-20元,516名选手中仅29人有职业背景,其余为教师、学生、快递员等业余球员[1] - 赛事带动全民参与热情,官方账号造梗助推热度,"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口号出圈[1] 参赛队伍与赞助商 - 13支球队获本地企业赞助,如盐城队18名球员来自东台三仓中学,常州队7号前锋为江南农商行员工[2] - 赞助商分三类:联赛赞助商(27家大型企业)、球队赞助商(本地中小企业)、赛区赞助商(区域中小品牌)[3] - 联赛赞助商包括江苏银行(总冠名)、京东、海澜之家等8家战略合作伙伴,赞助商总数从开赛6家增至27家[4][5] - 阿里旗下6品牌分别赞助6支球队,形成"散装阿里"赞助"散装苏超"网络热梗[6] 经济带动效应 - 赛事带动江苏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繁荣,常州端午期间接待扬州游客超15万人,消费激增25%[9] - 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单场比赛提升周边酒店入住率20%-30%,餐饮零售增长15%-25%[9] - 预计赛季拉动综合经济效益超3亿元,平均每城增收2000万元[9]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纳入相关规划政策[10] - 央行等四部门发文要求构建多层次体育产业金融体系,加大体育消费信贷支持[11] - 银行建议通过固定资产贷款、普惠金融贷款支持场馆建设、文创开发等项目[11][12]
新京报快评:高校俱乐部试图送礼被罚,足球赛场不容暗箱操作
新京报· 2025-07-10 07:19
事件概述 - 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队因在比赛中试图向裁判员赠送礼品被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通报批评并罚款人民币10万元 [2] - 该事件发生在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队与杭州临平吴越足球俱乐部队的比赛中 [2] 行业影响 - 中足联的处罚表明了对扰乱比赛秩序、破坏竞赛公平性行为的严正立场 [3] - 裁判员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不容挑战 试图影响裁判执法的行为是对足球运动公平竞争精神的践踏 [3] - 足球的魅力在于公平公正原则 中国足球正致力于提升整体水平和重塑行业形象 [3] 公司影响 - 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作为高校职业俱乐部 其行为违背了体育教育目标并损害学校形象 [4] - 此次事件对公司是一个沉重教训 凸显了其管理层面的问题 [4] 监管信号 - 中足联通过严肃处罚传递明确信号:任何破坏比赛公平性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惩处 [4] - 事件暴露了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足 需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和提高违规成本 [4]
火爆程度媲美“苏超”,大连梭鱼湾为何“山呼海啸”
第一财经· 2025-07-09 14:55
足球赛事与文化现象 - "苏超"第六轮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以60396人的上座人数刷新了"苏超"赛事单场上座纪录和中国业余足球比赛的上座纪录[1] - 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在2024赛季中甲联赛、2025赛季中超联赛和中国足协杯比赛中连续刷新上座纪录,包括60028人的足协杯纪录、60951人的中甲纪录和61185人的中超历史第二高纪录[4] - 大连英博3年完成从中冠到中超的三级跳,2025赛季中超半程位列中游[4] 球迷文化与城市氛围 - 大连梭鱼湾足球场吸引了大量女性、儿童和老年球迷,76岁的王作杰是知名球迷代表[6] - 周末看球已成为部分家庭的固定活动,家庭套票价格为280元,死忠球迷看台票需通过球迷会小程序抢购[6] - 大连足球氛围浓厚,群众基础深厚,与"苏超"相比更具历史积淀[9] - 上海的大连籍球迷通过观影和远征助威保持与家乡球队的情感联系[9][10] 足球纪录片制作 - 纪录片《决战梭鱼湾》记录了大连英博2024赛季冲超历程,片长88分钟[12] - 导演丛永玮曾为职业门将,后转型影视行业,2013年制作过7集足球纪录片《赛季Ⅱ》[12] - 影片通过多来源素材剪辑呈现球队冲超关键情节,重点捕捉主教练李国旭的指挥细节[13][15] - 影片展现了小将成长、老将奋斗、老板感动和全国球迷共同见证的冲超奇迹[14] 足球产业与城市精神 - 大连英博的成功被视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励志故事,吸引了非球迷观众[13] - 球队拼搏精神重新吸引球迷回归球场,导演认为球队一半以上的成功应归功于球迷支持[15] - 足球文化被视为城市精神的体现,能够激励人们面对困难[16] - 梭鱼湾球场的"山呼海啸"氛围成为拍摄挑战,也是影片的重要表现元素[15]
火爆程度媲美“苏超”,大连梭鱼湾为何“山呼海啸”
第一财经· 2025-07-09 11:15
赛事上座纪录 - "苏超"第六轮南京vs苏州比赛以60396人刷新业余足球单场上座纪录和中国业余足球上座纪录 [1] - 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在2024赛季中甲联赛中以60951人刷新中甲上座纪录,并以61185人创中超联赛历史第二高且本赛季全国最高上座纪录 [3] - 梭鱼湾在中国足协杯比赛中以60028人刷新上座纪录 [3] 足球文化现象 - 大连英博3年完成从中冠到中超的三级跳,本赛季中超半程位列中游 [3] - 大连足球俱乐部代代传承,从大连万达到大连英博延续足球文化生命 [10] - 大连英博在2024赛季冲超成功的故事成为球迷心中的神话 [10] 球迷行为与城市文旅 - 周末看球成为大连居民徐先生一家的"节日",常购买280元家庭套票 [5] - 梭鱼湾主场观众特点为女性和孩子特别多,年龄跨度大,76岁王大爷是知名球迷 [4] - 上海大连球迷会组织观影《决战梭鱼湾》,邀请退役球员费煜到场,观影现场氛围热烈 [7] 纪录片《决战梭鱼湾》 - 纪录片记录大连英博2024赛季冲超历程,聚焦俱乐部管理者、教练员、球员和球迷心声 [10] - 导演丛永玮为前职业门将,曾制作7集纪录片《赛季Ⅱ》在央视播出 [10] - 影片呈现小将成长、老将奋斗、球队老板情感及全国球迷支持的关键情节 [12] 俱乐部运营与球迷基础 - 大连英博原名大连智行,通过法拍变更所有权后改组,队名"英博"意为young boy音译 [11] - 球迷称大连英博"总是绝杀别人",球员拼搏精神重新吸引球迷回球场 [12] - 大连足球群众基础深厚,观赛热情高,与"苏超"相比足球城氛围更浓 [7] 影视制作与足球结合 - 导演丛永玮拍摄时面临梭鱼湾球场"山呼海啸"的收声挑战,集中捕捉主教练李国旭指挥画面 [12] - 影片通过多机位拍摄呈现球队和数万球迷共同经历的故事 [13] - 导演希望影片传递的精神能让非球迷观众也获得激励 [13]
“足”够热爱:当代中国球迷的坚守——《中国足球环境及未来发展白皮书》即将重磅发布
经济观察网· 2025-07-09 11:00
足球赛事热度 - 巴黎圣日耳曼在国际足联世界俱乐部杯1/4决赛中以2比0战胜拜仁慕尼黑 吸引大量中国球迷熬夜观赛 [1] - 南京队与苏州队在"苏超"联赛中以0∶0战平 现场观众超6万人 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新纪录 [1] 中国足球发展现状 - 《中国足球环境及未来发展白皮书(2025)》即将发布 记录中国足球事业的新力量崛起、新热爱蔓延和新秩序形成 [1] - 白皮书由当代球迷态度调查和"足球五大环境"分析报告组成 涵盖基础设施、商业、职业、舆论和文化环境 [2] 球迷行为与态度 - 近7成网友对足球运动保持热爱 超过5成球迷在10-18岁期间初次爱上足球 14.36%的人在10岁前与足球结缘 [2] - 大量球迷虽未实现职业球员梦想 但对足球的热爱持续一生 并能理性看待中国足球发展 [2] 技术与商业赋能 - 赞助商推动下 足球赛场的科技含量和大屏观赛视听体验不断提升 [2] - 海信视像AI足球智能体研发工程师分享AI如何赋能足球发展 提升科技含量 [2] - 中国球迷认可中国技术在世界足球赛事上的亮眼表现 [2] 白皮书意义 - 白皮书凝聚数千调研样本 不仅是一组数据集合 更是一部中国足球的"热爱启示录" [3] - 当热爱成为全民共识 基础设施、商业生态、职业发展、舆论和文化体系将自然生长 [3]
“苏超”参赛球员和观赛球迷最高享5万购房补贴
新浪财经· 2025-07-09 07:29
无锡市滨湖区住房消费促进措施 - 无锡市滨湖区推出针对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参赛球员和观赛球迷的购房补贴政策,每套补贴3万-5万元,有效期至2025年10月31日 [1] - 政策要求购房者凭参赛或观赛证明享受补贴,开发商为执行主体 [1]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商业合作 - "苏超"首家官方旗舰店落地京东,销售13个城市主场球衣、吉祥物手办、定制文创等周边产品 [1] - 京东同步推出「京东送苏超夺冠城 1000 台百吋电视」促销活动 [1] - 京东服饰提供城市球衣定制服务,强化球迷与球队的属地关联 [4] "苏超"赛事影响力数据 - 南京队VS苏州队比赛吸引60396名观众,其中省外观众占比35%(21306人),创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 [4] - 赛事带动南京文旅消费:7月4日-6日接待游客218 1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27 2亿元,其中异地消费17亿元 [4] - 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110亿次(截至6月21日) [4]
“苏超”:最“职业”的业余联赛写就的中国足球启示录
新浪财经· 2025-07-09 07:28
赛事热度与观众参与 - "苏超"联赛吸引大量首次现场观赛的新观众,江苏省十三个万人级别体育场均出现一票难求现象[1][2] - 南京队对苏州队比赛门票需求达六万张,远超2012年江苏舜天对广州恒大创下的65769人历史纪录[2] - 同期中甲联赛南京城市队主场上座率不足5000人,与"苏超"形成鲜明对比[2][8] 赛事定位与组织特点 - "苏超"由江苏省政府直接推动,游离于现有职业足球体系之外,无明确对应层级[4] - 球员选拔标准模糊,现役职业球员限制为三名,导致队伍实力差异显著[6] - 南京队吸纳退役职业球员,常州队则由纯业余爱好者组成,整体水平接近中乙联赛[6] 营销策略与地域文化 - 官方采用"地域冲突"主题营销,如"楚汉之争""水蜜桃vs盐水鸭"等文案强化城市竞争概念[7] - 利用江苏省内"经济发达+实力平均"特点,将地域冲突娱乐化,吸引非传统足球观众[7] - 通过自媒体推广和线下地推活动,迅速扩大赛事影响力[7] 职业足球对比分析 - 职业联赛球队命名方式(省名或省会)导致地域认同感薄弱,而"苏超"以地级市为单位更易获得认同[14][17] - 职业联赛商业运作模式使球迷逐渐失去归属感,"苏超"球员本地化特征(如常州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增强社区属性[14][17] - 南京城市队中甲比赛观众仅2018人,同城"苏超"业余球队却获全民追捧,反映职业联赛地域感召力缺失[8][13] 商业模式与产业价值 - "苏超"创造显著文旅经济价值,带动城市间游客交换,类比"淄博烧烤"等成功案例[7] - 职业联赛门票收入占比低(多数球队依赖投资方输血),而"苏超"10元票价仍能形成商业闭环[18][20] - 赛事热度催生黄牛市场,证明需求与票价无关,关键在于娱乐性和地域认同[18] 足球体系反思 - "苏超"打破"成绩决定关注度"的传统认知,证明无条件的社区支持可能存在于业余赛事[14] - 职业联赛未能建立独立商业体系,长期受国家队成绩拖累,而"苏超"纯粹娱乐定位规避此类压力[20][21] - 从业者开始探索巴西式地区联赛模式,更适应中国幅员辽阔的国情[22] 社会影响与行业启示 - 赛事带动南京城市队中甲上座率从2018人提升至3137人,显示对职业足球的潜在促进作用[22] - 证明足球娱乐本质仍具吸引力,扭转"中国非足球土壤"的悲观论调[22] - 为职业足球提供转型思路:强化社区联结、降低商业依赖、明确娱乐定位[17][21]
中国足球生态正在被“苏超”重塑
36氪· 2025-07-09 07:0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足球产业总产值达850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42%,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 [1] - 2025年1-5月新增足球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加120%达8.7万家,江苏占比超30% [1]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前三轮吸引18万现场观众,单场最高上座率3.2万直逼中超平均2.4万,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收入增长305% [1] 赛事运营与商业化 - 苏超通过"去职业化"规则激活基层生态,每队限3名现役职业球员,强调属地化参与,形成职业球员与业余赛事的双向流动 [2] - 2025年苏超已集合21家赞助商,包括京东、伊利、小米等知名品牌,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 [18] - 江苏银行作为总冠名商实现亿级曝光,京东通过赛事互动深度触达消费群体,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并推出进球触发100万份免单福利 [11] 传播与影响力 - 抖音平台江苏城市足球联赛话题播放量高达38.2亿次,相关话题热度持续高涨 [4] - 央视频App上线苏超专属频道,江苏卫视联合新媒体推出《江苏超会玩》,实现赛事"上星"传播 [9] - 赛事影响力报告显示95.2%的江苏居民知晓苏超,近八成关注者是非球迷群体 [7]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国产运动品牌卡尔美聚焦次级联赛与基层足球,150元以内球衣定价为国际品牌三分之一,85%销量来自政府、学校等团购业务 [16] - 双象股份强化球革等体育用品研发生产,扩大产品占比 [18] - 江苏银行手机银行"苏超专区"存款增长35%,左心房奶茶因主场联动日销翻3倍 [21] 政策与区域发展 - 江苏省推出《城市足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省级财政每年专项拨款8000万元,各市配套资金超2亿元 [18] - 常州市提出《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体育与文旅等深度融合 [21] - 苏超成为传播地域文化、增强城市凝聚力的重要平台,80%市民认为"苏超是常州的新名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