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

搜索文档
深圳将迎合成生物产业立法 央地协同加速化妆品新原料审评审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06:41
深圳合成生物产业立法 - 《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草案)》于5月12日公布 6月13日前公开征求意见 共30条 采取"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形式 [1] - 立法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不足 新原料审评审批周期长 产品应用推广不足等痛点 提出空间 人才 资金等要素供给解决方案 [1] - 全球生物经济规模未来10-20年将达2万亿-4万亿美元 生物改造贡献率将达30%-70% 近3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40%集聚深圳 [1] - 深圳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2014-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1.3% 逐渐成为经济新引擎 [1] 央地协同加速审评审批 - 我国合成生物产业链下游企业占比88% 覆盖医药健康 化工能源 食品农业 日用化妆等领域 [2] - 化妆品新原料审评审批存在周期长 成本高问题 国家药监局1月发布新规提高审评审批效率 [2] - 深圳立法推动与国家 省药监部门联动 提供化妆品技术审评服务 支持特殊化妆品 新原料注册等技术工作 [2] - 合成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深圳立法推动建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合作中心 [3] 全国合成生物产业布局 - 上海发布行动方案 要求2025年孵化10家以上创新企业 吸引5家以上区域总部 新增3-5家企业上市 [4] - 湖南常德合成生物制造相关企业35家 产值达125亿元 产业立法草案已进行二次审议 [5] - 深圳近3年新增合成生物企业占全国40% 其中80%落户光明区 截至去年底光明区汇聚120多家企业 总估值近400亿元 [5] 深圳产业支持措施 - 空间保障:建设专业化合成生物产业园 提供研发 量产空间与配套设施 推动境外产业园开发 [5] - 人才支撑:支持高校开设合成生物学专业 鼓励产学研合作 深圳理工大学4月获批新增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 [5] - 资金扶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 鼓励产业并购基金 加大初创企业信用担保力度 [6] - 深圳首个合成生物产业私募基金去年4月成立 规模15亿元 光明区与软银中国 松禾资本等建立联动机制 [6] - 推动"合成生物贷" 初创企业授信额度从1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 累计贷款额度超亿元 [6]
新财富·董秘特辑 | 唐梦华:做好公司的“翻译者”,努力把公司价值讲给世界听
新财富· 2025-05-07 07:38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 -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是中国资本市场极具权威性与公信力的标杆评选,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1] - 金牌董秘群体凭借专业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推动上市公司治理优化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深化 [1] 锦波生物与唐梦华 - 唐梦华现任锦波生物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主导公司上市工作,使其成为A股首家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的上市公司 [3] - 锦波生物2023年7月20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北交所推动"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3] - 公司上市后成为北交所市值和股价表现均位列第一的"合成生物"明星企业 [3] 锦波生物的核心技术与创新 - 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研发与产业化 [5] - 2021年6月获批我国首个采用新型生物材料的医疗器械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 [6] - 2023年8月获批我国首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 [6] - 2025年4月获批国际首个采用自组装、自交联技术的"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 [7] - 公司成为全球唯一能规模化生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植入级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 [7] - 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安全性(临床应用超200万支无免疫原性问题)、有效性(164.88°柔性三螺旋结构)、应用场景(广泛的组织修复特性) [8] 研发体系与战略 - 公司构建六大技术平台,包括高通量自动筛选、结构研究与预测、生物合成转化等 [9] - 与复旦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机构共建联合研究平台,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体系 [9] 唐梦华的职业经历与上市挑战 - 唐梦华从投行转向产业,2019年加入锦波生物,全面启动公司上市工作 [11] - 上市最大挑战是向监管和投资者传达公司价值,因无直接可比公司需从零建立认知 [11] - 2021年国家药监局命名"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细分赛道后,公司战略定位更清晰 [12] 董事会秘书的职责与价值 - 董事会秘书需具备财务、法律知识及监管敏感性,连接公司与资本市场 [15] - 职责包括合规管理、投资者关系、信息披露及风险控制,是公司长期发展的"看不见的支点" [15]
常州出先手,转动“基因魔方”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5-06 21:20
□ 本报记者徐维庆通讯员周健 "中试完成后,成品推向市场的成功率可达九成。"近日,站在已建成的全省最大合成生物蛋白制造中试 平台前,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松对合成生物的未来激情满满。 中间性试验,即小型生产模拟试验,是产品大规模量产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合成生物的中试,对相关企 业产品加速投向未来市场有着决定性作用。创健医疗投资1.2亿元,耗时两年时间打造了华东地区最大 的合成生物蛋白制造中试平台,集成陶瓷膜过滤、超滤、纳滤等多套纯化设备,实现酵母、大肠杆菌等 微生物发酵工艺开发与放大,同时结合AI实现全智能化生物制造,采用西门子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准控 制工艺参数,每年可完成100—200批次工艺验证。 目前,创健医疗的中试平台已经开始承载核酸四面体、重组胶原蛋白等前沿项目工艺验证;同时,北京 市昌平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与创健医疗联手,在常州启用部分先期科 研成果的中试,完成后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品。 创健医疗在合成生物领域加码中试战略布局,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例,在新药 开发中,基于DNA折纸技术构建,由4条单链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发组装形成 ...
民企助力跑赢全市增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6 21:16
昌平区经济表现 - 昌平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9%,跑赢全市增速 [1] - 2024年昌平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2109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比重为79.8%,实现收入3494.3亿元,同比增长12.4% [4] - 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4] 中海储能(铁铬液流电池) - 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中约90%为纯水,安全性高,使用寿命达20至30年 [1] - 公司已手握多个储能亿元级大单,预计2024年营收达2亿元 [2] - 正在全国建设三大生产基地,每个工厂年产能将达3吉瓦时,广东惠州基地有望2024年投产 [2] 诺诚健华(创新药奥布替尼) - 奥布替尼新获批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首次患病者 [2] - 该药通过分子结构创新设计实现精准靶向结合BTK蛋白,安全性更高,未来有望拓展至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 - 目前已有四个淋巴瘤相关适应症在国内获批,多个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试验进展至全球三期 [3] 微元合成(合成生物制造) - 通过微生物改造将葡萄糖转化为阿洛酮糖,转化效率提升至80% [4] - 2024年一季度河北秦皇岛工厂投产,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面积翻番 [4] - 受益于昌平区搭建的高通量菌株构建筛选平台等产业支持措施 [4]
瑞德林刘建:重病之后,开启全新人生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2:10
(原标题:瑞德林刘建:重病之后,开启全新人生) 由"云上天泉"冠名播出的《Hi,老板》,最新一期约到了瑞德林董事长刘建。38岁那年,他的事业因为 重病按下暂停键。病愈后,带着对生命的全新敬畏,刘建选择创业,用6年的时间,带领瑞德林穿越死 亡谷,让公司成为合成生物领域的佼佼者。 点击观看视频:瑞德林刘建:重病之后,开启全新人生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更多内容请关注"证券时报"官方视频号、抖音号《Hi,老板》专辑。 凌晨5点钟: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 刘建:我天性比较乐观,对生死看得比较开。 于德江:已经到生死这个维度了吗? 刘建:当然,那叫恶性癌症。 于德江:2002年在兰大毕业之后,就来到了深圳,在一家药企工作,一路也做到了高层,什么原因要毅 然决然地去辞职创业? 刘建:其实我是喜欢挑战的人,在上市公司,我也负责过一个公司,我们当初花十多个亿,收了一家公 司。我做总经理来做投后管理,它的企业在西北。相对来说,管理比较落后,把这样的一个企业,融入 到这种相对来说节奏比较快、管理要求比较高的一个体系,其实难度很大,所以那时候压力也大、应酬 也多,加上作息不规律、睡眠的时间不够,所以后来到了2015年、2016年的时候就生 ...
11.8亿元!凯赛生物、华大基因...又一批合成生物项目落地安徽!
synbio新材料· 2025-04-30 07:32
合成生物平台建设和科技招商专项活动 -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专项活动在合肥举办,聚焦合成生物平台建设和科技招商 [2] - 活动包括重大项目签约和安徽省合成生物学会(筹)组建启动仪式 [4][5] 重大项目签约 -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芜湖三山经开区管委会等地方政府与上海凯赛生物、深圳华大基因等企业签约5项"双招双引"重点项目,累计投资达11.8亿元 [4] - 芜湖市三山经开区与福莱明生物签约"重组胶原蛋白和类胶原蛋白产品研发产业化项目" [4] - 合肥市庐阳区与华大基因农业签约"华大生物农业应用研究院建设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4] - 安徽科宝生物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作签约"名贵中药材体培牛黄及其关键原料胆红素生物制造产业化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4] - 合肥高新区与凯赛生物签约"生物基复合材料新能源结构件研发制造项目" [4] 安徽省合成生物学会(筹)组建 -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周丛照、安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熊宇杰等专家学者发起组建 [5] 其他行业动态 - 科学家利用菌丝体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可自我生长修补裂缝 [6] - 国恩股份启动10万吨/年可降解材料PHB项目,筹划"A+H"股上市,营收192.2亿元 [6] - 海淀区国企旗下山东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顺利中交 [6] - 依托院士团队,11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一期2025年底或实现量产 [6]
超3200亿,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集群发力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26 06:26
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大会 - 大会于2025年4月25日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办 [2] - 发布"3+6+6"现代化产业体系:3大特色优势产业(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网络空间安全、先进装备、先进能源)、6大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新型储能、量子科技、脑机接口) [4] 产业基金集群现状 - 已组建154只基金,总规模超3236亿元,为中西部最大产业基金集群 [5] - 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覆盖"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链条 [5] - 策源资本已合作组建74支基金,总规模达2143亿元,覆盖本地项目近100个,招引项目超150个 [5] 现场签约与基金设立 - 与11家机构签约产业基金合作,规模超340亿元 [5] - 与11家科创企业直投签约,金额超5亿元(含智谱华章、脑动极光等) [5] - 宣布设立20亿元"中试基金"(聚焦科研成果量产转化)和50亿元"数字文创母基金"(依托本土IP如哪吒、王者荣耀等打造生态闭环) [5] 基金群战略布局 - 2021年提出5年内推出总规模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 [5] - 2022年成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返投要求1.5倍且认定灵活,设最高80%让利机制 [5] - 天使母基金特点:出资比例高、地域限制少、投资弹性足、返投认定活、激励力度强 [5] 行业地位与目标 - 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发展质量效益与科技创新实力领先 [5] - 母基金研究中心评价其3000亿产业基金为"大手笔",集群设置科学合理且分工明确 [5] - 目标通过市场化母基金吸引优质GP,实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5][6]
「华恒生物」营收21.78亿元!主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探寻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战略合作?
synbio新材料· 2025-04-23 05:52
华恒生物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1.78亿元,同比增长12.37%,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 [3][4] -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下降57.80%,扣非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59.54%,主要因经营费用增加及缬氨酸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9亿元,同比下降33.71% [4] - 总资产49.89亿元,同比增长25.67%,净资产25.64亿元,同比增长40.38% [4] 战略合作与产业链布局 - 与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部合作,结合合成生物技术与农业创新基因 [5] - 与东华大学共建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开发1,3-丙二醇等新材料,推动PTT纤维产业链发展 [5] - 牵头成立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成员包括东华大学、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加速国产替代与产业链协同 [5] 研发与产能建设 - 增设高通量平台,升级合成生物研发平台,参与设立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 [6] - 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牵头合肥市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项目,构建AI生物制造平台 [6] - 在建项目包括赤峰基地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5万吨1,3-丙二醇,秦皇岛基地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以及缬氨酸、三支链氨基酸等产能 [6] 行业动态(非公司直接相关) - 万凯新材生物基呋喃聚酯项目中试 [7] - 全球首套6万吨/年PBST生物降解新材料装置投产 [7] - 金发科技营收605.14亿元,凯赛生物多个生物基项目进展显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