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lm
icon
搜索文档
暑期档观察:影院日均上座率不断升高 《南京照相馆》上映以来累计五次逆跌|一探
第一财经· 2025-08-06 12:07
暑期档票房表现 - 8月3日单日票房达3.8亿元创今年暑期档新高 [1] - 8月2日及3日单日票房均突破3亿元 [1] - 截至8月6日18点暑期档累计总票房达75亿元 [1] 重点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上映13天票房超17亿元 [1] - 该片预测总票房将突破30亿元 [1] - 影片已累计实现五次票房逆跌 [1]
猫眼专业版数据:2025暑期档票房破75亿
智通财经· 2025-08-06 11:51
2025年暑期档票房表现 - 截至档期第67天(2025年8月6日),总票房达146.85亿元,但较2024年同期(74.51亿元)和2023年同期(84.18亿元)显著下滑[6] - 档期内票房前十影片中,《南京照相馆》以17.88亿元票房居首,排片场次达204.9万场;《长安的荔枝》以6.44亿元票房位列第二,排片163.3万场[3] - 头部影片票房集中度较高,Top10影片中仅前三名票房超5亿元,其中《侏罗纪世界:重生》票房5.57亿元[3] 历年暑期档对比 - 2025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总票房75亿元,较2024年同期116.43亿元下降35.6%,较2023年206.2亿元下降63.6%[11] - 观影人次大幅缩减:2025年档期观影人次1.98亿,较2024年2.84亿减少30.3%,较2023年5.04亿减少60.7%[11] - 平均票价降至37.7元,低于2024年和2023年的40.8元[11] 新片供应与体量分布 - 2025年暑期档新片供应量达139部,高于2024年138部和2023年98部[13] - 高票房影片数量减少:2025年票房超10亿元影片仅2部,低于2023年7部;票房1-3亿元影片12部,3-5亿元影片6部[13] 区域与院线表现 - 万达影投为影投票房TOP1,上海市为城市票房TOP1,广东省为省份票房TOP1,华东地区为区域票房TOP1[7] - 《南京照相馆》在全国票房登顶,成为档期冠军[10] 用户画像特征 - 性别占比稳定:2025年购票用户女性占比54.8%,男性45.2%,与2024年(女性54.7%)基本持平[15] - 年龄结构年轻化:2025年24岁以下用户占比29.1%,较2024年34.6%下降5.5个百分点;40岁以上用户占比44.6%,较2024年39.7%上升4.9个百分点[16]
2025年8月电影总票房破15亿 《南京照相馆》领跑
央视新闻· 2025-08-06 08:09
暑期档电影市场概况 - 2023年暑期档类型多元、题材创新、供给丰富,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 [3] - 国产影片以喜剧、悬疑、动画题材为主,8月为重点上映期 [3] -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多部抗战主题影视作品集中推出 [3] 重点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 - 由《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原班团队打造,为首部喜剧动画电影 [3] - 以"妖怪职场生存记"为核心创意,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职场哲学 [3] - 延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学派"美学风格,兼具经典与当代元素 [3] 抗战主题电影动态 - 《南京照相馆》已上映,《东极岛》《山河为证》将于8月登陆院线 [4] - 《东极岛》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里斯本丸沉没事件",展现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壮举 [5] - 影片包含巨轮倾覆、百船救援等震撼视效场面 [5] - 《山河为证》为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14年抗战历程的纪录影片 [6] - 采用数字修复技术处理海量珍贵影像,兼具历史逻辑性与艺术表现力 [6]
Sony's Q1 Earnings on the Horizon: What Investors Should Know
ZACKS· 2025-08-05 15:31
财报与市场表现 - 索尼集团将于2025年8月7日公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Zacks一致预期每股收益为24美分 与去年同期持平 过去30天上调1美分 [1] - 过去四个季度每股收益均超预期 平均超出幅度达40.8%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49.1% 超过音频视频制作行业44.2%的涨幅 [2] 业务板块分析 游戏与网络服务(G&NS) - PlayStation 5活跃用户和用户支出持续增长 推动网络服务收入与利润提升 重点通过PlayStation Plus订阅和商店个性化定价策略增收 [5] - 与万代南梦宫达成战略合作 以680亿日元收购2.5%股份 共同拓展动漫和漫画全球粉丝社区 [13] 娱乐业务 - 娱乐部门占2024财年总营收60% 通过内容库收购、动漫和技术创新扩大IP 推进"创造无限现实"长期愿景 [4] - 音乐业务通过新兴市场(拉美/印度/欧洲)扩张和AI技术应用实现增长 强化本地艺术家合作与IP开发生物纪录片等衍生内容 [6] 影视与图像传感器 - 影视板块受益于Crunchyroll付费订阅增长及收购Alamo Drafthouse影院产生的协同效应 动漫流媒体业务预计2030年前年增速超10% [7][10] - 图像传感器业务受移动设备需求支撑 但面临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压力 [7][11] 财务与运营挑战 - 新兴市场收入占比高 受日元/美元/欧元汇率波动显著影响销售与生产成本 [11]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直接冲击G&NS/ET&S/I&SS业务板块 需应对潜在运营稳定性风险 [12] 行业对比数据 - 动漫市场2023-2030年预计保持高个位数年增长率 Crunchyroll核心业务增速将超10% [10]
《东极岛》等12部新片本周上映 你最想看的是哪部?
央视新闻· 2025-08-05 01:25
电影市场表现 - 全国电影市场上周票房收入17.5亿元,较上上周11.88亿元增长显著,暑期档观影热潮持续升温 [1] - 《南京照相馆》以单周11.02亿元票房稳居榜首,累计票房突破16亿元 [3] - 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元,《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位列三甲 [3] 周票房榜单 - 《戏台》和《长安的荔枝》分别以1.52亿元和1.30亿元票房位列周榜第二、第三位 [5] - 两部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2》与《浪浪山小妖怪》表现亮眼,周票房分别为1.02亿元和1.27亿元 [5] - 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猫和老鼠:星盘奇缘》为家庭观影提供丰富选择 [5] 新片上映动态 - 历史战争片《东极岛》将于8月8日公映,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采用IMAX特制拍摄工艺,累计实拍200余天 [7][8] - 喜剧电影《奇遇》和励志电影《不再退缩》分别于8月8日和8月10日上映,主打新颖设定和感人故事 [10][22] - 动画电影《玛丽和麦克斯》和《疯狂动物城》将于8月8日重映,后者全球累计票房逾10亿美元 [11][24] 影片制作亮点 - 《东极岛》创华语电影水下拍摄时长纪录,启用亚洲最大9000平方米"超级水棚",完成4.5分钟深潜拍摄 [7][8] - 《东极岛》通过1:1实景还原工业级制作,精准复刻沉没货轮及20艘渔船,运用IMAX摄影机进行深海实拍 [8] - 《玛丽和麦克斯》为黏土定格动画,制作耗时5年,凭13万余张画面筑细腻世界 [11] 影片题材与类型 - 国产影片凭借精良制作与多元题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暑期档票房持续攀升 [6] - 本周新片涵盖历史战争、喜剧、励志、动画、惊悚、犯罪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13][30][35] - 《东极岛》《老马的背包》《开国将帅授衔1955》等影片聚焦历史与现实主义题材 [15][17][18]
Disney's 3 Marvel Movies In 2025 May Have Anything But 'Fantastic' Box Office Performance
Benzinga· 2025-08-04 17:37
迪士尼2025年漫威电影表现 - 2025年首部漫威电影《美国队长4》全球首周票房达1.924亿美元(本土1亿+国际0.924亿)[1] - 该片累计票房达4.151亿美元(本土2.005亿+国际2.146亿)[2] - 五月上映的《雷霆特工队》全球票房3.824亿美元(本土1.903亿+国际1.922亿)[2] - 《神奇四侠》首周本土票房1.176亿美元但次周暴跌66%至0.398亿[3] - 该片两周累计票房3.687亿美元(本土1.984亿+国际1.703亿)[4] 与历史数据对比 - 2025年三部漫威电影目前全球累计11.6亿美元(本土5.892亿)[6] - 2023年三部漫威电影全球累计15.3亿美元(本土6.58亿)[5] - 2024年《死侍与金刚狼》单片全球票房13.4亿美元(本土6.367亿)[7] - 华纳《超人》电影四周全球票房5.512亿美元(本土3.162亿)[8] 行业竞争格局 - 华纳《超人》次周票房跌幅53%优于漫威影片[10] - 华纳2025年已有本土票房冠军《我的世界》及第四/五名影片[10] - 迪士尼非漫威电影《星际宝贝》全球票房10.2亿美元(本土4.212亿)[11] 公司战略调整 - 迪士尼未来将减少漫威电影年产量 2026年计划2部/2027年1部[12] - 2027年计划推出《复仇者联盟》新系列[12]
科技助力重现热血激荡历史 暑期电影市场佳作频出引发观影热潮
央视网· 2025-08-04 02:56
电影票房表现 - 8月3日单日电影票房突破3.78亿元,创2025年暑期档单日票房新高 [1]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在8月3日晚突破70亿元 [1] - 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超15亿元,暂列2025年票房榜第4位,持续领跑暑期档票房榜 [8] 新片上映计划 - 8月和9月将有《山河为证》《731》《捕风追影》《白衣逆行者》《有朵云像你》《营救飞虎》等十余部新片上映 [3] - 新片涵盖纪录片、动画片、剧情片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3] - 《山河为证》将于8月15日上映,是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的纪录影片 [4] - 《731》将于9月18日上映,讲述侵华日军在哈尔滨开展细菌战研究的历史 [6] - 《捕风追影》8月下旬上映,展现警方与高智商犯罪分子的对决 [6] 影片内容亮点 - 《山河为证》运用数字修复与艺术再造相结合的方式,重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历史 [4] - 《731》聚焦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的觉醒抗争,引发观众共鸣 [8] - 《浪浪山小妖怪》以"妖怪职场生存记"为创意核心,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职场哲学 [11] 动画电影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延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学派"美学风格,为经典动画注入当代活力 [14] - 上海动漫主题影院举办"嘻游日"主题活动,文创周边销售金额达周末同期的4倍 [14]
暑期档票房破70亿元,30家公司或凭《南京照相馆》分得1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3:58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 [1] - 《南京照相馆》上映10天总票房破15亿,位列2025年票房榜第三位,豆瓣评分8.6分 [3] - 《南京照相馆》首映日票房破亿,打破近三年暑期档战争片首映日纪录 [3] 电影《南京照相馆》市场影响 - 业界对《南京照相馆》的票房预测从14亿元上调至42亿元,若实现将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票房过10亿的影片 [3] - 电影热映带动南京民国家庭户籍档案查询量从每天10单激增至1000多单 [3] - 暑期档前半程(6月1日至7月16日)累计票房不足34亿,两周后接近翻倍,《南京照相馆》上映8天实现4次逆跌,扭转市场冷清局面 [17] 出品方及资本市场反应 - 《南京照相馆》共有9家出品方、2家发行方和21家联合出品方,片方分账比例38.41%,若票房达42亿,30家公司将分得约16亿 [4] - 幸福蓝海股价截至8月1日为21.35元/股,较暑期档前(5月30日)上涨2.34倍 [9] - 中国电影股价自6月23日起上涨,截至8月1日较5月30日涨幅达33.13% [10] - Wind影视指数于7月30日创阶段新高 [7] 潜在热门影片《731》 - 《731》定档9月18日,预告片标注"未满18周岁谨慎观看",截至8月3日晚"想看人数"超384万,位列近期想看榜第一 [12]
《731》定档!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07:59
电影定档信息 - 8月15日定档影片包括纪录片《山河为证》和剧情片《坪石先生》[1] - 8月16日集中上映三部影片:动作片《捕风追影》、美国动画片《坏蛋联盟2》和国产动画片《非人哉:限时玩家》[1] - 8月23日将推出医疗题材影片《白衣逆行者》[1] - 8月29日双片同映:文艺片《有朵云像你》和悬疑片《脱缰者也》[1] - 9月3日上映战争题材电影《营救飞虎》[1] - 9月5日引进挪威爱情片《爱的暂停键》[1] - 9月13日推出剧情片《轻于鸿毛》[1] - 9月18日上映历史题材影片《731》[1] 影片类型分布 - 动画片占比25%(2/8),包括一部进口动画和一部国产动画[1] - 纪录片占比12.5%(1/8)[1] - 剧情片占比37.5%(3/8)[1] - 特殊题材影片(医疗/战争/历史)占比37.5%(3/8)[1]
“低俗”短剧,让多少90后身价过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12:33
行业概况 - 2023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突破370亿元,用户规模超5亿,单部爆款分账收入可达数千万元 [12] - 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67.65%,预计2025年将达634-686亿元 [13] - 短剧上线5天播放量破10亿,2周破20亿,单片分账收益预测8000万-1亿元 [7] - 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已超过电影市场,并可能于2024年超过电视剧市场 [9][10] 商业模式 - 短剧制作成本约50万元,头部作品ROI可达10倍以上,远高于长剧的1.6-2倍 [27][28] - 国际案例《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成本20万美元,3个月票房2500万美元,ROI超100倍 [20][23] - 短剧采用会员免费制替代按集收费模式,盈利转向广告植入和会员费 [75][76] - 平台级短剧如《原罪》预算1200万元,《执笔》预算2400万元,效果超预期 [77] 生产特点 - 短剧年产量达4万部(7500小时),平均成本不足100万元,为长剧千分之一 [37] - 拍摄周期极短,例如6周完成拍摄剪辑,主演日均睡眠仅3小时 [23][61] - 采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5秒一个小高潮,节奏密集依赖剪辑特效 [69][80] - 传统影视从业者转型后效率显著提升,例如导演4个月完成20多部短剧 [37] 人才市场 - 一线短剧演员日薪2万-3万元,整剧打包价20万-30万元 [16] - 演员为适应角色需快速改变形象,如2个月减重55斤 [62] - 传统明星如李若彤、刘晓庆、万茜等纷纷试水短剧 [47][48][51] - 群演日薪150元起,高校学生参与兼职龙套 [16][64] 竞争格局 - 暑期档电影票房45亿元(同比下滑33%),长剧《淬火年代》收视率跌破底盘 [4][5] - 短剧以低投入高回报优势挤压传统影视,头部公司单项目盈利数千万 [8][13] - 长剧平台如爱奇艺、腾讯入局短剧,但盈利逻辑与原生短剧存在差异 [77][79] - 行业规范化政策出台后暴富神话减少,但市场总量持续扩大 [73][74] 用户需求 - 短剧契合碎片化时间场景,如通勤、厕所等场景的即时娱乐需求 [85][86] - 用户偏好重复套路框架,追求无需思考的情绪价值 [87][88] - 传统长剧因沉浸时间需求与当代生活节奏脱节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