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10:1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政策文件 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世界级体育企业和赛事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13]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开展赛事评级 推动公共资源向赛事开放 优化审批流程[5][14] -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发展规划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项目 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6][14] - 开展低空赛事活动促进低空体育消费 培育冰雪经济 支持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范围[6][14] -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研发体育器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案 加强体育科技研发和转化 建设创新研发中心[6][15]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打造运动空间 挖掘城市"金角银边"空间配建设施[15] - 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围绕全民健身日/春节/国庆等节点开展消费季/消费月活动 鼓励体育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动[6][15] -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对体育消费领域服务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发放体育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6][15] - 扩大体育消费群体 发布全民健身计划 开展青少年公益性赛事 加强老年人运动指导[6][16] 壮大体育经营主体 - 做大做强体育企业 扩大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引导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8][16] - 深化体育产业交流合作 实施中国体育品牌海外推广计划 支持企业"走出去"培育国际竞争力集团[8][16]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 推动补链延链强链 鼓励改造升级公共体育场馆[16] 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 - 深化行业融合发展 开展商旅文体健联动 推动体医融合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16]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体育产业带 支持地区将体育培育为支柱产业[16] - 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 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完善数据产权规则[8][17]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高校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适度扩大体育专业学位招生规模[9][17] -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9][17] - 丰富体育场地供给 出台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方案 通过中央预算投资/专项债券等支持设施建设[9][18]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场景 应用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方案[9][17] - 做好统计监测工作 修订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加强部门间数据互通共享[10][18]
国办:到2030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9:30
人民财讯9月4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 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
国办: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应用场景
第一财经· 2025-09-04 09:21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优化体育消费支付服务,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应用场景,利用数字人民币 智能化、数字化服务优势助力体育产业和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行体育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 式,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方案,防范化解预付式消费风险。完善青少年体育培训 制度标准。实施体育赛事门票实名制管理,依法严厉查处、打击倒卖赛事门票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地 方体育行政执法工作机制,明确体育市场执法主体和执法事项,保护体育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保险机 构开展体育赛事、运动伤害等保险业务。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9:14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1]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1] 赛事体系建设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并依托运动项目协会开展赛事评级 [1] - 提高职业赛事发展水平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赛事 [1] -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赛事纳入奥运会积分赛(资格赛)体系 [1] 赛事政策支持 - 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引导赛事规范发展 [1] - 加强对各地申办举办国际赛事的统筹指导 [1] - 鼓励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并支持新兴体育项目规范开展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华社)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09:04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 行业影响 - 政策旨在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并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国办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新华社· 2025-09-04 09:04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 [1]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1] 重点举措 -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包括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优化赛事服务管理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1]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包括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扩大体育消费群体 [1] - 壮大体育经营主体包括做大做强体育企业 搭建优质对接平台 深化体育产业交流合作 [1] - 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包括深化行业融合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 [1] -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丰富体育场地供给 [1] -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包括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做好体育产业统计监测工作 [1]
郑州:力争到2027年体育产业规模突破600亿
经济观察报· 2025-09-03 05:03
经济观察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郑州市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025—2027年)》。其中提到,方案明确,到2027年,力争承办国际赛事、全国综合(或单项)赛事 20次以上;重点围绕发展迅速、群众基础较好的项目,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200场次以上;健全全民 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便利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2%;不断完善体育场 地设施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600亿元,人均体育服务性消费达 到2200元,赛事经济成为郑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原标题:郑州:力争到2027年体育产业规模突破600亿) ...
“票趣多”平台正式发布,以“票根经济”激活十五运体育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9:12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广州市2024年体育消费规模达63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1] - 广州市发布《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 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体育消费中心、国际湾区体育中心和国际体育赛事中心三大目标[1] - 粤港澳三地需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区域协同新机制 推动"体育湾区"建设[2] 赛事机遇与城市发展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在广州开幕 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杠杆[1] - 广州借助全运会契机优化整合粤港澳三地体育场馆和交通设施 提升国际化赛事组织水平[1] - 加快构建城市十分钟健身圈和国际赛事活力走廊 实现"办好一个会 提升一座城"理念[1] 企业战略与创新实践 - 珠江文体发布"票趣多"创新体育消费行动 以票根经济激活全链条消费[1][3] - 企业依托双亚运级赛事服务经验承担广州赛区30个场馆运行设计及五项赛事运营工作[3] - 推进从场馆空间运营向体育内容创造转型 通过多业态融合构建消费联动新生态[3] 区域协同发展 - 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推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 是一国两制创新实践[2] - 广州定位大湾区体育龙头打造差异化城市名片 跻身国际化大都市队列[1]
珠江文体“票趣多”平台发布 以“票根经济”激活消费
新华财经· 2025-08-29 06:45
新华财经广州8月29日电(记者吕光一)28日"推进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体育强市建设研讨 会"在广州举办。期间,珠江股份旗下珠江文体发布"票趣多"平台,旨在以文体票务为纽带,激活旅 游、商业、餐饮等全链条消费,形成"一场赛事带活一片区域、一个IP激活一串消费"的乘数效应,为广 州建设国际体育消费中心提供企业实践样本。 7月,《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下称规划)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体育 消费中心、国际湾区体育中心、国际体育赛事中心"三大目标。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赵灵峰在会上指 出,2024年广州体育消费规模达63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未来广州将以此规划为引领,增强体育产业 动能,创新消费场景与模式,深化"体育+"融合,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珠江文体在体育场馆运营、赛事组织、智慧体育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 验和资源,业务覆盖全国10个省市30余个场馆项目。"当前,我们正全力推进从'场馆空间运营'向'体育 内容创造'的高质量转型。"珠江文体董事长周星星表示。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珠江实业集团董事长郑洪伟在会上表示,珠江实业集团作为广州市属国企,积极 ...
增速超10% 体育产业成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增长极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并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通过增加体育产品供给和丰富赛事活动激发消费需求 [1] - 体育产业被定位为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需调动市场力量提升经营主体活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 - 体育产业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赛事经济、户外产业和冰雪经济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 消费潜力与产业联动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形成巨大体育消费潜力 需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和创新模式转化潜在需求 [2] - 体育产业具有强大融合力 能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优化产业结构 [1][2] 体育制造业发展现状 - 体育用品制造业年产值规模达1.47万亿元 占体育产业总规模40% 生产企业超6.3万家 [3] - 形成覆盖竞技体育、群众健身和康复训练的15大类产品体系 冰雪装备实现全场景覆盖 [3] - 2024年体育用品出口额284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产品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城市足球篮球联赛带动经济增量 赛事经济能整合场地设施、装备制造和健身休闲等业态 [4] - 马拉松赛事显著拓宽跑步类鞋服市场规模 国货潮品销量实现快速增长 [4] - 区域合作办赛成为新趋势 长三角体育产业规模1.5万亿元占全国超40% [5] 区域发展格局 - 京津冀发挥冬奥会长尾效应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 [5] - 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十五运"契机推动三地通关便利化和体育湾区建设 [5] - 体育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显著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重要载体空间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