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

搜索文档
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国家会客厅”投运
环球网· 2025-05-15 02:29
项目概况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于2024年5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定位为"国家会客厅",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2][8][19] - 项目由北辰集团历时6年打造,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与一期联动形成超130万平方米的会展综合体[3][10][21] - 建筑融合中国传统礼序与现代设计,玻璃幕墙呈现"飞鸟群集",钢结构采用"鲲鹏展翅"造型[2][14][24] 硬件设施 - 配备8000平方米无柱会议厅、2万平方米单层无柱展厅及近百间多功能会议厅,支持30-50000人规模活动[3][9][25] - 设置6000平方米中央厨房及3000平方米出品厨房,可满足超万人同时用餐需求[3][9][25] - 智慧运营中心集成元宇宙看馆系统、虚拟排桌技术等数字化平台[3][9][25] 运营服务 - 组建182人专业保障团队,完成273项专项检查及19类应急演练[4][10][21] - 采用智能楼宇系统实时监测千余台设备,包括空调机组、电扶梯等[4][10][21] - 服务标准覆盖礼仪接待、宴会服务等全环节,曾保障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4][15][25] 商业生态 - 形成"会展+X"超级综合体,配套北辰中心写字楼、北辰荟购物中心及两家高端酒店[5][17][26] - 加入亚奥商圈新消费联盟,联动会展、商业、酒旅等九大消费场景[5][17][26] - 预计将显著提升区域人流、资金流集聚效应,推动京北消费结构优化[5][17][26] 行业影响 - 构建"一南一北、双核驱动"会展布局,加速北京会展业国际化、品牌化发展[10][21][32] - 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周边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16][26][32] - 助力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强化亚奥商圈核心支点作用[17][27][32]
外企在中国|国际会展巨头,在中国发现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09:37
行业概况 - 中国市场成为国际会展巨头的重要增长极,会展业已成为连接全球市场、推动产业交流的重要平台 [1] - 2024年中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844场,展览总面积为1.55亿平方米,展览面积同比增长10.1% [4] - 中国会展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低附加值活动逐步被淘汰,高附加值和专业性活动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4] 公司业务 - 法国智奥会展集团业务覆盖场馆管理、展会主办、活动与体育赛事运营三大板块 [1] - 公司大中华区业务遍布中国15个主要城市,每年为300余场活动与体育赛事提供服务,年均主办15余场自主品牌展会及活动 [1] - 公司坚持"Glocal战略"(Global+Local),将全球先进经验与中国市场洞察相结合 [4] 技术与创新 - 中国会展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加速落地的典型场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深度嵌入展会策划和运营 [5] - 中国会展业拥有高效的高科技工具和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和技术可借鉴到其他市场 [1][5] - 绿色低碳成为国际会展业共同追求,公司致力于提供更先进、更具创意的绿色技术 [6] 未来展望 - 合作将驱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公司希望持续加强协作优化合作模式 [8] - 公司对中国市场未来充满信心,将继续深化现有业务并积极寻找更多合作机会 [8] - 公司与中国政府机构和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关系 [8]
一季度十一区经济观察:海珠连续四季度领涨,越秀意外负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14:01
区域经济表现 - 海珠区一季度GDP增速5.0%领跑全市,连续四个季度增速第一,经济总量797.59亿[2][8] - 黄埔区GDP增速3.1%,南沙区4.0%,均高于全市3.0%增速[2][14] - 番禺和花都GDP增速分别为2.1%和2.5%,低于全市水平[2] - 越秀区一季度GDP933.12亿,同比下降8.7%,去年同期为1022.36亿[4] 汽车产业 - 小鹏汽车一季度交付新车94008台,同比增长331%,带动黄埔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12] - 广汽丰田一季度产量171892辆,同比增长3.37%,支撑南沙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8%[14] - 番禺区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下降22.1%,花都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10.0%[14] 数字经济与会展经济 - 海珠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4.8%,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0%[8][10] - 琶洲地区一季度举办展会54场,增长14.9%,展览面积215.8万平方米,增长10%[10] - 会展业、广告业分别增长15.7%、12.6%,拉动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1.0%[10] 工业投资与都市工业 - 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0.6%,海珠区工业投资增长205.3%[15] - 海珠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6倍,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1.6%[16] - 天河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30.15亿,增长5.2%,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增长7.0%[16] 消费市场 - 黄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8.64亿,增长10.2%,天河区564.36亿,增长3.8%[18] - 海珠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03亿,增长8.5%,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21.8%[19] - 天河区"以旧换新"商品销售畅旺,家具类增长8.5倍,建筑装潢材料类增长3.5倍[18]
米奥会展:5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13 01: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亿元,净利润1.63亿元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45亿元,主营业务收益占比93.70% [8]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726.73万元,同比下降77.32%,归母净利润-3679.13万元,同比下降864.17% [14]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为2.42亿至3.07亿元,2026年预测区间为2.99亿至3.93亿元 [15] 业务发展 - 2024年在9个国家举办14场中国品牌出海联展,专业展会共97场,参展企业超7500家,办展面积30万平方米,意向成交额189亿美元 [8] - 境外自办展业务集中在5月、6月、9月、11月与12月,受国内外节假日影响呈现季节性特征 [6] - 从国别综合展转型为国别专业展,形成15大行业主题专业展,采用"1+N"联展模式 [10] - 米奥科技2024年收入4718万元,占比6.28%,净利润3560万元,占比18.02% [8]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展览市场收入较2019年增长16%,公司营收较2019年增长76% [3] - 中国境外办展主办机构53家,较上年增加16家,增幅43.24% [2]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中国境外自主办展总数的78.24%,公司在其中占比45.56% [13] - RCEP成员国展会占境外自主办展43.12%,公司占比42.55%;金砖国家展会占比34.72%,公司占比45.33% [13] 竞争优势 - 数智化转型优势:拥有AI大模型智能营销算法、AI Agent技术及"网展贸O2O"平台 [4] - 海外自办展平台优势:国内唯一全球布局境外自办展平台,"米奥兰特"品牌获UFI认证 [4] - 境外支撑体系:在迪拜、大阪等地设分支机构,境外员工超100人 [5] - 资本优势:中国会展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利用资本杠杆推动业务发展 [5] 技术研发 - 拥有3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子公司入选2024年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2] - AI眼镜支持9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提供信息记录、智能标记及开发信生成服务 [9] - 与安徽李未可合作开发AI定制眼镜产品,应用于国际展会场景 [10] - 发布AI慧展1.0产品,实现展前、展中、展后全链路商机赋能 [11] 发展战略 - 聚焦米奥会展、米奥科技与米奥投资三大板块 [5] - 深化"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及RCEP市场布局,推出"外贸快闪"行动应对关税政策 [6] - 制定积极现金分红政策,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3.50元并转增3股 [13] - 实施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员工与公司发展紧密结合 [5]
米奥会展(30079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2:08
公司业绩 - 2024 年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51 亿元,净利润 1.63 亿元 [2]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5,136.57 万元,同比下降 10.01%;利润总额 19,756.33 万元,同比下降 1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516.79 万元,同比下降 17.55%;基本每股收益 0.68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4.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4,539.15 万元,主营业务收益占比 93.70%;米奥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47179618.3 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6.28%,实现净利润 35601906.43 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 18.02% [11] 行业发展状况 - 2023 年出国参展拓市场强劲反弹,2024 年未能延续盛况,中国境外参展整体规模略有收缩,但展览业“走出去”意愿增强;2024 年中国境外办展主办机构共 53 家,较上年增加 16 家,增幅为 43.24%,其中独立办展 3 家(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占 2 家),合作办展 50 家 [3] - 2024 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矛盾和供应链重构问题凸显,但中国外贸展现强劲韧性,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一带一路”、RCEP 和东盟市场表现突出;全球展览市场呈现积极发展态势,2024 年展会租赁面积和展览活动增长,平均收入较 2019 年增长 16%,中国会展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9] 公司竞争优势 - 数智化办展转型优势:布局“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及 RCEP 市场,辐射 15 个国际市场,利用大数据平台和 AI 技术实现全链路精准对接,与多方合作研发外贸 B2B AI 技术,打造全球贸易数据库 [5] - 海外自办展平台优势:拥有全球布局境外自办展平台,品牌影响力广泛,打造“中国品牌展出海孵化平台” [5] - 境外自办展先发优势和支撑体系:“米奥兰特”品牌声誉良好,多个展会获 UFI 认证,深耕相关市场,锁定优质展馆资源,构建强大境外自办展支撑体系 [5] - 拼搏进取的企业文化:具有奋斗者文化,2024 年实施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 [5] - 资本优势:作为中国会展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拥有资本优势,利用资本市场布局投资并购领域 [5] 公司发展战略 - 聚焦米奥会展、米奥科技与米奥投资三大板块,核心是升级打造米奥会展板块,推进其数字化、专业化、平台化和国际化,构建全球领先的数字展览平台 [6] - 米奥科技是研发成果落地和创新价值转化的实体载体,成为公司除展览外的收入引擎 [7] - 利用资本优势,聚焦米奥会展和米奥科技,推动业务板块快速发展 [7] 公司业务特征 - 展会业务有季节性特征,受国内外风俗习惯影响,境外自办展业务主要集中在每年 5 月、6 月、9 月、11 月与 12 月 [7] 关税政策影响及应对 - 近期美国加征关税,公司已前瞻性布局“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及 RCEP 市场,推出“外贸快闪”行动,制定连续办展和参展方案,降低对美市场依赖,当前关税政策对业务直接影响有限 [8]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 年公司结束海外综合展阶段,进入专业展阶段,办展频次从反弹期高频恢复正常,接近 2019 年水平 [10] - 在九个国家成功举办 14 场中国品牌出海联展,专业展会共举办 97 场,超 7500 家企业参展,总办展面积近 30 万平方米,到展买家近 24 万人,总意向成交额达 189 亿美元 [11] 公司改善措施 - 业务拓展方面,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开拓新兴市场,如在沙特举办展会 [12] - 成本控制上,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削减不必要开支 [12] - 产品或服务创新层面,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产品或服务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引入专业人才 [12] 公司 AI 应用 - AI 眼镜与 AI 慧展 APP 结合,用于展览及出海商贸场景,提供多语言实时翻译、语音转文字、信息记录存储、信息提示提醒、智能标记及生成开发信等服务 [12][13] 公司合作与研发 - 与安徽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促进 AI 在展览及出海场景的应用和落地,打造全球首款 AI 数智化参展解决方案 [14][15] - 全资子公司入选 2024 年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榜单,“网展贸买家包装平台”等 6 项管理平台与软件获软件著作权,公司拥有 35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5] 公司市场布局 - 2024 年中国外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RCEP 市场优势明显,公司在这些市场展览布局优势明显;在中国境外自主办展的 216 场展览中,169 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占 78.24%,公司举办 77 场,占比 45.56%;94 场在 RCEP 成员国举办,占 43.12%,公司举办 40 场,占比 42.55%;75 场在金砖成员国举办,占 34.72%,公司举办 34 场,占比 45.33% [16] 公司利润分配方案 - 以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扣除库存股后的 227,226,046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3.50 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3 股,方案尚需提交 2024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17]
商务部多措施支持澳门会展业
商务部网站· 2025-05-09 16:42
商务部支持澳门会展业发展 - 商务部将继续在CEPA框架下扩大对澳门服务领域开放 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2] - 澳门会展业呈现良好复苏态势 去年会展活动数量增长超过30% [2] 深化内地与澳门合作 - 商务部将协同澳门特区政府落实CEPA系列协定 持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澳门开放 鼓励澳门业界充分利用会展领域优惠政策 [2] - 推进澳门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澳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 - 商务部将推进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 加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2] - 促进琴澳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助力两地会展配套资源整合形成协同效应 [2][3] 国际基建论坛支持 - 商务部将继续发挥基建论坛指导委员会作用 支持论坛可持续发展 [4]
北京“真金白银”促会展业发展,在京新办优质展会最高奖励百万
新京报· 2025-05-08 13:58
此次奖励范围包括引进国际专业展会项目、在京新办优质展会项目和优质展会做大做强项目。 具体来看,若2025年引进境外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来京举办,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及以上,且国 际参展商租用面积占比达20%及以上,项目单位可获不超过100万元奖励。若2025年新举办展会或近5年 未在京举办、2025年举办展会且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及以上,项目单位可获50万元奖励,面积每增加1 万平方米递增30万元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此外,若2025年在京举办且展览面积较上届增加的展会(一年举办两届及以上的,与上年同季展比较), 本届展览面积每增加5000平方米,项目单位可获20万元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80万元。 同时,《通知》明确,申报项目须为市场化商业项目,政府机构主办或出资的项目不在奖励范围内。 根据《通知》,每个展会项目仅限申报一个奖励项目,一年多届举办的展会项目仅可申请一届;同一申 报单位,同一内容的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或其他市级资金支持不得重复申报。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促进北京会展业发展奖励项目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推动北京商业会展业朝着品牌化、 ...
在京新办优质展会最高可获百万元奖励
北京商报· 2025-05-08 12:49
北京市商务局2025年会展业发展奖励政策 - 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北京市商务局关于申报2025年促进我市会展业发展奖励项目的通知》,对国际专业展会、新办优质展会及优质展会做大做强项目进行奖励 [1] - 奖励申报分两批:2025年1-8月举办项目需在8月10日前申报,2025年8-12月举办项目需在2026年1月10日前申报 [1] - 引进国际专业展会奖励标准: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且国际参展商占比≥20%的项目,最高奖励100万元 [1] 新办展会及规模扩张奖励细则 - 新办展会奖励:2025年新办或近五年未举办且面积≥1万平方米的项目,基础奖励50万元,每增加1万平方米追加30万元,上限100万元 [2] - 规模扩张奖励:2025年展会面积较上届每增加5000平方米奖励20万元(同季展比较),上限80万元 [2] - 申报单位需为北京市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行业协会等),且项目须为市场化商业项目,政府项目不纳入奖励 [2] 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 - 会展经济具有促进区域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关联产业(酒店/餐饮/旅游/交通等)的乘数效应 [3] - 专家指出会展业通过信息交换解决商贸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对关联产业产生前向和后向带动作用 [3] - 会展活动衍生消费链(交通/住宿/购物等),通过凝聚效应和衍生效应拓展其他业态市场空间 [3]
最高奖励100万元 北京加快促进会展业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5-08 11:18
北京市会展业扶持政策 - 北京市商务局发布2025年会展业发展奖励项目申报通知,旨在促进商业会展业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1] - 奖励项目分为三类:国际专业展会项目、新办优质展会项目、优质展会做大做强项目 [1] - 申报分两批进行:2025年1-8月举办项目需在8月10日前报送,8-12月举办项目需在2026年1月10日前报送 [1] 国际专业展会奖励 - 对引进境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国际专业展会给予奖励 [1] - 要求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且国际参展商面积占比≥20% [1] - 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1] 新办优质展会奖励 - 对2025年新举办或近5年未举办且面积≥1万平米的展会给予50万元奖励 [2] - 每增加1万平米追加30万元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 优质展会做大做强奖励 - 对2025年举办且面积≥1万平米且较上届增长的展会给予奖励 [2] - 面积每增加5000平米奖励20万元,最高不超过80万元 [2]
米奥会展(300795):短期业绩承压 看好后续业绩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5-06 12:44
事件概述 - 公司24年实现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1亿元和1.55亿元,同比-10.01%和-17.55% [1] - 25Q1公司实现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7万元和-3679万元,同比-77.32%和-864.17% [1] 业绩下滑原因 - 24年业绩下滑主要受高基数影响:23年是疫后全面放开第一年,叠加政策鼓励出海抢订单,23年营收及利润较19年分别增长96%和185%,基数较高 [2] - 宏观因素导致24年出口商预期低迷,出海参展费用投放谨慎 [2] - 25Q1收入大幅下滑因公司主动调整自办展时间安排,25Q1无自办展(去年同期有印尼和越南两场自办展) [2] 未来业绩展望 - 25Q1合同负债1.93亿元,同比+13.5%,为Q2奠定较好基础 [2] - 25年VIP客户复购率已达36%,同比提升19.5pct,预计全年复购率将达60%(较去年增幅超60%) [3] - 25Q2计划自办展6个(去年同期4个),预计Q2业绩将迎显著拐点 [3] AI+会展布局 - 25年1月发布"AI会展1.0",集成六大AI提效应用(AI慧搜、慧译、慧记、慧写、慧看、慧客) [4] - AI智能买家推荐算法分析3000万全球买家数据,智能匹配潜力买家 [4] - 25年4月参与李未可科技战略融资,加速Wake-AI大模型迭代及AI智能眼镜场景化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