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搜索文档
史无前例!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开始“免费送房”
搜狐财经· 2025-08-12 14:35
各大城市零租金政策推行情况 - 广州黄埔区于7月31日宣布试点1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零租金 首批13个园区符合条件企业免费入驻 按区域平均租金40-50元/㎡·月计算 年租金价值近亿元 [1][2] - 深圳于3月10日推出10万平方米国资园区免租 签约1年免1年租金 签约3年前2年全免且第3年减半 [2] - 北京于3月29日在中关村提供10万平方米园区 最高3年全额免租 [2] - 苏州于4月3日推出10万平方米国资产业园 200平方米以内空间享受两年全免租金 [2] 政策核心战略意图 - 通过零租金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中小微企业贡献全国50%以上税收和60%以上GDP 但面临高成本压力 房租支出可能成为压垮企业关键因素 [3] - 培育科技创新企业 全国累计超60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但90%初创企业因资金断流未能跨越死亡谷阶段 [5] - 重点支持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9] 广州产业转型背景 - 2024年广州GDP增速仅2.1% 传统汽车制造业承压 新兴产业贡献有限 [10] - 广州明确发展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包括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 [10] - 黄埔区作为广州工业重镇 通过知识城、科学城、海丝城和生物岛打造新兴产业增长极 分别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数字贸易和生命科学 [11] 零租金政策配套措施 - 提供共享实验室和设备租赁服务 覆盖孵化区-加速器-专业园区全阶梯 形成研发-中试-量产闭环生态 [7] - 黄埔区拥有6家持牌金融机构总部、155个银行分支机构、22家证券分支机构、7家保险一级分支机构和16家地方金融组织 风投机构超900家 管理规模超2700亿元 为企业从种子轮到IPO提供全程资本护航 [8] 国有资产盘活策略 - 政策涉及15万平方米区属国企资产 通过2-3年免租培育企业 形成短期让利长期增值循环 后续可探索租金入股、经营分成和资产作价入股等模式 [15] - 2025年园区出租率低于75% 需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换取发展增量 [14] - 区属国企广州开发区控股以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控股形式布局新兴产业 曾投资小鹏汽车及其生态企业小鹏汇天 [15] 全国推广建议 - 建立差异化政策梯度 防止免租政策引发逐底竞争 核心城市聚焦研发孵化免租 配套城市探索规模化生产免租 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实行上海研发-苏州中试-湖州量产分工 [17] - 构建基础政策+专项政策+特惠政策三级体系 完善产业空间和基础设施 设立产业引导基金 实施一企一策定制服务 [18] - 通过产业地图+精准筛选+动态评估机制避免资源错配 基于产业链短板和优势给予倾斜 形成短期让利筛选、中期服务加速、长期收益反哺的闭环 [19] - 设置弹性退出机制 对未达标企业实行租金梯度回升 建立企业真实性核查防止政策套利 按企业成长阶段提供免租+孵化服务、租金换股权和贡献度挂钩返租 [20] - 提升园区运营能力 从基础物业转向全周期支持 将免租空间折算为股权 与风投机构共建租金转投资基金 通过REITs退出和优先清算权回笼资金 [22]
拿出国资国企改革的“上海解法”
解放日报· 2025-04-30 03:49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成效 - 2024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收3.5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866.2亿元(同比增长10.2%)、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 [1][2] - 2024年底上海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 [1][2] - 近三年完成战新产业投资超1800亿元,营收占比达26.4% [2] 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 - 上海电气通过整体上市、分拆上市、收购等行动形成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三大业务版图 [5] - 上汽集团实施"三拳"战略:调整内部结构成立大乘用车板块、深化合资合作、聚焦全球化布局 [5] - 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达5000万标准箱创世界纪录 [1] 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形成"国泰海通",增强金融业国际话语权 [6] - 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集团联合重组后资产总额超1400亿元、在管基金规模约1700亿元 [6] - 上海建科收购上咨集团整合工程咨询与智库资源,打造国际一流工程咨询服务企业 [7] 监管体系与风险防控 - 构建"四类一层"分类监管体系(资本运营类/产业发展类/金融服务类/城市保障类+科创层) [9] - 实行总审计师制度和内审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分层分类长周期考核评价体系 [10] 国际化布局 - 2018-2023年上海市属国企境外投资超1000亿元,覆盖基建/金融/汽车/医药等领域 [11] - 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重大战略/五大中心建设/三大先导产业集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