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miconductor Supply Chain Security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上一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近8000万元,行业趋势获市场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3:25
行业趋势 - AI等新技术推动半导体行业增长 汽车电子 新能源 物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渗透率提升和需求增长成为重要动力[1] - 国产化持续推进 中美贸易摩擦凸显供应链安全和自主可控重要性 政府在产业政策 税收 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1] - 下游供给缓解改善国产芯片供应 国产算力有望迎来突破 DeepSeek-V3发布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推动产业链发展[1] 指数产品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跟踪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931743) 聚焦半导体产业链上游领域[1] - 指数选取涉及半导体晶圆制造 封装测试所需关键材料与核心设备研发生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 整体风格偏向成长与创新[1] 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联接A(019632)和C类(019633)[2]
晶圆代工巨变:中国大陆崛起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5 01:56
半导体代工行业现状 - 半导体代工行业面临复杂的自主或外购决策和国际依赖局面 集成设备制造商(IDM)在本地和海外生产半导体 而无晶圆厂公司严重依赖海外代工厂 这种依赖在美国和欧洲尤为严重 [1] - 大中华区及台湾地区、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供应商 共同塑造着全球供应链 这条供应链错综复杂且相互依存 极易受到干扰 [3] - 美国半导体公司占全球晶圆需求的57% 但仅控制约10%的本土晶圆代工产能 严重依赖台湾、日本和中国大陆的代工厂 台湾控制全球23%的晶圆代工产能 但仅占晶圆需求的4% 韩国全球产能和晶圆需求份额均达到19% [3]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安全 - 自2019年美国挑起贸易战并在2025年初因台湾地区争议重启贸易战以来 半导体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新冠疫情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促使中国大陆加速推进替代计划 [6] - 政府补贴和"芯片法案"等举措是关键应对措施 旨在增强国内生产能力并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 五年后可监测全球供应链平衡进展 [6] 行业增长与技术趋势 - 半导体行业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6.8% 主要驱动力来自服务器、计算和汽车行业的需求增长 [9] - 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主导先进节点制造 重点投资下一代工艺如2N和18 Å 以及未来的14 Å及以下 开放式代工模式日益受青睐 预计到2030年将占据69%的市场份额 [9] - 先进节点的高成本可能是摩尔定律的真正极限 半导体已变得如此具有战略意义 价格可能不再那么重要 [9] 中国大陆市场崛起 - 2024年中国大陆仅占全球晶圆需求的5% 却拥有21%的晶圆代工产能 过剩产能大部分为外资所有或提供开放代工服务 利用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12]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大陆将主导全球晶圆代工市场 占全球装机容量的30% 超过台湾、韩国和日本 [12] - 欧洲和日本供需平衡稳定 大部分晶圆代工产能与国内市场相关 东南亚地区拥有全球6%的晶圆代工产能 完全依赖外资晶圆代工厂 [12] 产能扩张与市场格局 - 晶圆代工产能预计以4.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不会导致严重产能过剩 预计到2030年全球产能利用率将徘徊在70%左右 [12] - 亚洲在地域上占比过高且趋势加剧 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格局将更多取决于晶圆厂所有者而非所在地 [14] - 半导体代工行业进入关键十年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区域产能扩张及所有权之争正在塑造其发展轨迹 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多取决于需求侧动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