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搜索文档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加速国际化 链接韩日等海外创新资源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7:29
行业活动与国际合作 - IASP2025世界大会在北京举办 吸引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园区 领军企业及政府机构参与[1] -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与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聚焦企业跨境落地服务 联合技术研发 国际市场拓展 园区运营管理经验互鉴四大方向[2] - 日本京都研究院实地考察园区 围绕园区运营 企业服务 技术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2] 公司战略与定位 -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策源地 总规划面积达45万平方米[2] - 重点布局智能装备 能源电力 电子信息 航空航天四大核心领域[2] - 构建覆盖工业互联网网络 工业自动化 工业软件等七大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2] 业务进展与成果 - 园区一期于2024年11月正式开园 已引进49家优质科技企业[3] - 依托绿色智慧园区建设 政策红利释放 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等优势扩大国际合作版图[3] - 联合北方工业大学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建共性技术平台与实训基地[3] 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 石景山区推行"一产业一链长"工作机制 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 - 系统推进产业生态构建与链式协同发展[3] - 园区作为该机制下的核心载体与示范标杆[3] 未来发展计划 - 持续深化与海外科技企业 产业园区的合作 为中国科创企业搭建国际通道[4] - 总结园区建设经验 为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的中国智慧[4] - 助力构建开放 协同 共赢的全球创新生态[4]
探访江苏南京智能制造“未来工厂”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1:20
ヤ地組 中初網 助副 chinanews.com.cn 179 8 1 - t 15 STENDER THE THE P A THE HEAR TCC 4-8 1999 and and the 125 an pa HERE ALLING t 16-15-1 ST 17 17 AIBL 4 2 the start 412 T the th and and ETE FSCIE 5 8 Call 10 17 chinanews.com.cn t 1980 tifie chinanews.com.en 11 1 the late E IT > TRAN . . . the HING 51 KUK 1800 chinanews.com.cn HIH 410 12 m THE STATE s No 1 76 T p All Days E. I . 11 -111 8 e KU VAND 【第1 and T n W 1 chinane COMLEN . 1-2 JS304 2000 1 11 chinanews.com.cn KUKA 5 机 发 0 chinanews.com.en 11 11 1 ...
Yuchai International(CYD)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08 12:00
业绩总结 - 2023年收入为180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将达到191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约5.6%[127] - 2023年毛利率为14.1%,较2022年的13.6%有所提升[136] - 2023年税后利润率为2.3%,预计2024年将提升至2.6%[136] - 2023年每股收益为0.98美元,较2022年的0.77美元有所上升[139] - 2023年每股分红为0.38美元,分红与每股收益比率为38.8%[139] 销售与市场数据 - 商用车行业单位销售量为100万辆,同比下降9.9%[20] - 重型卡车市场同比下降12.3%,中型卡车市场同比增长13.3%,轻型卡车市场同比下降9.4%[20] - 公交车市场重型和中型单位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95%和50%,轻型公交车销售量下降[24] - 2024年商用车总销售量约为200万辆,同比增长15%[24] - 2023年,Yuchai的在道路发动机销售量为155,271台,离道路发动机销售量为189,215台[30] - Yuchai的总销售量在2024年预计为344,486台[30] - 2023年销售的发动机单位为313,000台,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357,000台[127] 研发与技术 - Yuchai在2023年推出的新能量动力系统用于卡车、公交和越野机械应用[12] - 截至2024年,注册专利超过3000项,显示出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强大能力[109] 财务状况 - 2023年现金及银行余额为60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49亿人民币有所增加[137] - 2023年总资产为258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41亿人民币有所增长[137] - 2023年总贷款为25亿人民币,保持稳定[137] - 2023年债务与股本比率为21.3%,较2022年上升1个百分点[141] - 2023年流动比率为1.59,较2022年上升0.07[141] - 2024年计划的债务与股本比率预计为20.9%[141] - 2024年流动比率预计为1.55[141] 股票回购 - 2024年回购了3,339,968股股票,总金额约为3980万美元[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和流通的普通股为37,518,322股[142] - 2024年回购的股票中,3,339,968股被作为库藏股持有[142] 合资与合作 - Yuchai与MTU的合资企业自2019年以来一直盈利,已生产超过2000台MTU系列4000高马力柴油发动机[70]
“工业第一城”深圳蓄势卡位新兴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7:18
深圳上半年工业增长表现 - 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 [1][10]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增长59.0%、工业机器人增长38.0%、3D打印设备增长35.8% [1][6] 重点城市工业竞争格局 - 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无锡增长6.7%,重庆增长5.6%,上海增长5.0% [2][7] - 深圳面临明显追赶态势,需稳住"工业第一城"地位 [2][8] 智能制造与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4万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9.7% [3] -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稳步提升 [3] - 电子信息制造业连续4个月回升 [3] 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动态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提供300 PFLOPs密集BF16算力,性能达英伟达GB200 NVL72系统近两倍 [3] - 优必选中标超9千万元机器人订单,推出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1][4] - 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出口2082辆,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27.29% [3] 机器人领域突破 - 深圳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数量全国首位 [4] - 优必选Walker S2实现3分钟极速自主换电 [4] - 众擎机器人攻克前空翻技术壁垒,乐聚实现100台"夸父"机器人量产交付 [4] 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 深圳集聚17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包括大疆创新、道通航空等研发制造企业 [4] - 丰翼科技、美团无人机、东部通航、中信海直等低空应用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4] 跨界创新与产业升级 - 影石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支持8K全景视频拍摄 [5] - 大疆发布首款扫地机器人"DJI ROMO"及全景相机产品 [5] - 创维XR发布全场景AI智能眼镜,雷鸟推出X3 Pro AR眼镜,LOHO推出AI智能眼镜"拍拍镜"A1 [5] 创新生态与企业梯队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45% [1] - 形成"六个90%"创新特征:90%以上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研发资源企业集中度超90% [8] - 拥有1.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千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8] 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 - 深圳42家企业入选《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包括微众银行、荣耀、引望智能等 [9] - 独角兽企业多从腾讯、华为、华润等大厂产业生态中孵化 [9] 产业基础设施投资 - 长盈精密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10] - 创维光伏项目预计明年建成投产(一期) [10] - 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推出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举措 [10]
技术到产业全链路打通:会员单位与中关村论坛共建创新生态
环球网· 2025-07-11 12:55
中关村论坛定位与影响力 - 2025年中关村论坛成为全球科技界瞩目的前沿科技"风向标",展示科技创新领域最新成果 [1] - 论坛突破传统会议边界,承载"科技强国"使命,勾勒未来产业发展蓝图 [1] - 会员单位通过成果展示、场景应用、行业交流等方式深度参与论坛科技生态共建 [2] 会员单位构成与协同效应 - 会员单位横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 [1] - 会员单位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如阿斯利康、腾讯)、独角兽企业(如智谱华章、强联智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金融机构如大华银行、蚂蚁集团为科技创新提供资本助力 [1] - 会员单位通过论坛协同机制实现技术深度融合、成果高效转化 [1] 前沿技术展示与成果 - 玻色量子展示全球领先的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通过可编程量子计算真机演示展现量子优越性 [4] - 一轻控股旗下大豪科技、北冰洋、一轻研究院、星海钢琴展示智慧缝制、智能饮品调配、智能乐器演奏等融合创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的成果 [4] - 清飞科技、灵动天地、智谱华章、松延动力等企业以最新成果升级会务服务能级,实现品牌声量指数级增长 [4] 政产学研交流与合作 - 论坛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产业领袖与政策制定者,构建多层次交流平台 [4]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专家解析脑机接口未来趋势,助力企业把握技术方向与市场机遇 [4] - 银河通用创始人分享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力时代的探索与思考,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提供前瞻性洞察 [4] 企业合作与资源整合 - 银河通用与好饮科技通过论坛平台达成深度合作,攻克跨品牌机器人协同通信技术难关,研发通用"语言协议"并实现2天服务400位参会者的实战验证 [6] - 一轻控股依托论坛产业协同网络,高效链接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领域上下游企业及投资机构,加速科技化、智能化转型 [7] - 论坛推动会员单位链接上下游企业、挖掘潜在合作伙伴、高效对接投资机构,搭建"资源高速路" [6] 论坛活动与持续赋能 - 论坛打造"永不落幕"的赋能体系,会员单位可参与全年多样化活动,如研讨会、专题培训、考察走访、创新沙龙等 [7] - 活动包括"人工智能创新沙龙"、"科技开放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专题培训、"探寻新能源领域创新之路"考察等 [7] - 实地探访金风科技、小米汽车工厂等活动聚焦技术应用、合规风险预判及产业链重构 [7] 论坛的全球影响与行业价值 - 论坛展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坚定决心,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9] - 会员单位在"技术攻关-产业落地-资源整合"的黄金三角生态中获得可持续增长动能 [9] - 论坛以开放包容姿态屹立于时代潮头,促进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高效整合与产业协同发展 [9]
2025年中国混凝土预制桩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历程、产量、重点企业及发展前景展望:混凝土预制桩产量达4.23亿米,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转型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1:25
行业概况 - 中国已成为全球管桩产量最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 [1] - 2024年混凝土预制桩产量为4 23亿米 同比下降5 85% 主因主产区产量大幅回落 [1][16] - 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 长三角 环渤海及中部地区 广东 江浙 上海最为密集 [1][16] 发展历程 - 起源于1920年澳大利亚离心技术 1925年日本引入并发展RC管桩 1962年开发PC管桩 [5] - 中国1944年生产RC桩 60年代研制PC桩 80年代引进日本PHC桩技术 90年代进入推广期 [5] - 2010年后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及环保政策影响进入洗牌期 [5] 政策支持 - "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新型城镇化及基建 为行业提供市场空间 [7] - 2024年《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混凝土预制件列入鼓励类项目 [7][9] - 绿色建筑政策推动环保型预制桩需求 如2024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 [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 水泥 砂石 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14亿吨 1-5月同比增5 2% [10][12] - 下游应用涵盖房地产 工业厂房 市政工程等 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32 65万亿元 同比增3 85% [10][14] 竞争格局 - 建华建材 三和管桩 中淳高科等通过全国产能布局占据第一梯队 [18] - 宝丰建材 海通能源等依托创新产品位居第二梯队 [18] - 三和管桩2024年桩类营收61 45亿元 主打PHC管桩 外径300-1000mm [20] - 中淳高科为长三角龙头 静钻根植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2] 发展趋势 - 产品多元化:针对不同地质开发耐腐蚀 抗拔桩型 拓展光伏 海上风电等新兴领域 [25][28] - 生产智能化:引入机器人焊接 IoT技术提升效率 向智慧工厂转型 [26] - 绿色化:利用工业固废替代水泥 推广清洁能源及可回收产品 [27] - 应用创新:大直径管桩(≥600mm)为发展方向 拓展光伏复合项目等场景 [28]
人工智能落地首役为什么是制造业?有哪些落地场景?
创业邦· 2025-06-15 11:15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 - 2025年是AI应用大规模落地元年,大模型正深度融入千行百业,制造业是智能化改造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 [2] - 到2035年,全球AI技术应用将使制造业总增长值达近4万亿美元,年增长率4.4% [2] - 智能工厂通过AI技术使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提升22.3%,碳排放减少20.4% [2] - 工信部提出从供给侧(数据基础)、应用端(产业转型)、生态建设(资本、技术、人才)三方面推进AI赋能新型工业化 [2] 南京人工智能产业优势 - 南京拥有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硅基智能、埃斯顿、亿嘉和等AI与制造企业 [3] - 2024年南京完成69只基金募集(规模178.68亿元),投资案例295起(金额98.93亿元),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丰富 [3] - 南京建设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已汇集20余家垂直大模型企业,覆盖制造、消费、教育等领域 [4] 2025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接活动 - 活动以"智能加持,制造无界"为主题,探讨AI与制造业结合,推动"智改数转" [4] - 行业专家包括倪光南院士、魏凯所长及商汤、出门问问等企业高管,聚焦AI技术发展与智能制造落地前景 [6] - 艺赛旗、云蝠智能等企业将发布垂直应用智能体,康尼机电等展示智能制造场景与创新产品 [8][9] - 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整合多个实验室(如具身智能、医工交叉实验室),深化产学研合作 [11] - 园区与中国信通院共建"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算力、场景等六位一体服务 [12] - 活动将签约多个新项目,吸引央企、准独角兽等落户,提升产业集聚度 [12]
投资广东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日企广东行签单1166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13:11
招商活动概况 - 广东省政府与商务厅举办"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 吸引210家日本企业参与 [1][3] - 活动聚焦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商贸服务五大产业 [1] - 共促成68个项目签约 总金额达1166亿元 [6] 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 - 60家中日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 6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3] - 广东拥有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最全产业链和最强制造基因 [3] - 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万亿 日本企业可融入产业链协同发展 [3] 汽车产业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5% [5] - 广东发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超1100张 开放测试道路超4400公里 [5] - 日本汽车产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具优势 双方互补性强 [5]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全国前列 2024年GDP突破14万亿元 [6] - 深圳广州形成医疗器械"双核驱动"格局 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同比增16.8% [6] - 广东拥有149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数量全国第一 [6] - 60余家日企与康方药业 广药集团洽谈技术合作与供应链整合 [6] 商贸服务产业 - 华为 TCL 交通集团 广州希音等企业参与对接会 [6] - 日本企业可考察广州 佛山 东莞 惠州 汕尾等地 [5]
“智能”机器人既要“柔性”也要“绿色”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23:13
华南工博会概况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三天,聚焦工业自动化、机器视觉、激光技术、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测试测量、电子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3] - 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覆盖5大展馆,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预计吸引超10万专业观众 [4] - 同期举办近30场高峰论坛、采购对接会等活动,搭建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 [3] 展会亮点与创新 - 展会呈现多维度突破,构建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智造生态圈",助力企业抢占工业4.0时代制高点 [4] - 每年数百项新技术在展会首发并直接在深圳企业产线落地转化,展现展会与城市产业升级的深度联动 [4] - 依托深圳"20+8"产业集群,展会培育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生态闭环 [4] 主题展区与参展企业 - 工业自动化展区内,倍福展示Machine Learning与TwinCAT CoAgent构建AI与自动化的无缝融合,实现生产效率精准优化 [5] - 欧姆龙首次深度参与华南工博会,聚焦AI、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针对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6] - 机器视觉展区内,海康威视携质量检测、设备管理等五大场景数字化产品首秀,康耐视、聚华光学等知名展商带来最新产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6] - 机器人展区以"智能""柔性""绿色"为核心关键词,汇聚发那科、安川电机等全球机器人领域巨头,展示机械臂精准完成复杂工序 [7] 激光技术应用 - 中国自主研发的激光焊接技术仅需43秒完成一台新能源汽车车身焊接,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清洗实现纳米级精度处理 [8] - 激光展区内,大族激光、先导激光等头部企业展示切割、焊接、清洗等工业加工场景解决方案 [8] - 大族激光G3015PRO高速光纤激光切割机提升复杂轮廓加工稳定性,PL2T-0606W三卡盘坡口激光切管机将管材利用率提升30%以上 [9] 同期活动 - 展会同期举办"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赋能千行百业""AI赋能·智控革新"等十余场高含金量活动 [5] - 第六届世界激光制造大会以"赋能智造·光耀未来"为主题,聚焦先进激光技术及制造类应用场景 [9]
一季度125家CVC出手,招商局创投活跃度居首;美团龙珠等4家CVC各收获两个IPO丨2025Q1中国企业创投CVC发展报告
创业邦· 2025-05-23 10:06
基金概况 - 2025Q1中国CVC新增备案基金43只,同比下降35.82%,环比下降30.65%,涉及基金总规模179.88亿元,同比下降72.03%,环比下降53.57% [2][3] - 2025年2月新增备案基金15只,1月基金总规模最高达73亿元,单只基金平均规模6.09亿元 [3] - 新增基金集中在浙江和广东,浙江以12只位居首位占比27.91%,广东6只,天津5只 [5] 投资概况 - 125家CVC参与175起投资事件,同比下降55.47%,环比下降20.81%,披露金额243.85亿元,同比下降56.37%,环比下降69.73% [7] - 1月投资最活跃,事件70起金额138.8亿元 [7] - 投资集中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各46起,医疗健康19起,材料16起,企业服务13起 [9] - 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五地融资事件138起占比80.23% [11] 大额融资 - CVC参与5起大额融资(单笔≥1亿美元),占市场总数30起的16.67% [13] - 大额融资分布在人工智能(2起)、企业服务、智能制造、材料、区块链领域,医疗健康赛道参与度为0 [14] IPO情况 - 64家中国企业IPO中16家获CVC支持,渗透率25.4% [17] - 港股上市的蜜雪冰城市值最高达1465.62亿元,美团龙珠参与投资 [17][18] - 其他IPO企业包括古茗奶茶(363.87亿元)、亚盛医药(137.18亿元)、开发科技(110.79亿元)等 [18] 并购情况 - CVC作为竞买方参与38起并购,医疗健康7起金额70.7亿元(单笔10亿元),能源电力7起,企业服务和传统行业各6起 [19] - CVC作为出让方参与27起并购,总金额634.67亿元,能源电力7起,汽车交通5起,智能制造3起,金融领域金额最高达294.9亿元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