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s
icon
搜索文档
KKR holds first Asia board meeting in Tokyo, as Japan leads firm's regional growth
Yahoo Finance· 2025-09-23 03:55
By Kane Wu HONG KONG (Reuters) -New York-headquartered KKR & Co is holding its first board meeting in Asia this week in Tokyo, a spokesperson for the firm said on Tuesday, underscoring how important Japan has become for the global alternative asset manager. KKR's two co-founders, George Roberts and Henry Kravis, as well as its co-CEOs Joe Bae and Scott Nuttall, are among those present at the two-day board meeting, which commenced on Monday, the spokesperson told Reuters in an email. "We've been consiste ...
亚洲基金经理调查_乘牛市之风-Asia Fund Manager Survey_ Riding the bull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覆盖** - 行业覆盖亚太地区(除日本)及日本市场 包括科技硬件 半导体 银行 材料 公用事业等主要行业[1][3][5] - 公司涉及中国 日本 韩国 台湾 印度等市场上市公司 重点关注企业治理改革及AI相关产业链企业[3][5][4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经济展望**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持续改善 亚太(除日本)经济展望升至7个月新高 净39%投资者预期日本经济在未来12个月走强[1] - 通胀预期保持低迷(处于13百分位) 为风险资产创造有利环境[1][12] **市场情绪与估值** - 股市自4月低点反弹后投资者情绪接近狂热水平 仅四分之一亚洲投资者预期年内出现两位数回调[2] - 7/8投资者预期亚太(除日本)股市未来12个月上涨 但对回报预期保持谨慎 因估值已大幅上升且盈利预计逐步实现[2][14][16] - 净22%投资者认为亚太(除日本)股市被高估 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9][20][21] **区域市场偏好** - 日本成为最受青睐市场 净超配比例达61% 为2023年10月纳入调查以来最高 银行(43%)和半导体(26%)为最受超配行业[3][42][44] - 韩国(净超配26%)和台湾(净超配22%)受AI热潮推动 印尼(净低配43%)和泰国(净低配26%)被回避[5][44][45] - 中国增长预期稳定于六个月高位 净9%预期经济走弱(较4月59%大幅改善) 但83%投资者仍认为处于结构性降级过程[4][24][27] **行业与主题投资** - 科技硬件(净超配43%)和半导体(净超配35%)为亚太最受欢迎行业 材料(净低配26%)和公用事业(净低配22%)最不受青睐[48][49] - 中国偏好反内卷 AI/半导体和周期股主题 印度偏好消费(35%)和基础设施(22%)主题[5][50][53] - 韩国企业价值提升计划获投资者乐观看待 39%认为将产生中度积极影响[55][56] **盈利与政策预期** - 亚太(除日本)盈利预期转弱 净13%预期企业利润恶化(上月为净10%)[17][23] - 仅9%认为亚太盈利共识估计过高 显著低于45%的长期平均水平 预示未来存在上调空间[18][23] - 50%投资者预期日本央行年内加息 其余预期2026年第一季度加息[3][40][41] **其他重要内容** - 调查覆盖196名管理资产4900亿美元的基金经理 其中101名管理207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者回应了区域问题[7] - 中国家庭风险偏好略有改善 9月61%优先储蓄(8月为53%) 26%倾向购买资产(8月为23%)[31][32] - 日本关键驱动因素为企业治理改革(43%)、央行政策正常化(22%)和盈利(17%)[38][39] **数据来源与风险提示** - 数据来源于美银亚洲基金经理调查(2025年9月5-11日)[7][8] - 报告包含冲突利益披露 美银证券与所覆盖发行人存在业务关系[6][64]
Berkshire Boosts Mitsubishi Stake, Increases Investment in Japan
ZACKS· 2025-08-29 17:31
伯克希尔哈撒韦日本投资战略 - 伯克希尔哈撒韦将三菱公司持股比例从9.74%提升至10.23% [1] - 对五家日本综合商社(伊藤忠、丸红、三井物产、三菱、住友)总投资成本达138亿美元 截至2024年底市值增至235亿美元 [2] - 通过发行日元债券规避汇率风险 利用日本低利率环境 2025年预计股息收入8.12亿美元 利息支出仅1.35亿美元 [4] 日本市场投资价值 - 公司治理改革提升透明度和资本效率 增强对外资吸引力 [3] - 日本公司估值相对美国公司更具吸引力 [3] - 日元兑美元有利变动带来数十亿美元税后收益 [4] 保险同业日本布局 - 大都会人寿通过2010年收购Alico成为日本寿险市场领导者 [5] - Aflac于2019年设立日本风险投资部门 聚焦癌症护理和保险科技初创企业 [6] - Aflac将日本分支机构转为子公司 该市场成为重要收入驱动源 [6] 财务表现与估值 - BRK.B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1.3% 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7] - 市净率达1.61倍 高于行业平均1.56倍 价值评级为D [9] - 2025年第三季度EPS共识预期维持3.82美元 第四季度预期从6.25美元上调至7.13美元(14.1%增幅) [10][11] 盈利预测趋势 - 2025年全年EPS共识预期从20.63美元微升至20.83美元(0.9%增幅) [10][11] - 2026年全年EPS共识预期从21.56美元下调至21.23美元(1.5%降幅) [10][11] - 2025年和2026年营收共识预期均显示同比增长 [11]
日本出口追踪报告之三:企业动态
2025-05-28 15:1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日本科技、汽车、资本货物、零售/消费、工业电子、游戏与娱乐、建筑机械、电子元件、半导体生产设备(SPE)、IT服务、化工等行业 - **公司**:索尼集团、京瓷、可乐丽、住友电气工业、本田、日产、三菱汽车、五十铃、普利司通、住友橡胶工业、东洋轮胎、罗姆、SMC、星崎电机、大福、CKD、日本制钢所、大纪工业、野村微科学、日科、马自达、铃木、雅马哈、GS汤浅、尤尼普雷斯、斯巴鲁、固特异、富士仓、古河电气、昭和电线电缆、明电舍、国际电气、爱发科、日本电子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关税影响** - **总体影响**:预计关税总影响至少达4.5万亿日元,其中汽车制造商和轮胎制造商占约80%(约3.6万亿日元),工业电子、游戏与娱乐、建筑机械各占约4 - 6%,电子元件占约3% [2][21][24][25] - **各行业影响**:汽车行业受影响和担忧表达尤为显著;科技硬件、电子设备和工厂自动化主要关注间接影响;半导体生产设备(SPE)和IT服务相对不受关税影响 [19] - **各公司影响**:索尼集团受关税影响达1000亿日元,但可控制在公司营业利润的10%以内;住友电气工业披露关税总影响1000亿日元,净影响400亿日元 [13][26] 2. **关税应对措施** - **B2B公司**:上游供应链的B2B公司大多选择转嫁价格上涨 [19][36] - **B2C公司**:下游供应链的B2C公司也普遍希望转嫁价格上涨,但会评估需求趋势、竞争和市场份额情况 [19][36] - **汽车制造商**:初步假设下,汽车制造商缓解约30%的关税影响,如本田31%、日产30%等;预计后续通过扩大美国制造车型销售、控制成本和提高实际价格等措施,可能实现约70%的缓解 [37][38][39] - **轮胎制造商**:计划缓解100%的关税影响,如普利司通、住友橡胶工业和东洋轮胎表示可通过价格上涨和内部努力完全吸收影响 [43] 3. **FY25假设和长期战略** - **生产设施分配**:全球布局的公司采取灵活措施,如可乐丽利用全球制造基地网络管理风险;索尼集团在美国建立战略库存、调整产品运输分配等 [49][50][51] - **汇率假设**:多数公司假设FY25汇率为140 - 145日元/美元 [19][53] - **公司治理改革**:日本公司的治理改革稳步推进,如索尼集团提高资本分配、增加股东回报;京瓷进行股票回购、减少战略持股等 [54][55][58] - **机会**:除了降级消费、提高效率投资和美国半导体投资外,日本制造商在中国相关资本支出领域看到强劲势头,预计中国在半导体、电动汽车和电池供应链、制药等领域的资本支出将持续强劲 [66][7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前置订单**:部分产品如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存在前置订单和客户库存补充现象,与苹果相关的前置订单尤为明显,但并非所有组件/设备都有前置订单 [19][33] 2. **高级管理层评论**:CEO们强调要有远见地考虑关税影响,注重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增长潜力 [72] 3. **各行业公司具体情况**:各行业公司在关税影响、应对措施、业务假设和长期战略等方面存在差异,如电子元件公司罗姆和京瓷对关税影响的估计和应对不同;机械公司星崎电机和大福对关税的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不同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