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BDC(央行数字货币)
icon
搜索文档
稳定币:全球货币体系的“数字补丁”,还是中国突围的“新战场”?
环球网· 2025-07-31 06:32
中国对稳定币的立场与监管框架 - 中国拒绝稳定币的"捷径",选择自主研发央行数字货币(CBDC)路径,以阻断境外资本通过稳定币进行无序流动的潜在通道 [1][2][3] - 2021年出台《关于进一步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将稳定币定性为"虚拟货币",坚决切断其与法定货币的直接兑换通道 [3] - 监管层在2021年将算法稳定币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2023年《金融稳定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满足"实缴资本10亿+"和"100%准备金"等硬性条件 [5][7][9] 稳定币的三种模式及其风险 - USDT抵押资产中仅有6%为现金及等价物,其余94%为商业票据、债券等高风险资产,构成"虚拟美元"体系,本质是美元霸权在数字时代的延伸 [2] - DAI等加密货币抵押型稳定币在2022年ETH价格暴跌50%时引发大规模清算和连锁市场恐慌,暴露算法无法替代人性对"信任"需求的问题 [3][5] - 算法稳定币UST与LUNA的"双币套利机制"在2022年崩盘,导致400亿美元财富蒸发,证明数学平衡在极端情绪面前脆弱不堪 [5] 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与优势 - 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由央行提供100%国家信用背书,并通过"可控匿名"技术平衡用户隐私与金融监管需求 [5]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已覆盖"一带一路"21国,交易额突破800亿元人民币 [7] - 技术路线图显示:短期(2025年)完成"多CBDC桥"项目实现与泰国、阿联酋等国互操作;中期(2030年)构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长期(2035年)形成"以CBDC为核心、稳定币为补充"的全球数字货币体系 [10] 香港与内地的协同战略 - 香港稳定币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达8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25%,与内地形成"数字联动" [7][8] - 香港作为"数字离岸市场"试验田探索稳定币合规与创新,内地通过数字人民币构建"技术标准输出"核心体系,实行"差异化管理"策略 [8][9] - 2023年批准香港与内地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钱包"试点,体现"不禁止技术创新但不容忍系统性风险"的"三不原则" [9] 全球货币竞争格局 - 稳定币与CBDC的未来可能走向"双轨制"并行或"大一统",中国致力于用自主技术规则定义未来货币格局 [9][10] - 中国CBDC发展道路既是对传统货币体系的数字化升级,也是对新兴金融技术的主动驾驭与引领,重新定义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与权力版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