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超高清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9-28 14:26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成为国内第9家上星4K省级卫视,技术升级包括4K/8K分辨率、高帧率、HDR动态范围,提升新闻画面细节、现场感、时效性、真实性和沉浸感 [2] - 频道特色为全天覆盖、全品呈现、全维视听、全域体验,重点打造4条日播精品节目带:新闻新看点、国传新视野、海派新纪实、经典新看法 [3] - 看东方APP同步开启4K超高清投屏功能,支持大小屏联动模式,提供更细腻、更清晰的超高清画质体验 [3] 国产芯片企业技术支撑 - 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等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为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提供从解码、传输到终端接收的关键技术支持,展示机顶盒芯片、电视机芯片、视频解码芯片等旗舰产品 [3][4] - 晶晨股份S系列SoC芯片包括全高清、4K超高清和8K超高清系列,应用于IPTV机顶盒、OTT机顶盒等终端产品,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设备 [4][5] - 晶晨股份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能力,8K芯片S928X已取得海外运营商订单,T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环比增长17.72%),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环比增长63.90%) [5] - 瑞芯微展示视频解码芯片RK3588S-D和RK3528,以高性能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教育、家庭、医疗等场景,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 [5][6] 超高清产业发展与政策驱动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实施阶段 [2] - 超高清产业划分为核心元器件与软件、网络传输与运营、内容制作与分发、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核心元器件与软件是产业的心脏和大脑,决定技术高度和发展自主性 [7] - 上海市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强化显示产品技术水平、提升传输网络承载能力、加大超高清终端产品供给等任务 [7][9] - 网络传输与运营环节主要由通信设备龙头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参与,内容制作与分发由中央广电总台与省级卫视自制 [8] 技术应用与行业赋能 - 超高清技术通过融合5G、AI、大数据等技术,在工业检测(缺陷识别)、医疗健康(远程诊断)、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领域创造行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8]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对5G和千兆光网等网络传输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部分终端设备技术性能需进一步提升 [8] - 国产芯片、软件、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共同构建生态协同,打通超高清信号进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 [9]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9-28 13:56
超高清产业发展现状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实施阶段[3] - 东方卫视成为国内第9家上星4K省级卫视 实现"全天覆盖、全品呈现、全维视听、全域体验"特色[5] - 超高清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括核心元器件与软件、网络传输与运营、内容制作与分发、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9] 国产芯片技术突破 - 晶晨股份S系列SoC芯片包含全高清、4K超高清和8K超高清系列 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能力[6] - 晶晨股份8K芯片S928X已取得海外运营商订单 T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功能[6] - 瑞芯微旗舰产品RK3588S-D视频解码芯片 形成以高性能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的应用生态[7] 企业业绩表现 - 晶晨股份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 同比增长9.94%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6] - 晶晨股份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8亿元 同比增长31.46% 环比增长63.90%[6] - 瑞芯微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 同比增长64% 净利润5.31亿元 同比增长191%[7] 技术应用拓展 - 超高清技术融合5G、AI、大数据 在工业检测、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创造行业价值[10]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对5G和千兆光网传输质量提出更高要求[10] - SoC主控芯片承担终端设备音视频信号解码、处理和系统控制功能 是超高清产业的"大脑"[9]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强化显示产品技术水平等主要任务[10] - 国产芯片企业协同运营商与终端厂商构建生态 打通超高清信号进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11] - 超高清产业通过提升端到端贯通能力 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10]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 东方卫视4K超高清开播成最新注脚
第一财经· 2025-09-28 11:59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事件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于9月28日正式开播 成为国内第9家上星4K省级卫视 技术升级包括4K/8K分辨率 高帧率和HDR动态范围 显著提升新闻画面细节和现场感[1] - 频道特色为"全天覆盖 全品呈现 全维视听 全域体验" 重点打造4条日播精品节目带 包括新闻新看点 国传新视野 海派新纪实和经典新看法[2] - 看东方APP同步开启4K超高清投屏功能 支持"小屏选内容 大屏享体验"的大小屏联动模式[2] 超高清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实施阶段[1] - 东方卫视4K升级响应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 贯彻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6] -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 强化显示产品技术水平 提升传输网络承载能力和加大终端产品供给等主要任务[7] 国产芯片企业技术贡献与业绩 - 晶晨股份提供机顶盒芯片S905L/S928X-B和电视机芯片T982 S系列包含全高清/4K/8K超高清芯片 应用于三大运营商设备[3] - 晶晨股份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 8K芯片S928X获海外订单 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 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3] - 瑞芯微展示视频解码芯片RK3588S-D和RK3528 以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 上半年营收20.46亿元(同比增长64%) 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4] - 全志科技参与提供从解码 传输到终端接收的关键技术支持[2] 超高清产业链结构与应用领域 - 产业链分为核心元器件与软件 网络传输与运营 内容制作与分发 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6] - SoC主控芯片是终端设备"大脑" 负责音视频解码和处理 网络传输主要由三大运营商承担[6] - 超高清技术融合5G/AI/大数据 应用于工业检测 医疗远程诊断 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领域[7]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对5G和千兆光网传输质量要求更高[7] 产业生态协同与未来机遇 - 国产芯片 软件 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共同构建生态协同 打通超高清信号入户"最后一公里"[8] - 超高清产业链日益成熟 有望赋能千行百业 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新发展机遇[8]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东方卫视4K超高清开播成最新注脚
第一财经· 2025-09-28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 标志着超高清产业进入规模化实施阶段 国产芯片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和生态协同发展 [1][2][8] 超高清技术升级与产业政策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采用4K/8K分辨率、高帧率、HDR动态范围技术 提升新闻画面细节和现场感 实现时效性、真实性和沉浸感全面提升 [1]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实施 [1] - 频道开播响应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 贯彻《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政策推动技术迭代和产业链自主可控 [6][7] 国产芯片企业技术支撑与业绩表现 - 晶晨股份提供机顶盒芯片S905L、S928X-B和电视机芯片T982 S系列芯片包括全高清、4K和8K超高清系列 应用于IPTV/OTT机顶盒及智能终端 产品覆盖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 [2][3] - 晶晨股份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 8K芯片S928X取得海外订单 T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 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 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 [3] - 瑞芯微展示视频解码芯片RK3588S-D和RK3528 以高性能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 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教育等领域 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4% 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 [4] - 全志科技参与提供机顶盒芯片、电视机芯片等旗舰产品 国产芯片企业实现从解码、传输到终端接收的关键技术支持 [2] 超高清产业链结构与发展机遇 - 超高清产业分为核心元器件与软件、网络传输与运营、内容制作与分发、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 核心元器件决定产业技术高度和发展自主性 [6] - SoC主控芯片是终端设备"大脑" 负责音视频解码和处理 网络传输环节涉及通信设备龙头和三大运营商 内容制作由中央广电总台和省级卫视承担 [6] - 超高清技术融合5G、AI、大数据 应用于工业检测、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 创造行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7]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对5G和千兆光网传输要求更高 内容制作成本高和终端设备性能待提升是当前挑战 [7] - 政策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和显示产品技术提升 增强端到端贯通能力 实现国产化设备市场占有率提高和产业链自主可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