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服务

搜索文档
京东健康(6618.HK)2025H1财报点评:营收利润大超预期 上调全年业绩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8-16 17:46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53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经调整经营利润25亿元 同比增长57% [1] - 经调整净利润36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经调整经营利润率达7.0% 经调整净利率达10.1% [2] - 毛利率同比改善1.6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 - 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2] - 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超过50万次 [2] - 第三方商家数量超过15万家 较2024年末增长超5万家 [2] - 即时零售业务链接全国超20万家药房 [2] - 线上医保支付服务覆盖近2亿人口 [2] 技术创新 - 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成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垂类大模型 [3] - 互联网医院超过80%医生问诊单使用AI服务 [3] - AI营养师服务满意度达91% [3] - 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数超5000万 [3] - 发布覆盖线上全场景的AI京医系列应用 包括AI医生/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智能体 [3] 增长驱动 - 药品销售表现亮眼叠加广告收入同比增长强劲 [2] - 线上医保支付接入促进用户转化 [2] - 持续受益于药品线上化率提升及线上医保个账支付服务范围扩大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收入700亿元 [3] - 预计2026年收入805亿元 [3] - 预计2027年收入911亿元 [3] - 预计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55亿元 [3] - 预计2026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3亿元 [3] - 预计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77亿元 [3]
70%CEO对AI的投资回报不满意!「AI+医疗服务」还有什么想象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8-14 05:55
2024年全行业只有30%的AI领导者表示,其CEO对AI投资回报感到满意。 来源:格路人 编辑:北玄 正面临系统性经营困局、甚至倒闭潮的医疗服务体系,大部分机构无力为第三方AI服务长期付费。而那一小撮头部医院,越是地位高实力强,越是满心满 眼写着「白嫖」二字。最终能筛选出来的优质付费客户,寥寥无几。 封面来源:pixabay 经过上半年的沉淀,关于「AI+医疗服务」的商业故事,正变得日趋平庸。 在B端,商业故事是一盘以「辅助诊断」为主食材的冷饭,用AI这口新锅继续炒。 但背后的商业逻辑依然不是卖冷饭,而是卖锅。「辅助诊断」这种鸡肋产品推了这么多年,少有B端客户愿意为冷饭买单,精明的玩家们都在借着新概念卖 设备,一小波红利吃到多少算多少。 可即便是卖设备,即便是新技术带动新需求,也得甲方手头宽裕才行。 业务价值足够清楚,从甲方钱包里依然只能掏出硬币而非支票,这是B端商业故事的命门。 事实上,在国内的商业环境下做to B生意,靠「服务」就是只能赚些辛苦钱,这是全行业SaaS服务商的一曲悲歌,改成AIaaS也不行。甚至可以武断地说, 「AI+医疗服务」所有to B的商业故事,都注定不可能太诱人。 负责「AI+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