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频低价
icon
搜索文档
烧了300亿,但外卖巨头们都没赢
36氪· 2025-09-26 11:30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平台变相或直接要求商户分摊促销成本,并要求完善与骑手劳动强度匹配的报酬分配机制 [1] 平台竞争投入与财务表现 - 三大平台合计投入超过300亿元进行补贴大战,其中京东投入约151亿元、美团约77亿元、阿里约100亿元 [2] - 补贴导致平台净利润大幅下滑:美团整体净利润同比暴跌89%、京东净利润同比下降50.8%、阿里净利润同比下降18% [5] - 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美团市占率从超70%降至65%,京东从13%降至7%,阿里饿了么从11%-13%升至28% [5] 平台业务数据表现 - 美团峰值月活用户同比增长9.5%至5.1亿,7月峰值订单量达1.5亿单创历史记录 [2] - 京东秒送日订单峰值突破2500万单,新业务收入增长198.8%,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速超40% [3]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1.2亿单,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带动手淘8月DAU增长20% [4] - 即时零售市场日均单量从年初1亿单提升至7月2.5亿单,8月接近3亿单 [8] 竞争背景与战略动机 - 京东发起补贴战源于美团闪购切走其核心品类订单:2024年美团闪购在3C家电类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40%,电脑办公类超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超京东全站40% [9] - 京东以"自卫反击"为战略目标,通过控制餐饮扣点5%以下、品质外卖和为28万骑手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等差异化策略竞争 [10] - 淘宝投入500亿补贴参战,通过外卖流量撬动即时零售市场,推动广告和CMR增长,实现生态协同 [13] - 阿里账面6000亿现金可支撑淘宝闪购持续"饱和式"烧钱 [14] 市场影响与用户行为变化 - 补贴催生新消费需求:下沉市场宝妈和中青年群体因大额满减券首次尝试外卖,形成"半小时送达"消费习惯 [8] - 消费场景从餐饮扩展到万物即时零售,包括母婴用品、医疗用品、米面粮油等品类 [8] - 参照历史补贴效果:2014-2015年打车大战烧钱超200亿元,将打车市场规模从2014年99.9亿元扩大至2024年3883亿元 [15] - 即时零售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4-2029年以年均复合10%增速增长至3.8万亿元 [19] 平台应对策略调整 - 美团推出"阶梯式佣金"、增加骑手专项补贴、承诺取消"超时罚款"等措施应对竞争 [20] - 京东依托物流优势覆盖下沉市场,推出自营餐饮项目"七鲜小厨"提升差异化效率 [23] - 淘宝通过88VIP会员体系实现淘系生态流量协同,计划提升运力效率和客单价 [23] 产业链影响 - 中小商家面临"订单翻倍、利润腰斩"困境,需承担补贴部分和平台扣点 [1][24] - 典型茶饮店案例:6月营业额21万元,扣除平台扣点和补贴后实收13.8万元,最终亏损近万元 [24] - 外卖大战导致中小商户群体实际收入减少超15% [24] - 骑手生态改善成为行业重点,未来将在社保缴纳、高温补贴等方面加大投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