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智能农机

搜索文档
机器“农夫”现身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1:41
9月23日,山东招远,民众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参观"激光除草机器人"。王娇妮摄 中新网山东招远9月23日电 (记者王娇妮)9月23日农历秋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 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启幕。现代农机装备展成为活动亮点之一,各种机器"农夫"携科技力量助力丰收。 9月22日,山东招远,民众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举办前夕参观混合动力拖拉机。王娇妮摄 适配大片农田的高端智能农机吸引眼球:临工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输出超600马力,雷沃谷物联合收获 机每秒喂入量突破16公斤,五征收割打捆一体机可实现收获与归仓无缝衔接,让田间劳作更高效。 适合山地的中小型农机也有许多科技亮点:移动水肥一体机能为不同区域的作物精准补水喂肥;折腰转 向拖拉机能在崎岖山地、梯田畅行;蓝莓收割机靠惯性震动技术实现温柔采摘;带视觉系统的喷雾机器 人能灵巧避障施药;激光除草机器人每小时能除5万棵杂草。 据悉,该现代农机装备展围绕"一大一小、智能助丰收"的主题,通过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 械、田间管理机械及收获机械等全链条展示,集中呈现中国实现高端智能农机自主化研发方面的最新成 果。 此外,智慧农业系统备受瞩目 ...
钵施然终止沪市主板IPO 原拟募11.9亿元国投证券保荐
搜狐财经· 2025-09-20 07:09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0日讯 上交所网站于昨日发布关于终止对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钵施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钵施然原拟募集资金118,623.50万元,用于高端农机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农机销售及售后服务中 心建设项目、智能农机研发中心及农机云平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上交所于2023年2月27日依法受理了钵施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 定进行了审核。 钵施然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何畏、肖江波。 日前,钵施然和保荐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关于撤回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 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和《国投证券关于撤回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 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根据《上海证券 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钵施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 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钵施然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端智能农机制造企业。公司产品以棉花收获 机为核心,同 ...
钵施然上交所主板IPO“终止”
智通财经· 2025-09-19 11:47
IPO审核状态 - 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因公司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现代化高端智能农机制造企业 产品以棉花收获机为核心 [1] - 产品线涵盖棉花种植全产业链环节 包括耕、种、管、收四大环节 [1] - 具体产品包括液压翻转犁、联合整地机、精量铺膜播种机、喷杆喷雾机、残膜回收机等 [1] 技术发展路径 - 产品向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持续改良三行箱式机型 [1] - 已量产六行箱式机及三行、六行打包式棉花收获机等高端机型 [1] - 针对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进行持续创新 丰富产品结构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8亿元、9.89亿元、10.30亿元 [2][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1.84亿元、1.84亿元 [2][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0.77亿元 较2023年17.90亿元增长16.0% [3]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2.84亿元 较2023年10.95亿元增长17.2%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33.87% 较2023年22.86%上升11.01个百分点 [3]
钵施然IPO背后的三大疑点
北京商报· 2025-05-21 13:48
IPO进展与财务表现 - 公司沪市主板IPO于2023年2月27日受理,3月26日进入问询阶段,但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披露近两年后仍无实质性进展 [4] - 2023年营收9.89亿元同比下降13.1%(2022年11.38亿元),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22.7%(2022年2.38亿元) [5]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8.27亿元,净利润1.81亿元,业绩表现有所回升 [5] 客户结构变化 - 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海外第一大客户塔什干拖拉机械厂,销售5.08亿元占比达61.36%,主要销售300台四行箱式棉花收获机组件 [6] - 2021-2023年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低,销售占比分别为14.3%、14.02%、15.94%,主要客户为经销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8] - 行业专家指出过度依赖单一海外客户可能带来议价能力削弱和国际市场风险 [7] 研发与资金状况 - 2021-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7%、3.25%、4.98%、3.89%,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6.89%-13.54%) [5] - 公司拟募资11.86亿元,其中2.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账上货币资金充足(2024年三季度末4.03亿元) [9] - 2020-2021年连续现金分红合计1.06亿元(4975.89万元+5614.89万元) [10] 行业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主营棉花收获机及配套农机设备,覆盖棉花种植全产业链环节,行业受益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政策支持 [4] - 控股股东亚特投资持股42.53%,实控人陈勇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57.57%股份 [10] - 棉花收获机行业因机械化替代人工和政策补贴呈现良好发展前景 [4]
吉峰科技易主,股价创年内新高……
IPO日报· 2025-04-21 08:25
公司股权变更 - 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将以14亿元入主吉峰科技,完成实控人变更 [2] - 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安徽澜石将持有19.65%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田刚印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6] - 安徽澜石拟以5.66元/股认购1.08亿股定增股份,金额6.12亿元,进一步巩固控制权 [6] 交易细节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安徽澜石转让7236万股,金额5.83亿元 [6]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湖北尚旌转让2476万股,金额2亿元 [6] - 湖北尚旌将2476万股表决权委托给安徽澜石行使 [6] - 两份股份转让协议和定增金额合计13.95亿元 [7] 股价表现 - 吉峰科技停牌前股价8.06元/股,总市值39.84亿元 [5][6] - 复牌后股价8.31元/股,涨幅3.10%,总市值41.07亿元 [7] - 年内累计涨幅达50% [4][7]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吉峰科技是国内农机流通领域唯一一家全国化网络布局的上市公司 [10] - 主营业务包括农机连锁销售服务和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 [10] - 2024年营业收入27.09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081.28万元,同比下降283.36% [11][12] - 亏损原因包括玉米播种机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以及玉米价格低迷 [12]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农机行业正加速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2] - 国家政策向高端智能农机倾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智能农机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 [12] - 公司积极探索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合作,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领域 [13] - 根据"一体两翼"战略,公司正积极寻找智能、智慧农机的并购标的 [13]
吉峰科技易主,股价创年内新高……
国际金融报· 2025-04-21 08:2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14亿元入主吉峰科技 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1][3] - 安徽澜石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获得19.65%表决权 成为控股股东 田刚印成为实际控制人 [3][4][6] - 交易包括拓展公司转让7236万股股份给安徽澜石 金额5.83亿元 转让2476万股股份给湖北尚旌私募基金 金额2亿元 安徽澜石认购1.08亿股定增股份 金额6.12亿元 总交易金额13.95亿元 [3][4][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自4月11日起停牌 4月18日复牌后股价报8.31元/股 涨幅3.10% [3][6] - 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达50% 创年内新高 总市值41.07亿元 [3][6]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7.09亿元 同比增长2.24% 但归母净利润-3081.28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下降283.36% [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78.87万元 同比下降260.48% [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49.39万元 同比下降19.06% [9] 业务运营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是国内农机流通领域唯一一家全国化网络布局的上市公司 [8] - 主营业务包括农机连锁销售服务和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两大板块 [8] - 代理国际品牌包括凯斯纽荷兰、久保田、洋马、约翰·迪尔等 国内品牌包括东方红、潍柴雷沃等 以及大疆无人机等高科技农机产品 [8] 行业环境 - 玉米播种机行业市场需求短期疲软 竞争加剧 玉米粮食价格低迷导致用户购机意愿不强 更新换代延迟 [9] - 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高端智能农机倾斜 行业正加速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0]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产业升级 加大对智能农机装备、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 [10] 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探索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通过合资成立公司模式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领域 包括农业机器人 [11] - 根据"一体两翼"发展新战略 在高端智能特色农机制造板块积极寻找智能、智慧农机的并购标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