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

搜索文档
高校博物馆——依托专业资源,丰富公共文化
人民日报· 2025-08-28 00:07
高校博物馆的定位与功能 - 高校博物馆是由高等学校利用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的社会公益性组织 旨在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 [1] - 依托学术资源 高校博物馆在提供专业化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并成为校园里的"第二课堂" [2] 红色教育资源与思政教育实践 -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2000余件展品和30余场主题展览 以"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元途径融入思政教育 [3][7] -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珍藏陈独秀等人13封信件涉及《新青年》独立办刊事件 哈尔滨华德学院分馆讲述"八女投江"故事 通过红色文物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7] 科研支撑与文化传承 - 四川大学博物馆拥有8万余件历史人文类文物 依托学校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优势 深度参与三星堆遗址发掘(1934年开启科学发掘)并复原探沟场景 [10][11]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办"盛世修典"展览 呈现200余件(套)元代绘画珍品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各民族文物使文化概念具体可感 [12] 航空航天与科技专题博物馆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8300平方米展厅设4大主题展区 展示"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1958年1400余名师生耗时100多昼夜研制)和"冯如三号"无人机(2019年大一学生团队研制 持续飞行100小时破世界纪录) [13][15] - 电子科技博物馆系统收藏1.5万件电子科技藏品 包括装配龙芯CPU的梦兰12英寸笔记本电脑 标志中国芯片技术突破 [16] 高校博物馆的独特价值 - 高校博物馆通过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 结合现代科技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 增强青年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11] - 与社会博物馆相比 高校博物馆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反哺展览 其专业性、系统性特点更适合青少年研学与创新启发 [12][16]
依托专业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文化中国行·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14
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 - 高校博物馆是由高等学校利用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设立的社会公益性组织 旨在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 近年来成为假期热门打卡地并发挥专业化公共文化服务作用 [2] - 高校博物馆依托学术资源 逐渐成为校园里的第二课堂 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2] 红色教育资源整合 -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校内校外和线上线下多元途径举办30余场西迁主题展览 挖掘2000余件展品与史料结合重现历史场景 [3][4] -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珍藏陈独秀等人13封信件涉及《新青年》独立办刊事件 哈尔滨华德学院分馆讲述八女投江故事 高校通过红色资源引领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4] 科研与文化遗产保护 - 四川大学博物馆现有历史人文类文物8万余件 在书画陶瓷美术雕刻收藏最具特色 依托学校科研优势与考古学民族学研究同步发展 [5] - 该馆记录1934年三星堆月亮湾遗址科学发掘的发掘日记地层图器物图等资料 展厅通过动态投影复原探沟场景 让观众身临其境回到发掘现场 [5] - 高校博物馆通过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 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 增强青年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6] 文化传承与展览创新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办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呈现200余件套绘画珍品图像与传世文献 系统展示元代绘画维度 [6]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丰富中华各民族文物 包括黎族几何纹服饰和赫哲族鱼皮衣 使专业学习能通过实物印证抽象文化概念 [6] - 高校博物馆能吸收科研人员最新研究成果反哺陈列展览 在藏品来源多样全面的基础上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特点 是青少年研学启发创新思考的理想课堂 [6] 专业教学与科技创新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8300平方米展厅通过4个主题展区呈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历程 包括镇馆之宝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 [8] - 北京一号由1400余名师生在1958年奋斗100多个昼夜从设计图纸到实现翱翔 铸就空天报国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精神丰碑 [8] - 电子科技博物馆系统收藏1.5万件中国电子科技发展藏品 其中梦兰12英寸笔记本电脑装配中国自主研发龙芯CPU 代表芯片技术重要突破 [9] 教育功能拓展 - 高校博物馆通过现场教学辅助专业学习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院长在博物馆内讲授航空航天概论课 学生围绕歼10A战斗机记录技术细节 [9] - 冯如三号无人机由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大一新生设计制作 实现持续飞行100小时打破世界纪录 激发年轻人责任担当 [8][9] - 高校博物馆展览需具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同时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和社会公众好奇心 与社会博物馆相比更侧重专业学习辅助功能 [9]
高校博物馆—— 依托专业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文化中国行·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05
高校博物馆的定位与功能 - 高校博物馆是由高等学校利用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设立的社会公益性组织 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 [1] - 近年来高校博物馆进入社会大众视野 成为假期热门打卡地 并依托学术资源提供专业化公共文化服务 [1] - 高校博物馆逐渐成为校园里的第二课堂 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独特作用 [1] 红色教育资源开发 -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校内+校外和线上+线下多元途径举办西迁主题展览30余场 [3] - 该馆收藏2000余件展品 通过老照片和老物件回顾1956年交通大学西迁历史 [2] -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珍藏陈独秀等人的13封信件 涉及《新青年》独立办刊等历史事件 [3] - 哈尔滨华德学院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讲述八女投江等红色故事 以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3] 科研支撑与文化传承 - 四川大学博物馆现有历史人文类文物8万余件 在书画陶瓷美术雕刻等收藏最具特色 [4] - 该馆依托学校科研优势与考古学民族学等学术研究同步发轫 考古专业师生参与各类考古发掘项目 [4] - 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开启三星堆月亮湾遗址科学发掘 获赠一批文物并保存发掘日记地层图等资料 [5] -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 增强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5] 特色馆藏与专业展览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黎族几何纹服饰赫哲族鱼皮衣等中华各民族文物 [6]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办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呈现200余件套绘画珍品图像与传世文献 [5]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8300平方米展厅设4个主题展区 展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历程 [7] - 电子科技博物馆收藏1.5万件藏品 系统呈现中国电子科技发展脉络 包括装配龙芯CPU的梦兰12英寸笔记本电脑 [8][9] 教学辅助与创新激励 - 高校博物馆吸收科研人员最新研究成果反哺陈列展览 人文知识传播时效性更为突出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博物馆开展航空航天概论课 学生可近距离观察歼10A战斗机等展品 [8] - 北航学生设计的冯如三号无人机持续飞行100小时打破世界纪录 激发年轻人责任与担当 [8] - 高校博物馆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特点 是青少年参观研学启发创新思考的理想课堂 [6][9]